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东坡唤鱼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羲之爱鹅 设色纸本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秋江泛游 立轴 甲申(1944年)作

款识:江湖容我著扁舟,与客携壶胜日游。纵是苍生忘不得,又与危涕n ~ m : o U , j话神州。甲申正月写于成都借居,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季、大千

大千早年师承宋元,复继明清陈洪绶、唐寅、石涛诸家,用笔极为精致,敷色清新雅丽,艳而宜人,所临古画几可乱真,大千山水、人物t a m q % x z花卉无所不精,才情之高难有与之比肩者也。是图作于1944年,简约空朗而意谬浓浓,近岸只坡石一二,苇草丛丛,上见泛舟之中,文士煮茗敲诗,大有效东坡昔日赤壁之游。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文会图 镜片 纸本 1944年作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文会图 设色纸本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秋禊雅集图 镜心 设色纸本 甲申(1944年)作

题识:甲申秋禊第七集写为君惠道兄即乞法教,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雅集”是中国历代文人名士以诗会友、以画达意,进行园林宴游的一种集会。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提倡玄学清议,隐逸山林5 ) . v结为竹林之游,开文人雅集的历史端绪。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记载了魏晋名士“兰亭修禊”、“曲水流觞”的雅集活动,传为千古美e O y ] H l谈。后世文人出于对魏晋风度的向往,纷纷以“雅集”的形式效仿之,进行弹琴赋诗、题石作画、谈禅论道等活动。

1933年,“正社书画会”成立于江苏苏州,张大千也为该社的成u P ~ x员之一。在同年中秋前昔,于苏州惠荫园举行诗词书画的雅集盛会,吟诗作词、对酒高歌、观园赏棠,成为近代文苑: ^ G艺林中的盛事。张大千效“兰亭秋禊”的典故而作《惠荫园秋禊图》加以纪念。此后,张大千绘制过多幅“秋禊雅集”的作品,并在抗战时期迎来了这种“雅集”题材的创作高{ E + . A Q t 5峰。

此帧《秋禊雅集图》作于1944年,从题跋上可知,此图象征的是甲申(1944年)秋季的第七次交游活动,是张大千为友人刘道龢所写。

“雅集图”最初是希望能够真实地记录所举办的文人集会活动,: c R u L Y % 0 +如《西园雅集图》中的人物身份均能够一一辨别。但从明代开始,“雅5 b = E f集图”在视觉. 8 T ] h R }上分化出两种判然有别的审美趣味,一类表现为对参与雅集文人的身份标榜,注重人物面部精神的刻画;另一类则极力消解文人的个体差异性,以简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于山野丛林之中,仅作为“雅集”的精神符号而存在。此幅作品的n _ C s H & &绘画语言即属于后者。图中以五株古树环抱而成一庭园环境,古z - p木参差各异,或挺秀直立、或欹侧相合,笔致娴雅工致u : e O x,设色清新明丽,营造出一V X 5 3 4 h $ {派秋高气爽的t : } ] f意境。在林下,一群高士正在悠游宴集,他们或坐或倚、高声畅谈,三个童子侍奉其间,人物存形细小,虽被完全纳入庭园的主体结构中,但仍强烈地传递出文人雅集所标榜的高蹈清逸的理想境界A D Q } [ . O 1。此帧张大千的《秋禊雅集图》,既于题材和历史渊源中传递著丰富的人文气息,x M ` d M &又在笔法设色和形式语言上透露出一股强烈的文人气息。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溪边高士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仿松雪斋笔,写为龙友乡丈令媛秾华女士于归之吉。大千张爰顿首拜颂。钤印:张爰(朱)、大千大利(白)。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清溪高士图 设色纸本 甲申(1944年)作

款识:村林烟暖醉晴鬟,碧水春风人闲开3 0 x,最喜R S J n n阴晴不到处,无根树早响清溪。甲申嘉平大千张爰沙河村居。钤印:张爰之印(白)、大千(朱)。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松下清对 立轴 设色纸F % : g ( e N本 1944年作

款识:爱尔# ( C % C 林屋僻,云霞一径通。形躯百年内,心赏几人同。日晚花房冥,秋深燕空。物华闻^ K x R玩久,不觉夕阳红。甲申秋日,写黄姬[ 1 1 t水句。蜀郡张大千爰。钤 R i B印:张爰、大千。

此图为F , z % E ( O ! s传统文人隐士清对谈道的题材,张大千用青绿手法表现,在遒曲苍老的古松之下,绘二高士坐于岸边岩石之上,坐听松风,谈禅论道,旁立一书童。好一派悠然自得的景象。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高士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题识:1.鸣玉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2.张叔厚画远师龙眠,近效沤波,自成家数。若乃食古不化,何异刻舟画虎,此古人之所以重变异,合理也。甲申六月,仿吾家叔厚笔于青城山中。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三千大千、张爰、张大千。

“高士”为张大千非常喜欢的题材,他曾用过多种表现手法,在不同年代都有过描绘。此作为1944^ n v年所作,张大千时年46岁,这一年,“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先后在成U A I ~ s V D H都、重庆展出,夏日居青城山潜心作画,此作系当时所作。张大千的画风,在早、中年时期主要以临L d S & a 7古仿古: 9 ^ s q Y居多,此幅作品在自题中即点出取法元人张渥,画中的高士开脸清秀,眉宇间见隐逸神情;衣纹线条流畅,用笔爽利,设色素雅,与画面气氛、意境契合,实为张大千高士题材之佳作。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竹林高士图 立轴 1944年作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游山图 立轴 1944年作作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杜少陵觅句图 立轴 纸本 1944年作

款识:杜少陵觅句图。甲申十月,大千居士张爰。 钤印:张爰、大千大利。

题跋:云净秋风晚,山空古木疏,终年读周易,不作茂3 9 5 O r 1 / 9陵书$ S t S _ Y d 2 F。炳云先生之属,溥儒。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柳下高仕 镜心 设色纸本 甲申(~ ; ? % @ / H m1944年)作

款识:含烟带雨过平桥,袅袅b 6 T u j ? # ,千丝复万条。张绪当年成底事,风流终似女儿, x q C腰。甲申春日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张大千。

南齐武帝萧颐植蜀柳于灵和殿前,说:“此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张绪风姿清雅,以柳相比,可见柳的风骨、高尚、 Q Z 3 X m y t坚韧。柳树秋季落叶较迟,能耐严寒、酷暑,犹以垂柳,枝柔下垂,树形F K d ~ j优美。此K ~ B V ( $ 1 `图传达正是柳树之绿荫i u k 0 z乘凉避炎夏,秋时婆娑映菊花,柔韧挺拔顶寒冬,春日依依惜别情。树下高士可能来比喻画家本人。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竹林觅诗图 设7 M P色纸本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李太白行吟图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江岸吟柳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江干何物妙,衰柳数行秋。短咏长吟去,前村问酒楼。恒良仁兄法教,大千张爰,青城山中。钤印:张爰之印。

此幅《F ^ t ( j江岸吟柳图》画V * ] V O s N p d一高士行于江渚边上,回首遥望江上。整件构图通过坡石将观者的视线逐渐引向画面深处,清静简约,- N i r u 8 A :人物勾画寥寥数笔,人物比例准确、衣纹娴熟,开脸清秀,大笔触绘蕉叶,浓墨翠竹穿插其中,诗情画境跃然纸上。张大千已经摆脱了古O # T + {人程式,在形式上有了较大的突破。与其早期的高士题材作品相比,可见张大千此时d O 2精炼技法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 } j ] t _步,技艺纯熟对胸臆的表达已不构成任何障碍。画面笔简墨淡,清新俊逸,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和画作的整体效果。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独往秋山 立轴 1944年作

款识:独往秋山深,回头人境远。甲申四月朔写似子良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张爰。钤印:张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

此图绘于抗战胜利的前一年。上款人“子良”,为进军缅甸,打通中印出路,指挥过围攻松山,出击龙陵,攻克回龙山等战役的抗日名将陈明仁将军。大千以粗笔入画,线条飞动、流畅,一气呵成。山石、溪水信手拈来,人物神态、线条勾r % z画细腻,大千居士对将军钦1 k { X佩之情尽在画中。一位是百年画坛的奇才,一位是骁勇善战的将领m S ~ Z,两人惺惺相惜之情引人暇想。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高士图 镱心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款识:甲申十月宗邦仁兄属` - S D K G = X ;写,似心如先生方家正之,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张大千写画的古代文人高仕极富新意、极具特色、极有情趣。此件《高仕图》,为大千壮年所作,i R h I , 4 3 G m其高仕描绘中的特点、特色和最佳的表现效果与面貌,皆于此作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画中人物造型生动T ( f N ~ c + o、线条流畅、笔墨挥洒。大千先生有过极. x K ^ n c有限的大幅人w ` 8物画作品,内容几乎全部是对仕女和宗教壁画题材的描绘。其他诸多有高仕内容的作品又基本呈现出另外的两种特征。其一:画面尺幅不大,虽然人s - Y A物为主体,但受画面的限制,最大也仅在二、三十公分之间;其二:画面很大,高仕作为点景人物出现,反而很小,以这类作品为最多。如此作般,高仕既为主体、身长又达近六十公分之巨,极为罕见。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高士临泉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此幅《高士临泉图》创作于1944年,时年张大千四十六岁。大千在画中描绘了一位典型的高士形象:一个褒衣博带i P K = L 3 ^ x O的文人踽踽独行于树石映衬的山林之间,气息高古,神态悠闲。张大千仅以几笔简单的线条就刻画出人物清雅的格调与高华的气度,皆为前人所未u U Q Q G 3能见。此幅画面为立式平远构图,画面右边自上而下斜出坡岸巨石,蜿蜒曲折的流水、% ~ ? M i s T r _山林中迷濛晨雾之中,画家安置了一q N s位仙风道骨的高人逸士踱蹀其间,他几乎与缥缈的灵山秀水融为一体,益发显出隐逸之士远离红尘的人生志向,造境何其高妙也!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松下高士 镜心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羲之爱鹅 设色纸本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仿松雪斋换鹅图 立轴 1944年作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仿赵松雪换鹅图 立轴 设g w g 9色纸本(297万元,2006年6月蓝天国际)

款识:赵承旨换鹅图真迹0 e G , 5 9为先师李文诘公所藏,今归大风堂。其树远肇李迪,后来为六如所藏n 5 g S w F R I,偶展为堂幅并记此,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大千大利。

此幅画作较大,内容为晋代书圣王羲之以书作换鹅的故事。两侍女前方正襟危坐著当为书圣! V ` b u ( [ Z n。此三人工笔绘之,9 G {极为生动传神。画面上部所绘为树木、树干挺拔,占画面大半,似为冬日景象。此幅表现了作者凭借描绘人物及树木的高超技艺,营造出平静疏朗的氛围。画面左上仿赵体书“大. T b F , $ a得七年三月十六日自山阴还道中写换鹅图与国寅山长赵孟俯”,三行二十七字,颇显赵书神韵,体现出作者出神入化的临摹功底。作者沉浸于历代名家~ j - * M F昼作数十年,潜心临摹,广8 , f a i ^ 采博收,达到融会贯通、游刀有馀的境界。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桐荫清韵 立轴 设色纸本 1944年作

题识:(一)顾长康画世已无传,吴道玄阎立本间有刻石,尚可想像典型。李龙眠、赵沤波、张叔厚、唐子畏、仇实甫、张大风、华秋岳皆一家骨肉,面目虽异神理自同。故画人物当从此入,不得强分派别也。甲申春日,w w B大千张爰。(二)子鹤仁兄法家正之。G a b l W大千居士张爰z t 0 & I。钤印:张季、大千、张爰、大千居士、大风堂。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十)

严雁峰像 立轴 设色纸本 甲申0 A 7 _ P(1944年)作

题识:雁峰老伯遗W h n Y ; @像。甲申四月张爰拜J U ~ ; H + i写。钤印:张爰私印、张大千。

题跋:(一)宋育仁题:雁峰文学画像赞。彼都人士,为大布衣;匪伊缁撮,卷发而垂。独立矫矫,鬓发已衰;老当益壮,斯民之遗。青衿早誉,白首为期;g / D I把臂浮丘,谓我湘累。- [ e j ) 7 0举手谢时,褰裳% ` x遂归;留此画像,存想风仪。噫欷。弟宋育仁题。

(二)谢无量题:芸子先生T l y ) N G G F题雁峰文学遗H u 2 x象,文情兼至,颇类晋人,楷法亦秀逸。谷声弟重■此象嘱为补题。甲申夏,无量。

(三)廖平题:维汉严氏,世传公Q i 6 ] 7 x G # ;羊;有清崛起,厥在渭阳。镇星感精,比于宫墙;大头美肩,善耐秋冬。如山如河,墙篝楚室;■■坎坎。士德是备。书拥百城,能校能刻;甲乙丙丁,四都罗列。金匮玉版,藏书之府;经营构造,比于齐p D _ 6 l L x鲁。专志汉唐,吐弃科举;私谥文学,天上笑许。螟蛉有子,果蠃负之;教诲尔子,式系似之。大开文馆,甫梓谷梁;补续医统,焜耀家邦。毛刊解字,蜀刻九经;有子象贤,垂裕后昆。第一行上r t r &宫误书宫墙。文学处士严b [ & $ k君像赞,六译老人井研廖平撰。右井q 0 l * g O I研师所撰赞。师晚年废不能书,命予代书,时甲子九月也。谷孙。顷乞大千重摹此帧后清予补书,二十年中廖、宋俱亡,予亦垂老盖不胜岁月之感矣。甲申闰月清山外翁记。钤印:林思进、清家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