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川先生烹茶图 1946年作
僧鼾合韵图 设色纸本 1945年作
谱声图 立轴 丙戌(1946年)作
题识:丙戌十月,拟老莲笔法为馥隆仁弟作。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组》载,许州一老僧每睡熟后,喉间便有声如鼓簧,当地艺人将其鼾声谱曲演奏,广为流传。这个典故曾被许多画家取材作画,如清代华新罗就有《谱声图》传世。张大千的这幅作品,从画面看正是描绘的谱声的场景。老僧睡态可掬,伶人聚精会神,亦庄亦谐,十分生动传神。画面没有任何背景装点,干净俐落,特别符合老僧的酣睡和伶人谱声的环境需要,读者仿佛也可以听得到悦耳的音乐。
许州老僧 设色纸本 1953年作 (230万元,2012年12月朵云轩)
题识:许州有一老僧,六十后,每睡熟,喉管有声,如鼓笙簧。州之伶人,俟其睡,谱之,皆合节奏。癸巳十二月,写于曼多洒,蜀人张大千爰。钤印:张爰、三千大千。
许州老僧故事出自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该书所记多为诡怪不经之谈,许州老僧即属其中的奇闻趣事。此画作于1954年初,大千正旅居阿根廷曼多洒,翌年便移居巴西,应为阿根廷时期最后的作品之一,而此一故事似乎也未再重复创作,是画家工笔重彩人物画中的特别之作。画中老僧面貌五官,脱胎于敦煌203窟西壁龛南侧的隋代壁画《维摩诘经变》,大千以细若游丝的线条描绘老僧面部皱纹,精细传神,另用强韧而略带顿挫的铁线描勾勒人物衣褶,强调反差,较四十年代的工笔人物画又多了几分变化。
柳下高士图 立轴
题识:轻花终似雪,香翠鍽如烟。小待秋风起,摇落己堪怜。年年苦攀折,何故从绵绵。先师李文洁公,咏柳,张大千爰。钤印:张大千之印信(白)、大千居士(朱)、张大千长幸大吉又日利(白)、大千居士(白)。
《柳下高士图》,画一高士在柳树下席地毯而座,专心致志地读书并用笔点划重要章节,神态十分专注,白衣蓝边蓝头巾,赭红色边的外衣与土黄,白的衬衣形成谐调的对比,翠绿色的地毯和矮条桌的直线又与服饰的曲线弧线呼应而对立。高高在上的柳树盘曲老到,树枝用笔用墨大胆泼辣,枝条随风摆动,枝条上的柳叶远近分明,色墨微妙生动如生,折枝柳树、柳条、柳叶构造十分传神,布局疏密感人。
竹下醉卧图 1947年作
高士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蕉荫避暑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题识:蕉荫避暑图。赵沤波此图绝清逸,盖师法唐人也,予尝临之。丁亥三月,张大千题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此幅《蕉荫避暑图》,是张大千意追赵子昂原稿之人物清逸画法,参酌古意而自出新风,用笔绝精,设色清雅,著力再现唐人的绘画精神。一树芭蕉,绿荫如云,一高士手持蒲扇,束发盘坐于芭蕉修竹之下,似在聆听松风泉鸣,神情放旷自达。高士造型近于宋人,以卵形开脸,眉目刻画工致生动,衣褶运用细劲圆润的铁线描和行云流水描,锋正势圆,力遵古法。除面部和巾帻略施淡赭、花青外,馀均为白描画法,在飘逸流利的线条中蕴含著轻重疾驰、虚实浓淡之变化,具有典型文人水墨画的清逸气息。
画面最醒目的物象当为高士身后的两株芭蕉,宽阔的芭蕉叶以极细腻的墨线勾勒,平涂以石绿,浓淡相宜,形神皆现。间以重墨写的竹子,呈随风舞动之态。环境与人物相互照应、相得益彰,更加衬托出高士儒雅的精神气质。整幅作品充满了宁静深邃的意趣,当为张大千力图重现唐宋人物之高华风采并独具清逸气息的佳作。
蟠松高士 镜框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蟠空作风雨,发地鸣鼓吹。日晴四无人,声在高林际。伊优儿女语,蹇浅市井议。我欲抱七弦,写此以卒岁。拈山谷老人语为之,丁亥十月,蜀郡张爰。钤印:张大千(白文)、蜀客(朱文)。
抚琴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松下高士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岩溪高逸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蜀郡清信弟子张大千。钤印:张爰之印(白文)、大千(朱文)。
张大千一生的绘画风格,早期以写意为主,中期则多任务笔重彩,晚年泼墨彩大行其道。就人物画而言,自西行敦煌后,画风大变。仕女画一改临仿唐寅、华等人轻柔妩媚的笔法,高仕则一改张风、石涛等人飘逸灵动的笔法,变得遒韧劲健,在用色方面也多敷以重彩。仕女画更显雍容华贵,端庄秀丽,高仕更显典雅尊贵,风度翩翩,工笔重彩《岩溪高逸》即是此类作品。
张大千中年人物画线条挺拔,设色艳丽,雅俗共赏。这一时期,张大千的人物画体现出两大特点,一是质量高,用笔整饬,画风严谨,设色考究,鲜明靓丽。这一时期的人物画颇多上乘之作,如《杨妃上马图》、《并蒂图》、《文会图》、《西园雅集图》等。二是产量高,在大千五十岁左右的这段时间内,创作了大量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岩溪高逸》应是大千五十岁左右的作品。
高士独坐 立轴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壑而深,溪流平似掌,中有辟谷绝尘想。幽然发孤啸,鸾凰似山响。欲往从之游,愿言成独往。大千居士。丁亥秋日大风堂作。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大千、张爰私印。
一九四七年七月,张大千游于西康,同年购得明代画家唐子畏《长松高士图》,并在此年作《仿石疗上人夏山高逸图》,此图应为高士思想与所游真景的结合之作,山石、溪流皆作平面状,轮廓方硬,阔笔擦表现一文士闲坐石崖之上,幽谷之中坐听松风泉鸣,全画空寥寂静。
赤壁后游图 立轴 纸本 1941年作
赤壁后游图 立轴 纸本 1948年作
款识:赤壁后游。仿盛子昭笔。辛巳春日,大千张爰写于青城。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师万物、大千大利。
赤壁夜游图 立轴 纸本 1947年作
款识:千古风流,谁得似,髯苏赤壁。长相望,游情良夜,风清月白。绿蚁新醅画出纲,黄泥旧詈霜芟叶。破寂寥,人影答行歌,相从客。波声起,岸千尺,寒水落,危崖出。曾几时重到,江山难识。杖舄已惊栖鹘梦,啸歌欲动冯夷宅。看羽衣,归去揖临皋,逢畴昔。满江红,隐括后赤壁赋。丁亥四月,蜀郡张爰。钤印:张爰、三千大千。
人物 立轴纸本 1947年作
赤壁后游 立轴 纸本 1947年作
后赤壁诗意图 立轴 设色纸本
题识:千古风流,谁得似,髯苏赤壁。动游兴,如斯良夜,风清月白。绿蚁新醅鱼出网,黄泥旧阪霜芟叶。破寂寥,人影答行歌,相从客。波声起,岸千尺,寒水落,巉崖出。曾几时重到,江山难识。杖舃已惊栖鹘梦,啸歌欲动冯夷宅。看羽衣,归去揖临皋,逢畴昔。满江红,隐括后赤壁赋。爰。蜀郡张爰大千父。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张爰、大千。
高士画,是大千整体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其独立的艺术特色。大千的高士画总的倾向偏重于传统的延续和综合,在题材的选择上基本上沿袭著前人的范围。他经常画一些历史上著名的诗人、骚客、隐者和逸士,例如写李白行吟、渊明赏菊、东坡玩砚、倪迂(瓒)观石、竹林七贤等等,此外也画泛化的高士形象。他创作高士画侧重于一种古典情调的再现。他塑造的艺术形象,突出表现古代高士品格中洒脱高雅的一面,而淡化他们忧怨愤世的道德含义,人物神情潇洒悠雅,环境,气氛静谧清幽。大千的高士画淡化了寓意性,加强了画面雅逸的情调,观赏他的高士图,似乎并不会激起怨愤或厌世的情感联想,恰恰能获得一种豁达宁心的精神慰藉。正因为如此,大千的高士画具有自身的审美价值,有著吸引当代人欣赏的魅力。
张大千酷爱古代诗词,早年深受其师曾熙、李瑞清的熏陶,同时受诗友谢玉岑的影响,诗风清新婉丽。对古代诗人词客的景仰,也是他喜画高士的一个重要内因。同时他十分讲究画面的诗意表达,常在画上题前人诗句或自撰诗文,以映发画意,大千高士图在构思上也自成风调,他著眼于高士形象的神气刻划,不多作情节性的铺陈,背景力求简洁,点缀有典型性的景物,如松树、柳条、竹林、丛菊、山岩、溪泉等,以烘托人物的精神气质。不以情节取胜,以情境感染人,这是大千高士画的重要特色之一。
大千高士画的另一个突出成就,体现在技法形式的个性创造方面。他的高士画技法,与他的山水画、仕女画同样,经历著对传统三熏三沐的探索和磨炼。纵观其高士画,各个时期取法前人有不同的侧重,并逐渐走向综合各家之长,创立自我独立风格的道路。三十年代后期,大千有缘观看到唐代名作孙位《高逸图》和元代张渥的白描人物,唐人调畅高古的铁线描和张渥秀拔飘逸的笔法,使他心慕手追。在三十至四十年代,他的画笔中明显地融入了两家的笔意。
四十年代,张大千的人物画技法取资范围大为开宽。此一时期,他曾获得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和南宋梁楷《寒山拾得图》等人物画杰作,得以摩挲研习。并在画朋文友和收藏家处看到不少李唐、马远、唐寅等人名作。四十年代初,大千赴敦煌考察和临摹石窟壁画,使他对中古时代尤其是唐宋人物画有了更真切而深刻的领悟。这一切条件和因素,促使大千中年时期的人物画出现多姿多采的面貌,经过不断地研摩和陶熔,逐渐形成了独具个性的高士画风格。
大千的高士画在学习传统技法的进程中,与山水画有同步相应的地方,也有它自身发展的历程。大体而言,他先从石涛、陈洪绶、唐寅、张风诸家入手,继而上探唐宋元名家,综合融会,晚年转向粗放简拙,参入泼墨泼彩技法,其高士画的前后变化呈现渐变的轨迹,不像山水画和仕女画演变那样明豁和剧烈。大致在四十年代,大千的高士画个性风格趋于成熟,构成一定的形式规范。其高士的面部造型较为固定,即以石涛的人物为本,参以张风和唐人的形相,面庞大多为椭圆形,丰满圆润,眉目清秀,三绺秀须,头上结发或束巾,神情悠闲潇洒。背景的铺叙舍繁就简,根据不同的主题需要,布置不同的景物,虽然高士的形相时有雷同,然通过各异的环境氛围和笔墨方法,使画面呈现多样的情境,于同中求异,避免了单调划一。大千高士画的笔墨风貌丰富多样,既有工细谨严的白描,又有流畅劲锐的线描法,率意自如的工写兼具法和粗放雄肆的写意法,变化多方。然总观其笔墨,存在著一种主导的格调,即清俊潇洒的意韵。大千画高士的用笔,无论细笔、粗笔,极讲究笔法的挑剔顿挫,行笔貌似飘逸流利,但细观之,每一笔都有波磔起伏的微妙变化,转笔每见顿挫。其用笔看上去很轻松自在,然笔底蕴含内力,锋正势圆。同时其笔法与墨法相结合,富有轻重、疾迟、畅滞、虚实、浓淡的跌容变化,呈现笔墨的节奏韵律之美。至晚年,更是力避甜熟,转为生拙,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构筑清逸的情境,抒发高雅的诗意,讲求笔墨的潇洒俊迈,构成大千高士画的主体风格,在近代画坛上自成一家。
赤壁夜游图 立轴纸本 1947年作
“苏东坡游赤壁”题材,宋元以后,画人屡有涉及。其原因一在对苏东坡一生郁郁坎坷的不忿,更在对其处世的旷达和自我释放自我调节精神的景慕,不得志的文人画家尤其如此。但张大千屡屡以东坡游赤壁为题材,更多著眼于其与东坡的精神相通处,在乎佛道两家之间。此幅《赤壁夜游图》系张大千1947年作品,写苏东坡与从者及世外白发处士夜游赤壁的故事。三人虽向同一方向相望,然神情、动作并不相类:东坡闲淡镇静;从者则若有急切;处士似无我无物,飘然出尘。三种神情,实际上代表了三种处世或用世哲学:一为急切入世,一为遁世高蹈,一为不出不入、即出即入、若出若入、宠辱不惊。显然,从张大千的题款里,可知他是非常心仪苏东坡所代表的介乎出入世之间的人生哲学的。而从其题款所表达的言外之意看,张大千其实深忧国事,但又不愿太入世,所以希望用世之后即能及时归隐。就此言之,张大千此作其实是他自己当时思想的真实反映,而不仅仅是为古人写照而已。
梧荫觅句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题识:乍引清商梧叶秋,凉?吹袖动吟讴。寻常摘句雕虫事,归去西帘下玉钩。丁亥六月仿吾家上元老人桐阴觅句图,大千张爰时客康定。钤印:张爰、三千大千。
松下高士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丁亥嘉平月大千居士爰。 钤印:张爰私印(白文)、大风堂(朱文)。
在一九四零年至一九五零年代的十馀年间,张大千画艺多致力于“工”,极尽“工笔”之能事。此幅《松下高士图》就是其细笔人物的代表。这件作品,设色鲜雅,用笔绝精,悉为唐人风韵,人物的姿态与衣著、髯发眉目,无不描写工致生动,力遵古法,敷然深厚,再现了唐人的绘画精神。画作中的苍松以细笔写出,盘曲斜出,更加突出了高士的文人超逸的气节。整幅作品充满了清逸之气,是张大千融入了文人水墨画风的高雅气息的体现。
桐阴清閟 立轴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松荫高士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梧荫高士 立轴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题识:芳草垂秋绿,高梧对晚晖。水陂三十六,曾照芰荷衣。丁亥春日大风堂写,张大千爰。钤印:张爰、大千。
此幅作品创作于1947年春,此时张大千48岁,画中描绘了一位高士在梧桐树下暂行、若有所思的神情,高士头戴帽,身著长衣,手持木杖,神态祥和,其身后的梧桐树枝干强壮,叶子繁茂成荫,画风清秀脱俗,浅绛设色,用笔松动流畅,水色相容。
杜少陵觅句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杜少陵觅句图。丁亥十一月,蜀郡张爰抚。 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
本幅画于1947年,这是与大千代表作《杜甫行吟图》的一稿作品。张大千1899年生于四川内江,他对杜甫草堂非常熟悉,杜甫行吟图说的是诗圣杜甫曾与蜀地画家王宰交游题画,作《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在题诗的开端就写到:“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杜少陵释之曰:“非用笔十日五日而成一水一石也。在画时意象经营,先具有胸中丘壑,落笔自然神速。”观这幅作品使人感受到画家创作时愉悦的心情,流畅的线条,跳动的色彩,俱在画者豪放飞逸的笔端。
垂钓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题识:畏途万里费经游,到处红尘没马头。何日钓竿泛是老,也分一片荻花秋。丁亥五月,蜀郡张大千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张大千的艺术生涯和绘画风格,经历“师古”、“师自然”、“师心”的三阶段:40岁前“以古人为师”,40岁至60岁之间以自然为师,60岁后以心为师。此件《垂钓图》作于1947年,时年张大千49岁。作品以自然为师,画中色墨并用,描绘出清幽闲适的意境。相比之下,这件作品较为工致,远山的峰峦起伏,近处苍松茂盛,松上几点红色点缀,显得活泼生动。近景中一高士独钓于江头,江中水波宁静,整个环境给人以静而不僵的感觉。画面中人物与风景的配置,灵动的风格,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人 物 手卷 1947年作
泽畔行吟 立轴 1947年作
款识:登山临水及春兴,风物江乡识未曾。行客林泉应有分,青山只合自消凝。丁亥二月,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大千父、大风堂。
《泽畔行吟》创作于1947年,是张大千绘画创作“以自然为师”的阶段。画面为立式平远构图,图中绘一高士执杖而行,一学童抱琴跟随其后,两者或都为左后侧方某处所吸引,正回首而望;路两侧是大片的水域,水面平静无波,岸边水草悄悄滋生;画面下方自左而右斜生出几簇枝干,几乎占据了半幅画面,在水域上方静静俯视。张大千是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坚实执行者,他的足迹踏遍祖国名山大川。张大千常将自身幻化作画中人,画中人成了他理想或现实的精神寄托或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