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那么矮,防得住胡人骑兵吗?西方学者大吐槽:反正坑惨了我们
李世民康熙都反对的长城,究竟有何用?西方:秦始皇就是个害人精
对于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后人毁誉参半,有人说其雄才大略,有人说这无关紧要,奇怪的是唐太宗、清康熙竟也是长城的反对者。尤其康熙认为长城只是个摆设,与其修建长城建立军事防御依托点,不如恩威并济,制裁蒙古人军事实力,联姻施恩蒙古贵族,以人为长城,比以墙为长城靠谱。
就反对阵营来看,甚至有人在网上发出疑问,说长城平均高度仅7.8米,那么矮,厚度也不够,游牧民族搭个梯子或者摧毁一段边墙就能长驱而入,能有什么作用?
对于这种说法,不少网友竟纷纷点赞,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热烈讨论。
长城那么矮,防得住胡人骑兵吗?西方学者大吐槽:反正坑惨了我们
第一:长城是一道军事防御线,进可攻,退可守
早在战国时代赵、燕、秦三国便在北方边境修建有长城,用以抵御强大的东胡、匈奴、义渠等胡人异族南下。
正是在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下,哪怕中原战争频繁,赵、燕、秦三国边军“守住了一点就守住了一线,守住了一线便守住了大面”,北方异族无法全力南下侵略各地,甚至于当时国力强大的秦、赵、燕三国还时常以长城为依托,反击游牧民族。
例如秦国消灭北边义渠国,开拓国土2000里;燕国名将秦开击破东胡,拓地1000里;赵国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征服林胡等游牧民族,将赵国疆域扩张到漠南。甚至于到了战国末期,长平之战被坑杀40万青壮,赵国实力大衰却仍可以在李牧带领下北击匈奴,杀死俘获十多万匈奴人,就是靠的长城“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优势。
此后秦始皇横扫六国,建立大一统封建王朝,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也一统蒙古草原,频繁南下。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雄才大略的秦始皇令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一战击溃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且将秦、赵、燕三国的旧长城连成一线,将匈奴等胡人彻底隔离于中原之外,可以说,长城的出现最开始仅仅只是作为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
也就是说,在长城连接之前匈奴等北方异族还能借助三国长城间的空隙南下劫掠,但当长城连为一体,即使平均只有7.8米高的墙,驻守长城的中原军队凭借有墙可依、有险可守,也可以抵御小股胡人骑兵;面对大股的胡人军队还可以点燃烽火,在长城这条军事线上,每个点(烽燧、军镇)都存在互相救援的责任,只要短短时间就能赶到救援,甚至形成包围之势,最后,哪怕胡人军队即使凭借人数优势突破了长城,等到各军镇大军集结,就要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
可以说,长城既是连成一线的军事防御据点,也是侦测敌军态势、深入敌人国土上的雷达,更是抵御胡人军队的高速公路。
说长城毫无作用的人大抵也是一个冷兵器时代的军事小白,并不理解战略纵深、军事基地、军情探查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如果还不能理解,可以参考当下美国在全球修建海外军事基地的做法。美国那些海外军事基地就如我国古代长城,既能形成军事实力的辐射,也能作为跳板,进可攻退可守,以守待攻,相当厉害。
第二:长城分割了游牧与农耕文明,攥取了经济贸易上的主动权
如果对我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有深入了解的人,不难看出长城不仅有军事防御作用,还有经济制裁作用。
长城以南是适合耕作的农耕区,长城以北则是适合放牧的游牧区,而从生产方式和产出水平来说,农耕经济当然要优于游牧经济。根据研究发现,中原农民只需要2亩土地就能养活一家4口,而北方牧民至少需要2顷草原放牧才能养活一家四口。
也就说,以采集狩猎作为生产方式的游牧民族根本养活不出和农耕文明一个数量级的人口。
此外,二者的抗灾能力也同样相差巨大。农耕文明以容易储存的粮食作为主食,具备较强的抗灾害能力,而游牧文明以牛羊肉为主食,遇到雪灾便会导致牛羊大量死亡,从而失去了食物。也就是说,食物来源的脆弱性导致北方游牧文明在经济上依赖于中原农耕文明,在经济贸易上先天处于弱势地位,一国国力完全支撑不起自身大帝国的构建与发展。
纵观北方游牧政权,不论是匈奴还是突厥、辽国、回纥、蒙古等,国祚都不长,而且从一建立便会一直处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停滞不前的状态,几千年都发展不到中原文明的程度,内部还一直斗争不断,各个不同的部落民族走马观花的更替。
因此,长城虽然不高,却是一根可怕的长绳,将北方游牧文明缓慢地、活活地勒死。若胡人不联合起来,只能等死;可就算联合起来也发展不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学者眼里,长城也是一个害人精。历代游牧政权挫败于中原的强大,或者发现突破长城代价很大,就必然西进,从匈奴人、柔然人到突厥人、蒙古人都曾先后向西侵袭,攻占欧洲,引发数次“黄祸”,尤其是十三世纪大蒙古帝国西征至东欧,所到之处屠城不止,给欧洲造成深刻的恐惧,无怪于美国学者会说“对于西方文明而言,秦始皇确实是个祸水西引的讨厌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