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只想和李白杜甫游历天下,后来带兵打仗,不小心却拜将封了侯
高适:只想和李白杜甫游天下,时势却逼我带兵打仗,只好封侯拜将
公元744年,被赐金放还的李白与声名未起的杜甫在繁华的洛阳相遇,一见如故,相约同游,于是遍览沿途风景,以诗相和,路过梁宋之地邂逅了高适。当时的高适躬耕读书,一听李白和杜甫正结伴当“驴友”要走遍大唐,连忙也扔下锄头和田地,加入“寻仙问道”的三人行。
这一走从夏天走到冬天,三人行传出无数名篇佳话,旅游结束后李白如愿成了道士,杜甫完成了隐居王屋山的心愿,只有高适又一路南下,继续折腾。
值得一提的是,高适一生的成就用一句话形容的话,逼格相当高:一开始我只想种地读书,后来带兵打仗,不小心就拜将封侯了。从进士及第带队运兵到率众出征,最后拜将封侯,高适只用了15年。
他本只想和李白杜甫游历天下,后来带兵打仗,不小心却拜将封了侯
比起别人的年少成名,高适是大器晚成
公元723年(唐玄宗开元十一年)正值大唐鼎盛时期,大唐子民开拓精神爆表,无一不向往着大漠边关金戈铁马,渴望为大唐盛世添上自己的一笔,功名成就,封侯拜相。诗仙李白写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诗圣杜甫吟过“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唯独高适不一样,那年20岁的他面对满眼盛世繁华慷慨高歌,面对到处为国尽忠、怀才不遇的豪言,甘心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民。他在青年时辗转于长安、梁宋之地,最后定居宋城,远离喧嚣,躬耕读书自给自足长达8年,这8年他如潜龙在渊,默默积蓄力量,冷眼旁观大唐风起云涌。
直到八年后,他遇到李白和杜甫,告别田园,南下江南、北上边塞,足迹遍布繁荣和平的烟柳画桥,也踏遍了铁血残酷的沙场,他写不来锦绣文章,歌颂不来盛世千秋,却写下了无数壮怀激烈的边塞诗文。
而后回到内地,才华出众的他被一众节度使聘为幕僚,在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的沙场与官场、军伍之间闪转腾挪,热血的高适依然冷眼旁观,默默潜藏,看着一将功成万骨枯,看着大唐军人为帝国百战而死开疆拓土的悲伤,看着用累累人命堆叠出来的大唐盛世。
那时,10岁得功名的杨炯、17岁及第的王勃、25岁中进士的元稹、26岁榜上有名的杜牧是人人竞相赞赏的青年才俊,比起这些年少成名的人,直到十几年后年过四十的高适才以一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写就了中国几千年边塞诗的最高音,举国震撼,天下闻名。
但是,这仅仅是高适这一生高光的开始
公元749年,俗话说棺材土都埋到腰的高适46岁,在睢阳太守张成皋举荐下参加科举,进士及第,授封丘县尉,负责运兵事务。
他和所有人不一样,他拙于文工,却在军事上有过人天赋。安史之乱爆发敲碎了盛唐新衣地下的肮脏与羸弱,高适卷入战场军伍,自此平步青云。翻开史册我们就会发现,安史之乱后那些个有名的战役都有高适的身影。
高适的一生是大唐每个诗人的梦想
诗人好空口,慷慨陈词、挥斥方遒,吟诵爱国诗句、满怀报国之心的人比比皆是,但如高适这般付诸行动投笔从戎的很少。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牧歌田园,那么后半生无疑是沙场高歌。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短短时间就占据河北、河东之地,在潼关之役前高适投靠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刚开始担任掌书记,很快就以军事天分和功绩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将潼关经营得固若金汤。
公元756年,高适护送仓皇南逃的李隆基进入成都,因功被提拔为谏议大夫。同年,睢阳之战爆发,高适率军投身于张巡麾下,以张巡为首的唐军愣是凭借7000士兵守住了十几万叛军的攻城。公元757年,永王谋反,高适以淮南节度使的身份亲自率兵平乱,大杀四方,永王一败涂地。
最终,功成名就年已五十的高适以军功封官,就任淮南节度使,封爵渤海县侯,成为朝堂权贵朱紫之一。此时,谁还能想起他曾是种地养鸡鸭的农夫?此后高适被任命为太子詹事,又相继转任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散骑常侍。
也就是说,仅仅十四年,高适从一个办事员(掌书记)做到了副部级。直到公元764年,62岁的高适病故,留下一生传奇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