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布置“口袋阵”,115师一战成名,毛主席:掀起我军的士气

“华北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欲统治华北,必先图晋,欲图晋绥,必先争太原,欲争太原,必先夺大同或平型关。“七七事变”后,日军东条英机部猛攻张家口,国民政府第29军刘汝明率军不战而退,阎锡山的第61军反攻,张家口失守。1937年9月,日本侵略者为达到速战速决目的,开始调集大量兵力会攻山西,并狂妄地叫“一个月占领山西,三个月灭亡中国”。在来势汹汹的日军面前,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日军第五师团21旅团很快占领了浑源和灵丘,直逼近平型关,如果平型关失守,则太原危在旦夕!

林彪布置“口袋阵”,115师一战成名,毛主席:掀起我军的士气

1937年9月21日,就在这危难时刻,无计可施的山西军政第一人阎锡山,想到了八路军,他致电八路军总指挥朱德:

“吾决心歼平型关之日寇,要往平型关增加八个团,天明即可到达,望电令林彪夹敌之侧背。”

八路军总部随即命令林彪所属的第115师“向平型关、灵丘一带出动,伺机侧击向平型关进攻之寇”。

当时,八路军第115师刚刚改编完毕,师长林彪很清楚这仗的分量。这是八路军第一次与不可一世的日军正面交锋,唯有打胜,才能打出八路军的军威,才能遏制民间传言的“战必亡”“日军不可战胜”的种种有辱民族尊严与气节的流言蜚语。

林彪布置“口袋阵”,115师一战成名,毛主席:掀起我军的士气

为了进一步熟悉作战地形,精密部署部队作战,林彪先后亲自对平型关一带的地形进行了三次实地查勘,进过研究后,林彪最终选定了一块伏击的天赐良地,这块伏击良地的位置在灵丘县的东河南镇与平型关山口之间的连绵群山之中,为何要说是一块伏击的天赐良地呢?

因为此地有一条由东北方向向西南方向伸展的狭窄天然沟道,沟道中有一处险地长十多里,沟深路窄,当地人叫它乔沟,乔沟的沟底最窄处仅能通过一辆汽车,并且只有当地一个叫老爷庙的地方,有一个山口通向山上。勘察过地形后,师长林彪决定在这里布一个“口袋阵”,来一场“瓮中捉整”“关门打狗”!

林彪布置“口袋阵”,115师一战成名,毛主席:掀起我军的士气

1937年9月24日,林彪接到前沿部署部队报告,敌人正在集结部队,有可能翌日将集结完毕,并大举进攻。面对敌军的动态,林彪紧急部署作战具体方案:

命令杨得志的第685团隐蔽于白崖台以西一带进行对日军“打蛇头”,截击日军部队的先头;命令李天佑的第686团埋伏在老爷庙至蔡家峪一线实施中间突击,对日军进行“斩蛇腰”;命令徐海东687团埋伏在小寨村一带,对日军进行“断蛇尾”,断掉敌人退路,并且对并增援日军进行阻击;第688团作为预备队,命令杨成武的独立团向平型关东北开进,命令刘云彪的骑兵营向平型关东边开进,两队人马执行打援任务的同时,并配合前方主力部队作战。

林彪布置“口袋阵”,115师一战成名,毛主席:掀起我军的士气

时间到了午夜时分,平型关的上空下起了瓢泼大雨。八路军指战员们顶着夜晚的风雨,沿着泥泞崎岖的山沟小道,小心翼翼地摸黑进入了指定的作战地点。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即将打响!

1937年9月25日清晨,第五师团21旅团的日军两个大队,沿着灵丘东河南镇的公路向西边的平型关缓缓开来。大战前的空气与时间仿佛凝聚了一样,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此刻埋伏在预定地点的八路军指战员们,心弦绷得紧紧的,焦急的等待着战斗命令的下达。

到了早晨7时左右,日军第五师团21旅团的两个大队陆续进入我军第115师的伏击圈。随着师长林彪战斗命令的下达,寂静的天空啪啪啪响起了信号弹的爆炸声,埋伏在预定地点的第685、686团八路军官兵如泰山压顶、猛虎下山一般冲向日军。

林彪布置“口袋阵”,115师一战成名,毛主席:掀起我军的士气

敌军突然受到攻击,顿时乱了阵脚,车撞车,人碰人,战马的嘶吼声,鬼子的嚎叫声,枪炮的爆炸声,夹杂在一起,顿时场面混乱异常。但是敌人的反应也很快,反应过来的敌人随后立即形成三人小组,背靠背与冲锋的八路军战士展开了近身的肉搏战。战斗打得异常激烈残酷。

八路军第685团2营5连的连长曾贤生,仅一个人就拼死日军10多人,最后浑身是血的曾连长被日军包围,他毫不犹豫的拉响了身上仅剩的一颗手榴弹,用最后的生命与日军同归于尽。第685团就是用这样悲壮而惨烈的方法,一次又一次地把梦想突围的日军,一次次地逼回沟底。

老爷庙是前边所讲的乔沟一带最高的制高点,我军与日军围绕老爷庙制高点的争夺成为了整个伏击战的焦点。有一小股敌人率先占领了老爷庙制高点,这股敌人的武器先进、火力生猛,负责冲锋任务的是第686团第3营的战士们,虽然冲锋战士们逐个倒了下去,但是他们或向前爬,或往前滚,最后终于冲上敌人面前与敌人展开了拼死的白刃战。

林彪布置“口袋阵”,115师一战成名,毛主席:掀起我军的士气

最后,我八路军第11连3排的战士全部战死,只仅剩下第9连的十几个战士坚持到了战争最后。在战斗过程中,我八路军战士们前赴后继地冲向日军,连长战死了,排长顶着上;排长战死了,班长顶着上,班长战死了,战士接着上,就是这样残酷的争夺战打了将近半个小时,我八路军第3营的主力部队终于将老爷庙牢牢地控制在了自己手上。

敌军眼见突破无望,随后开始蜂涌一般地向辛庄方向逃窜。最后因为东跑池防线的国民党军未按预定计划出击,致使2000馀名日军逃窜,导致我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大捷之战中牺牲600馀人,消灭日军1000馀人。

平型关大捷是我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对日军作战取得的第一个伟大胜利,从此“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彻底打破,极大地鼓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从此“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成了《八路军军歌》中两句豪气亮的歌词,到处被人们传通。

林彪布置“口袋阵”,115师一战成名,毛主席:掀起我军的士气

战后,来自各界祝捷的贺信、贺电如雪片似地飞向延安、飞向八路军总部,举国上下欢欣鼓舞!同时,平型关一役也使我八路军第115师一战成名。1938年,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再次肯定了这次战斗的意义:

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掀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林彪布置“口袋阵”,115师一战成名,毛主席:掀起我军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