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笔下的蛙,意趣盎然
齐白石天赋聪颖, 又勤奋刻苦, 他幼时涂鸦,就喜欢表现周围熟悉的环境, 十多年的雕花艺匠经历, 画像经历, 数以千万计的写生、临摹和默画, 培养了他对人物特别是乡村自然物像惊人的洞察力和记忆力。
齐白石能在中国艺术史上成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是他的艺术题材选择对传统绘画的颠覆性,这显然与他下层农民的出身息息相关。诸多只有下层平民才耳熟能详的物象,从来都不能登传统绘画大雅之堂的,都被齐白石一一摄入画中,并赋予其一种新鲜和泼辣的审美价值,如农民日常生t 1 ` i活中常用常见的笊篱、柴耙、稻草垛等等,而鱼、虾、蟹、蛙, 在齐白石作品中出现最多。他笔下的青蛙,就像是终日玩耍淘气的孩子,自由自在,0 = g U c 0 活泼可爱。事实上,不管是文人画兴起之前还是兴起之后,青蛙这种家喻户晓的物象似乎都不太为历代的艺术家关注,即使是以写生状物之精绝闻名的两宋也是如此,因此自然极少有机会进入中国传统的绘画题材库中而成为具有某种独特寄意的审美对象。
青蛙连同b G W F 2其子嗣蝌蚪们却为齐白石带来了巨大的名声,下面的《十里蛙声出山泉》O 8 b A ) y e h $等名作即为明证,而荣宝* 7 S y x # [ r斋旧藏的齐白石《蛙趣图》亦堪如此。

《蛙声十里出山泉》是* b * 1 ?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公认的V F L e Y D A杰作,u & Q ( E是齐白1 C f石91岁时为老舍先生画的一幅水墨画。诗句是由老舍指定的。白石老人运用了联想手法,画面上没有蛙,而观众有如闻蛙声之p p 感。

1951年作蛙戏图

1954年作蛙声如鼓吹

1947年作芋叶青蛙

1949年作墨蛙图

芭蕉蛙趣

池塘初暖

荷花蜻蜓

荷塘蛙声图

青蛙图

青蛙图

三蛙图

听取蛙声一片

蛙鸣图

蛙趣

齐白石 徐: 9 @ P悲鸿 1948年作妙机其微


《荷蛙》
近代 齐白0 f B | ) * m ~ 3石 纸本设色 1954年北京荣宝斋i : Z U ) - ` | 画店收藏% p g r V d w ,


荣宝斋收藏的此件作品,白石于画面左侧题款云:“孔德璋尝答人问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 H S & O I H g K。’”所谓“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之语,出自《南齐书孔$ j ] # L W G稚珪传》:“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期效仲举。’”孔稚珪字德璋,南朝齐御史中丞,为人鲠直而生性磊落坦荡,疏旷清韵,齐白石以其人事入画,显似别有寓意。
这幅画以水墨涂染六只青蛙群集聚会,两只早已等在当地,一只刚跳下地,四肢刚著地,身体还没放松;两只刚爬到,其中一只一条腿还没来得及收回;一只正从水中游过来,六只各各神态动作不同,极为生动活泼,令人不禁莞尔。又以淡水墨略略勾画水线和草,整幅意趣盎然z W 1 Y h b 1 T },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