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天吃的面条,竟然有这么久的历史和吃法,你都知道几种呢?
中国面食已有几千年之久,最初的面食称为“饼”,《齐民要术》《释饮食》皆有关于“饼”之记载。到宋朝时期,面食已有十多种之分,明朝更出现手工高超的刀削面、手拉面,清朝出现了先进厨艺的伊府面等等。面食文化在中国可谓延续千年经久不衰。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有麦的出现,但麦作为面食被食用,则要稍晚一些,面条制法的始祖,未有史书记载,今已经不得而知。面由大麦或小麦而成,“麦”字原来的字面意思是指“远道而来的人”,最早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甚至被称为“面条之路”。中国人用麦制成面,是不折不扣的面条帝国,华夏的千年炊烟,影响着整个东亚乃至亚洲的饮食文化。
早在四千多年以前,中国便有了面条,公元三世纪初,史书上称之为“汤饼”,“面条”一词则最早出现在宋朝。面条营养丰盛、口感舒畅、食用便捷,如今早已被全球接受和喜爱,进化出来的面条做法和吃法数不胜数!我们今天来说说几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面条吃法吧。
炸酱面
炸酱面或是中国人最耳熟能详的面,被中国饭店协会评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炸酱面属于山东“鲁菜”系,但起源于北京,所以我们常听到“老北京炸酱面”。炸酱面流行于北方,在很多南方地区,也有不同的制法。
炸酱面是将菜码、油炸酱匀伴着面条制成。菜码主要由黄瓜、豆芽、黄豆、青豆、香椿做成,根据季节的不同,还可制些时令小菜,阴雨绵绵的春天是只取中部的豆芽,春末有青豆嘴、香椿芽,天气晴朗的初夏则是用黄瓜丝、韭菜段等等。酱,当然是炸酱面最为重要的环节。北方多数是“猪肉丁炸酱”,首先选肥瘦相间的猪肉细剁成猪肉丁,然后加上蒜、姜、葱油炸,再加黄稀酱炸炒,当炸炒至肉丁红亮时,说明黄稀酱已入透肉丁。菜码配酱拌面身,炸酱面吃起来油而不腻,胃口大开。
热干面
在“中国饭店协会”评选的“中国十大面条”中,热干面位居榜首。武汉热干面是最具代表性的热干面,也是武汉最具特色的小吃,色泽金黄油润味道鲜美。热干面热量较高,一般可作为主食,也可作为早餐,以补充足够多的能量。
热干面的面条劲道有嚼劲,且面身纤细丝滑入口。热干面不是凉面,也不同于汤面,面身先已煮透,而后浇上特制配料,一般为油酱、生抽,有各式口味。武汉热干面辣而爽口,很多配料都是祖传秘方,闻其味就诱人食欲。武汉夏季虽炎热,也抵不住武汉人吃热干面的热情,热干面于武汉而言,不仅是食物,更是情怀,武汉热干面已被推荐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刀削面
有句俗话说得好:世界面食中心中国,中国面食中心山西。山西除了鼎鼎大名的醋,或许就是“刀削面”了,此面全凭刀削,对刀功要求极高。据说刀削面为唐驸马柴绍所,历经千年驰名中外。山西是面食之乡,而山西刀削面以刀削面的手艺,堪为“天下一绝”。面师傅用刀削出面身,中厚变薄、棱角分明、形似柳叶,而后入调料加以调和,浇入羊肉汤、羊肉酱、鸡蛋打卤等。入口外滑而内劲,软棉但不粘,越嚼越香溢。
刀削面具有近2000年的历史,对于削面师傅的技艺要求颇高,削面过程有“快、准、奇”三要领,功夫不到家,则容易使面身“断条”、“沾刀”。刀削面作为山西的招牌,赢得海内外面食爱好者的追捧。
担担面
1841年的清代,在自贡有位叫陈包包的面贩,常用扁担挑面食沿街而卖,并吆喝“担担面~担担面”...闻声而来品美食者络绎不绝。由此担担面的叫法便流传开来。
担担面属“川菜”系,源于自贡地区,主要由面粉、辣椒酱、芝麻酱制作而成。担担面于宴席时,常作为单独的菜上席,也经常作为席间点心。担担面面身薄而细,味咸而微辣,面汤香气扑鼻。另依根人口味,可加入花生、葱等配料。
提起成都的小吃,便不得不提担担面,成都担担面商铺繁多,而担担面的面汤,也各式各样五花八门。薄细的面身,加上美味的面汤,担担面美味绝伦。
片儿川
杭州作为有名的江南水乡,风景与美食皆有,作为南宋之都,传统小吃极具特色,其中便有片儿川。杭州有家百年老店奎元馆,是历史上最具盛名的面食店之一,片儿川便诞生在此。
作为传统的汤面,片儿川由笋片、雪菜、瘦肉为浇头,笋菜肉一般提前氽煮,而后将手工制面条入汤,加上已煮好的浇头。因为“氽”与“川”同音,百年后人们便习惯称片儿川。片儿川所用笋片、雪菜皆为常见食材,在杭州片儿川一直价格实惠,片儿川10-15元不等,是江南老少皆宜的面食。在电影《幸福的片儿川》,就是以此面食为题材。
还有诸如陕西的油泼面,BiangBiang面、厦门的沙茶面,新疆的羊肉泡馍等等!如今仅仅在中国各地,就有一千种以上不同的面条吃法和制法,虽然“中国十大面条”究竟是哪十大一直没有定论,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人心中最好的面条应该就是家乡的做法吧!从侧面也体现出,中国人对面条的喜爱。面作为主食,可以演化的吃法甚多,受到世界各地的推崇,中华面文化如今也已享誉全球。说了这么多,都饿了,赶紧回家给自己来碗自己喜欢的面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