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八大山人的山水画不为人所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他画山水起步较晚。八大山人在中年时,其花鸟画早已蜚声画坛,但其山水画却大约出于康熙十一年(1684 r o1年)前后。五十馀岁后的山水画为其早期花鸟画确已有之的盛誉所掩,也是自然的事。但是,或许因为已过“知天命”之年,多年勤学不辍,加之积年花鸟画笔墨之修养,使八大的山水W 9 l ) z = X画直达登堂入室之境,艺术品格之高远显而易见,其风格、意绪、境界自当傲视一般。

清初的画坛,活跃著两种画派:一是以“四王”为代表的摹古派,一是以“四僧”为代表的创新派。八大山人即为V : 3 t } 4 v T创新派的“四僧”之一。由于清政府大兴文字狱,文人的处境很危险。所以,大多数的文人只能用绘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就使得当时的绘画艺术,在反映现实的广度与深度上都是其他时期的绘画难以企及的,而这恰恰是心有所积、愤而为艺的结果。观明末清初文人画家的整个情况, D z = + S ? O这种“愤然作画”的态度非常普遍,社会现实的黑暗与高压统治,使这一时期文人画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创作风格都出0 6 - H = 5 * M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变化。

“愤而为艺”的社会现实使得明、清文人画中的情感形式有了较元以来深刻的变化,开始成了自己悲苦、悸动心灵的自我写照,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深深打上了画家自身个性的烙印。表现在绘画上,体现为画, _ w = 7家强烈情感的冲动,出现了“自我表现”的狂潮。
八大山人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他的山水画作品,通过洇、和、损、拙的特点,将文人画推向了极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