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受曾国藩师恩,内心却看不起恩师,“裱糊匠”终究略逊一筹

李鸿章受曾国藩师恩,内心却看不起恩师,“裱糊匠”终究略逊一筹

李鸿章受曾国藩师恩,内心却看不起恩师,“裱糊匠”终究略逊一筹

被誉为中国近代半圣的曾国藩是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同为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鸿章则是晚清朝廷最后的支柱,但实际上两人的关系是师生,李鸿章一直以曾国藩为恩师,不论是创建淮军,还是兴办洋务,事实上李鸿章都是在按照恩师曾国藩的理念在执行,就如萧规曹随。

可是,如果因此认为二人关系如铁,那就未必。如果说左宗棠对曾国藩的瞧不起是公开的,那么李鸿章对曾国藩的瞧不起就是内敛的,可是,是什么事情会让学生李鸿章瞧不起恩师曾国藩呢?

李鸿章受曾国藩师恩,内心却看不起恩师,“裱糊匠”终究略逊一筹

李鸿章为何会瞧不起恩师曾国藩?

第一:早在1860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取得大进展时,李鸿章还在曾国藩幕府作为湘军随军幕僚时,他们就曾因为移军祁门和弹劾李元度这两件事而发生严重的分歧。

当时,锋芒毕露的李鸿章兵法观念是以攻为守、陷阵冲锋式的进攻,而曾国藩却是老和尚念经不紧不慢的稳妥为上,李鸿章为此一度愤然离去。后来因为胡林翼、郭嵩焘等人的劝告,意气的李鸿章还是回到湘军大营,但从此他便对曾国藩的战略战术和用人眼光表示了怀疑,有的时候师徒二人还是会因此吵架。

李鸿章受曾国藩师恩,内心却看不起恩师,“裱糊匠”终究略逊一筹

第二: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藩为消减满清朝廷对汉臣和汉军的猜忌,不顾太平军馀部和捻军势力还很强大且全国各地叛乱此起彼伏的现实,裁撤了大部分湘军,导致自废武功,任朝廷宰割,后来不仅剿捻无功,还备受挫辱。

第三:1870年,担任直隶总督期间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时对法国采取过于软弱的立场,遭到朝野内外抨击,一片骂名,这对于非常看重声名、讲究修身齐家的曾国藩打击严重,以至于引咎辞去直隶总督一职,回任两江总督。

当时年轻的李鸿章对恩师曾国藩的这一番官场老油条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既然“受国大任”便只有像蜀国诸葛亮那样子任怨任谤,死而后已,怎么可以过于爱惜羽毛而不顾国事呢?

李鸿章受曾国藩师恩,内心却看不起恩师,“裱糊匠”终究略逊一筹

类似的遭遇,李鸿章自己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第一:在整个镇压太平天国的运动中,最终是曾国藩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战略取得了大成功,李鸿章深受触动,在上海防御战中他对战李秀成率领的太平军便学习到了恩师曾国藩的手段,以守为攻,耗尽了太平军的士气和粮食才主动出击并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但是,时隔几十年,到了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李鸿章给北洋舰队的指示依然是以守为攻,这就错估了战场形势和国力对比,以至于北洋舰队一败涂地,清王朝最终还是不得不以丧权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去求得和平。

李鸿章受曾国藩师恩,内心却看不起恩师,“裱糊匠”终究略逊一筹

第二:与曾国藩裁撤湘军不同,李鸿章深知无兵则无权、无权难任事的他不但没有在太平军覆灭后裁撤自创的淮军,反而还不断“养寇自重”借机购买军备、扩充势力,而这点他和后来创建楚军的左宗棠是不谋而合的,正因为此,淮军才能在进剿捻军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左宗棠的楚军也收复了新疆。

第三:在曾、左先后去世后,李鸿章成为清廷的支柱,但纵观其后半生,他一人之力根本撑不起整个摇摇欲坠的王朝,只是,他和当年恩师曾国藩的做法截然不同:面对各种屈辱,他是咬着牙厚着脸皮去谈判,受国大任,任怨任谤,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哪怕受再多的骂名也绝无半途而废、甩袖子不干的做法。

李鸿章受曾国藩师恩,内心却看不起恩师,“裱糊匠”终究略逊一筹

可是,如果我们回头去看曾国藩和李鸿章二人的功绩,前者力挽狂澜镇压太平天国开启洋务运动为清廷续了命,而后者当了一辈子清廷的“裱糊匠”,却总是在虚有其表的修修补补,最后以性格上的妥协导致了政见和治国上的妥协,最终导致清廷在军事上的一败涂,直接导致了清廷大厦将倾之势难再挽,连带着也将中国也拉入深渊。

或许,这也不全然是李鸿章的错,但他错就错在生错了时代,也走错了路,当时的清廷拥有和西方任何一个列强硬刚的资本和实力,作为主政者的李鸿章却固执的认为保存实力是当世要务,缺乏了破釜沉舟的悍勇与押上一切的赌徒铁血,以至于几十年作为徒劳无功。

李鸿章受曾国藩师恩,内心却看不起恩师,“裱糊匠”终究略逊一筹

可以说,李鸿章是一个治世能臣,却绝非一个乱世枭雄,与恩师曾国藩剿匪时被誉为“曾剃头”的铁血和狠辣、镇压太平天国时的稳扎稳打相比,李鸿章要么躁进,要么困守,面对国家大事时的情况和采取的应对手段似乎都是错的,当真是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