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五)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五)

赤壁怀古 镜心 设色纸本 1939年作

题识:千古风流,谁得似、髯苏赤壁。长相望、游情良夜。风清月白,绿蚁新醅鱼出网,黄泥旧阪霜芟叶。破寂寥、人影答行歌。相从客2 b [ t ^ 7 D Z X。波声起、岸千尺;寒水落危崖出。曾几时重到,江山难识。F R u g & + j杖舄已惊栖鹘梦,啸_ [ & r g 2 3 K欲动凭p c F s_ J ` & ; _宅。有羽衣,归去揖临皋^ B 2 7 ] :。逢畴A u P k 5昔。满江红。己卯冬孟,大千张爰。钤印:张爰私印、蜀客。

大千甚爱“苏东坡游赤壁”之题材,盖因其找到了与苏4 W ( , )东坡在精神上的相通之处。昔日苏东坡被贬黄州,在政治x ? ! J L / } g上失意,于是寄情山水,夜游赤壁后,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赋》,以一股豪迈之气抒写了处世的旷达和精神的自由。此作的题w Q . 1跋即为大千以赤壁为题而Y N Z赋的E $ 1 | ( FT ^ 4 R 0满江红》,词中亦洋溢著一种豪情和一份寂寥。

此图系大千1939年的作品,与其多幅“赤壁夜游”图有所不同,此作绘东坡居士一人执杖l G x d ) = 2步行至山崖顶端,向下俯视。构图颇具危势,倾斜的山岩和山岩上垂下的巨松形成倒三角状。下方不著一墨,大片空白,或为云雾缭绕,或为开阔水域。整幅章 u i法新奇巧妙,笔法有明显的石涛笔意,笔情恣肆/ S U S @ |,淋漓洒脱,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 M V U h % = z气势。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五)

松荫高士 立轴 纸本 己卯(1939年)作

款识:山云自多态,虎魄邈难寻。千载维爰意?悠悠契素心。己卯冬,孟欧湘馆中作,大千居士。钤印:张爰、大千大利。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先生青城一住,将近三年。正值其年富力强、精神l i 2 H j = 4 = I最旺、笔墨最勤、创作最丰、诗多画亦多的阶段。《松荫高士图》即为这一段时日中常做的精品之一。图中的山崖、涧水、奇松、古人 a E q } !,无一不表现出形象、笔墨和意境的独创性,既破陈规旧套,又具规矩法度;既有古人笔墨精华,又有其个人创造。画面一扫文人画的逸笔草草、院体画的刻板繁琐之陋习,示人以清新爽朗的艺术风貌,是一幅大千先生一贯主张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画家之画”。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五)

高士图 立轴 设色纸本 己卯(, m _ * S J q ( w1939年)作

题识:一、老松磊磊多奇节,冬无霜雪夏无热,根头更有千岁卷,向谁说与长生诀。己卯春月大千张爰。二、伯贤学兄别二十年来会 z x o F , t y A青城山中小聚,旬日将还成都检此奉贻留念,弟大千记。钤印:大千居士、张爰、三千大千。

此件作于1939年,越年,张大千举家迁居青城山。青城山为道教圣地,远离喧嚣,环境极其清幽,足以沉淀去浮生乱世中滋生出来的那些纷烦。张大千居青城山长达两年许,在这里创作的作品多达上千件。从此,张大千之山水便无@ f D # x法离开青城山之绿,青城山这段经历也成为他一生i n h d G师法自然的创作顶点。从款识行文中可知,当张大千山居寂寥时,旧交契友伯贤来青城山中,盘桓旬日,畅叙二十年契阔。故友深情于此图依稀得之。当伯贤将返成都时,张大千特地检出Z z ) A这件上一年(1939)精心之作相赠,也所谓曲遇知音者。此图写一老者放旷不羁,卧于老松之下,悠然自在。这种理想而浪漫的生活方式,也正契合张氏寓居青城山时的心境。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五)

杜甫觅句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i K H G F A # 839年作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五)

东篱采菊 立轴 设色纸本 1939年作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五)

东篱采菊 立轴 设色纸n P [ B本 1939年作

题识:采采东篱间,寒香爱盈把。人与境俱忘,此语? w W谁者与。兰荪老长兄西安别来忽忽五年矣,相逢海外欣慰无似而彼此发种种矣。写此为别便有归来何处之叹,盖君与予昔皆卜居{ P m ~ q o ; F q吴门也。I P ! t / ^ f 6 }己卯十二月,大千弟张爰。海防客舍。钤印:大千、大风堂。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五)

三闾大夫 立轴 设色纸本 1939年作

题识:三闾大夫之像。静农老弟供养。已卯夏五大千张爰青城山中写寄。钤印:张n V j V L X n爰之印、大千居士、人间乞食、大k / , h风堂。

“三闾大夫”,是战国时候楚国的一个官名,管理王族中势力最大V z [ M ^ {的昭、屈、景三姓子弟的教j 1 R = O ( Z Y A育,历史上担任此职最著名的要数屈原,所以“三闾大夫”常常成了屈原3 r 5 J , c H的代称。张大千为人作画讲究题材与受画人之间的关系4 a I % 6 Y o F,这是q z @ b M k他的用心之处。1939年时的台静农,既是文学家,也是教育家,在身份上与屈原当年颇为相似,绘赠一幅F | C k q ) [《三闾9 L + ] l w T 8大夫》,在题材选择上是颇费一番斟酌的。

张大千21岁那年,因未M y t d o婚妻谢舜华突然病世而过度伤感,曾一度出家,之后一直以居士自居。他的闲章中有许多是佛家箴言h D x G { Q v类印,约略在四十g C ; Y s 方左右,著名的如“摩登戒体”、“大千豪发”、“三千大千”等。“人间乞食”印是张大千常用的佛教箴言/ : ( ) & | [ 0类著名印n 9 a j E *章,与之相类的还有一方“乞食人间尚未归”。所谓“乞食”是指佛教十二头陀行之一,比丘为资自己之色身,向人求食。佛经? g i 7 & X v中有“上从如来乞法以练神,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的说法,因此以前有人把和尚l v k W称为“乞士”。后来文人据此仿效,作画著文便有了润格和稿酬,比如苏东坡《和陶乞食》诗云:“鲁公亦乞米,炊煮尚不辞。渊明端乞食,亦不避嗟C % ] $来。”清代画家罗聘也有一方“画梅乞米”印,其意思与佛家之“乞食”是一样的。

张大千既是信佛的居K H v z士,又是鬻画养家的“职业画家”} F S # * ,从年轻时起他画画就有了润格,而在w f E = 3 ] d W画上钤“人间乞食”印大约是三十几岁开始) 2 y 8 7 [的。张大千共有多方“( c ) . O v b S人间乞食”印,此幅《三闾大夫》所钤“人间乞食”印依风格看应该出自方介堪之手。1949年张大千经香港移居海外,这方“人间乞食”印未及携带,遗珠大陆,现藏四川省博物馆。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五)

九歌屈原 镜心 设色纸本 1939年作

题识: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 h n x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t 9 C A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F y U $ Z e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 0 J ` S y h I G,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M H $ w ] U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m a 7 T ^ 0 7 4“沧浪L X g B % e 9 5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遂去,不复与言。近得赵文敏九歌册子。东生道兄见而好之,嘱为临: T Q J此,深惭学术短浅: 3 u,不能传其仿佛也。己卯冬孟,大千弟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大利、游艺中原、大风堂。

画幅上长V F R F [ 7 h 1题出自《楚辞•渔父》,诗文描述了e v V f j D o一个戏剧性的场面:楚国的忠臣屈原被朋友背叛,被朝廷放逐,失魂落魄地在河畔徘徊,但始终坚持信念。W 4 | Q l R通过屈原和渔父的对话,含蓄地表达了屈原的崇高理想和清白人格。此幅屈原像造型基本上是反映《渔父》诗的首五句:“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7 Q = F . 3 /憔悴,形容枯槁。”. F G T ; ,这些诗句传M . m达出屈原投江前的情绪和外貌。

此幅作于1939年冬。是年冬,大千得赵孟的白描《九歌图》,这是大千赴敦煌之前,对其人物画影响最大的藏品。从此$ A / - n ` $幅图中可以看出,屈原r s 之形象显然来自于赵孟俯,流畅的笔线、清雅的设色也受到赵孟的影响。不给大千并没有, m j R刻意表现屈T H J b原的激愤情绪,而是保持了其庄严的学者风范,只是从屈原眉眼间的忧郁可以体会到其“行A E 1 O ~ T吟泽畔”时的心境。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五)

人物册页 册页绢本 1939年作

“五百年来一大千”绘画系列——张大千人物画赏析(五)

人物册页 册! m P x s a c页绢本 1939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