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意外坐上皇帝位,却意外地将大汉推向第一个“文景盛世”
在我们印象中,说到中国明君,我们都会提到秦始皇、汉武帝和唐太宗等等。这些帝王或多或少都创造了所谓的“盛世”。然而这里不得不提一位低调的帝王。也正是他的登基,创造了中国古代的第一个王朝盛世。这便是“文景之治”的创始人-汉文帝刘恒。
刘恒作为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无论从嫡子还是长子角度看都不可能被作为皇帝接班人来讨论。但世事无常,刘恒在经历过一系列“骚操作”后最终坐上了皇帝宝座。可以说他的成功是刘氏集团和吕氏家族斗争的最终产物。
默默无闻的皇子
古代封建社会一向母以子贵。汉文帝的母亲薄姬本就是二婚。早些年跟着魏王豹,不幸被刘邦打败后才跟随刘备进入后宫。汉文帝就是她与刘邦唯一的血脉。由于不受宠的原因,早早带着汉文帝去了封地。吕雉对她都不屑一顾,也正因为不起眼,才成功避开了吕雉的迫害,有幸苟活了下来。
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薄姬对于这位独子可以说用尽了心思。琴棋书画样样培养,性格塑造一样不落。可以说这对于汉文帝日后登上帝王提供了基础。
就在代国军队打入长安,刘恒成功登基后。从一个藩王一跃成为皇帝并没有让刘恒忘乎所以。他的冷静,活该他坐稳江山。
问题多,皇位不稳
皇位是坐上了,可仅仅是刚坐上。要坐的久还需要解决问题:初到长安,人生地不熟;功臣势力太大,铲除吕后势力后更是无限膨胀,严重威胁皇权。这两个问题是首要必须解决的。
一、任用“自己人”
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宫。乃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以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史记孝文皇帝本纪》
汉文帝首先让自己人宋昌、张武接管了长安和皇宫的军队。这无疑是一部高招。确保了自己周围环境的绝对安全。
就在巡逻时候,汉文帝这时候发现了一个细节:原来自己哥哥汉惠帝的四个儿子们还在。我这小侄子长得可真可爱。可惜啊,你们生在帝王家!
无毒不丈夫!何况帝王乎!说来你们也真是悲惨,吕后为了让你们继承皇位,直接把你们的母亲给杀了。留下你们苟活于世。四叔看你们真是可怜,不如成全你们,送你们一起上路吧!(实际上就是防止奸人利用皇族血统以后造反,威胁皇位)。于是,刘恒展现出了帝王的无情一面-斩草除根!
二、分赏功臣,稳定军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跟着一起夺皇位的弟兄们怎么说也要一块吃肉啊!汉文帝开始一并犒赏!
辛亥,皇帝即阼,谒高庙。右丞相平徙为左丞相,太尉勃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为太尉。诸吕所夺齐楚故地,皆复与之。-《史记》
朕开始论功行赏。陈平和周勃有大功劳,为朕的江山创立不世之功!你们为左右丞相。但凡跟诛灭吕氏有关系的,哪怕你骂过吕氏,都给你逐一嘉奖。论拉拢人心,汉文帝绝对算一流!这不仅让长期受到吕氏迫害的刘氏宗亲得到报仇,也拉拢了忠于汉朝的不少大臣。
也拉拢来不少得力干将。同时赏赐那些受到过吕后迫害的刘姓皇室宗亲,趁机在皇族中树立起威望。总有些人忘乎所以,得意忘形,试图挑战朕的权威,对此,就两个字:震慑!
这右丞相周勃,自恃平定吕后叛乱有功,就开始对汉文帝不尊重,以为汉文帝是“外地人”,自己是长安“土著”就可以嚣张跋扈。
文帝既立,以勃为右丞相,赐金五千斤,食邑万户。居月馀,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勃惧,亦自危,乃谢请归相印。-《史记》
啥意思,汉文帝礼贤下士,导致周勃把客气当福气,开始对汉文帝不恭敬。有人提醒汉文帝要拿出帝王的气魄,不要过于纵容周勃的。于是汉文帝在周勃面前有了皇帝的架子,说话也经常不怒自威。周勃意识到自己让汉文帝不高兴了,就主动退隐,辞去丞相职位,保全性命。毕竟“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由此可见,汉文帝恩威并施,用赏赐让手下知道跟随他的好处,同样也用打压的方式让手底下人知道,任何时候都不可没大没小。
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现在安抚了功臣和稳定政权后,这国家就要开始着手治理了吧。做皇帝首要是管理好国家而不是帝王术。汉文帝执政时期,采用的是黄老之术,说白了就是让人民安定发展,废除不得当和过于严峻的刑罚。
齐太仓令淳于意有罪,当刑,诏狱逮系长安。其少女缇萦上书曰:……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使得自新。
天子怜悲其意,五月,诏曰:"《诗》曰:'恺弟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无繇至,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及令罪人各以轻重,不亡逃,有年而免。具为令!-《资治通鉴》
这段话足够说明汉文帝的仁爱之心。废掉了肉刑,如果不用德化来教育百姓,那就算人民感受到刑罚的痛又有什么用呢,因为他们不知道德!以后这些严厉的刑罚,都废除!
汉文帝,一个意外坐上皇帝的人,却意外的将大汉推向第一个“文景盛世”。他无愧于天地,也许他杀了自己的侄子,不是一个好人,但他足够做一个合格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