教师打扫卫生,却无意发现方形木头,专家:太平天国玉玺找到了
我们都知道太平天国是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存在的时间不长,意义却很大。在太平天国时期,天王洪秀全曾刻了多种印玺来作为调兵遣将之用,其中最重要的三方玉玺,就是金玺,玉玺,和木玺。1864年,天京被湘军攻破,这三玺也经历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命运历程。

首先是金玺和玉玺,金玺和玉玺是藏在天王宫殿里面的,很快就被清军搜出,作为战利品送到了北京,后来放在紫禁城的军机处。一年之后,金玺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据说已经被毁。好在玉玺还是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现收藏于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而木玺也是百年间下落不明,直到1975年,一个教师从家里的天花板发现了这枚木玺。

这名教师名叫张大仁,1950年,他跟随自己的母亲一起住进了南京瞻园路第三间东厢房。按照张大仁的说法是,这个房子刚住进来就有些蹊跷奇怪,晚上总是有奇怪的声音,家里的东西也经常不见。但是到处查看却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1975年夏天,张大仁决心将天花板给清扫一下。

在打扫的过程中,张大仁就突然在天窗上面发现了一个方形的木头,上面的灰尘很厚,木头的底下还有一些字迹。张大仁将这块木头拿下来仔细一看,发现是一枚印章,双凤朝阳,周边有似五爪立龙,而且在那正方形的中间还有"旨准"两字。张大仁推测这应该和哪位皇帝有关。但是当时正是文革时期,他不敢冒险,只能将这块木头长期放在工具箱里面。

1982年8月,南京开展了文物古迹的普查工作,但是文物普查办公室太缺人了,就抽调了一名教师协助工作,这个教师就是张大仁,在文物普查的过程中,张大仁就有意无意的向同事们透露,自己家里有一个木头做的疙瘩,看起来很像是古代的印章,而且还有"旨准"两个字。张大仁的同事们一听,都非常惊讶,纷纷说道"这很可能是皇帝的印章,赶紧拿来看看"。后来经过专家分析,这个木疙瘩确实是洪秀全专用,已经失传了100多年。

这枚印章也是天平天国"删书局"专用,太平天国的时候,洪秀全颁布了严格的文化出版审查制度,所有的书籍,全部都按照洪秀全的意志进行了篡改。所有的书籍必须盖上木玺之后才能出版,否则全部以妖书论处。天京沦落时,"删书局"的官员为了防止木玺落入清军的手中,将它藏在天花板上面,直到100多年后才被发现。

小玉寄语:
木玺被验证身份后,张大仁在专家的建议下,将木玺无偿地捐给了国家。如今,木玺已被妥善保存于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我是火眼看玉石,关注我,为大家呈现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