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旷:暮年不学习,犹如摸黑走夜路
只要还活着,学习就永远不晚
春秋时期,晋平公问师旷:“我都七十多了,现在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晋平公的这番话在现今社会上,恐怕也会有很多的赞同之音。有像他一样的人,年事已高,尽管有学习的欲望,却被自己的年龄绊住了脚步,不仅白白地浪费了仅剩无多的时间,反而平添了诸多的烦恼与焦虑。

还有另外一种人,他们会抨击年事已高却还想学习的这类群体,说着“瞎折腾’”白费功夫“之类的话。这些人都对学习的概念都有着各式各样的误解,因此会产生这样的偏见。
但早在几千年前,师旷就对学习与年龄的关系做出了精妙且准确的回答。师旷说:少年时学习就像初生的朝阳,中年时学习就像正午的骄阳,晚年时学习就像蜡烛一样明亮。”那些直到晚年都不想学习的人,就像在黑夜中走路,那么在黑夜中走路和点上蜡烛,孰好孰坏,一眼便能分辨出来吧。因此,只要还活着,只要你愿意开始学习,那么学习是永远不晚的。

少年学习正当时,中年学习不嫌迟,晚年学习退其次
尽管晚年学习也是不晚的,但是晚年终究垂垂老矣,在学习的效率和能力上是比不得少年与中年。而中年呢,生活的琐碎与压力骤然而至,尽管会有学习的意愿,但是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经济上,压力都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学习最好是趁着青春年少,精神上蓬勃向上,身体上体魄正健,时间充裕,精力充沛。

正如伟人所说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八、九点锺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如果因为什么原因错过了这一时间段,也不必一直沉浸于后悔之中,大可以于中年重拾学习的愿望,尽管可能压力颇大,但只要有恒心,找准方法,坚持下去,就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跨不过的坎。如果中年也错过了的话,就唯有利用好人生最后的时间段了,即便是垂垂老矣的暮年时期,只要愿意开始,愿意下功夫,也能做出一番成绩,正如前文所说:蜡烛的光芒,总比在黑暗中走路好。

学习趁现在,明日何其多
现在在学生群体中有一种很常见的症状,被称为学习焦虑症。这类群体通常会有比较强烈的学习愿望,但是行动力比较差。通常他们会在晚上(也可能是白天)对对自己进行审视,然后感觉到自己的各种不足,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于是就会对自己说:“从明天开始,一定好好学习。”但最后,还是一切照旧,什么都没有改变,于是我们就会陷入一种莫名的焦虑之中,这样的话我们玩也不会开心,学也学不好,什么都没有得到,平白浪费大好青春。

我们得明白一个道理,明天是永远不会来临的,我们是活在今天的生物。如果我们暗示自己说:从明天开始学习,那么潜意识里我们会感觉到时间还很充裕,不用急,可以慢慢来,于是时间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流过。明日是何其的多,我们一直等待着明日已经改变的另一个我们,殊不知,这不仅是痴人说梦,更是蹉跎了大好时光。所以,你得改变,不要说:从明天开始,而应该说:从现在开始。从现在开始,开始学习,开始努力,开始去改变自己,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已经拥有了改变人生的资格。

小结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要因为年少就大肆挥霍着时光,也无需因为人至中年便对学习丧失了动力,更不必因为垂垂老矣便对学习畏之如虎。学习是永远不晚的,但是即便如此,也不是为蹉跎时间找着借口。须知: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年少的人,趁着青春年华,何不把握当下。学习可以等你,时光可不会。莫要等,从现在开始,就去做,去学,你不负时光,时光定不会负你。

中年的人,不要被琐碎缠住了脚步,坚定你学习的恒心,找准学习的方法,在生活、工作与学习中找到平衡点,即便中年了又何如,一样可以活得更美好。
暮年的人,利用好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吧,开始学习,开始改变,即便时日无多,亦可以像一瞬的昙花绽放,又或刹那的绚烂烟火,展示出生命最终的美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