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告诫世人:“人生过得好坏,着重于你是小聪明还是大智慧”
王阳明告诫世人:“人生过得好坏,着重于你是小聪明还是大智慧”
王阳明是谁?
有人说,中国五千年来,只出来了两个半圣人,第一个是孔子,这个不消多说了,古今公认的,第二个是王阳明,真正意义上的圣人,是思想上的圣人,是精神上的圣人,是民族的精神导师,是超脱凡人的躯壳,接近于神的圣人,这样的圣人就寥寥无几了,而王阳明正是这样一个圣人。

十五岁,王阳明一心报国多次上书皇帝,想为平定叛乱出谋划策。
二十三岁到二十八岁,王阳明一直在为科举考试而奋斗,终于在二十八岁时以进士的身份步入官场。
三十五岁,王阳明被贬到了贵州龙场做官。他不仅没有怨天尤人,反而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后人把这一段称作“龙场悟道”。三十八岁之后,王阳明才开始在政治上渐露头角,平定江西、平定宁王叛乱,屡建功绩。
王阳明的一生都在用行为来践行心中的大道,他强调知行合一,二者不可分离,这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王阳明告诫世人:“人生过得好坏,着重于你是小聪明还是大智慧”
王阳明曾说过一个弟子爱耍小聪明,若不早点改善,日后也很难有大出息,是因为他不够聪明吗?其实不是的,就是因为他太聪明,真正把人生过的好的人其实都是大智若愚的人。
那小聪明和大智慧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 1、聪明的人,判断事物是从点入手,而智慧的人,判断事物是从面入手

聪明的人一般只能看到眼前的事情,对眼前的事情斤斤计较,却在未来的大方向没有了判断能力。
而智慧的人呢,会给人感觉傻傻的,因为他不计较眼前的利益得失,就是给人感觉一点都不精明,然后还很大气。因为他看到的是未来的大事,大利益,所以他不在乎眼前这点小的得失。
- 2、聪明人懂很多知识,智慧的人有把知识实践成能力

聪明的人很厉害,懂得很多的知识,但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是有能够把知识实践的能力,知识是不变的而能力是万变的。
聪明人因为太能算计,往往变成了光说不练的人,其实行动是需要一种傻的精神的,任何事情分析判断一多,都会发现问题一堆,最后就不了了之了,所以古人说大智若愚,本意是,思考如大智,行动如若愚。
- 3、聪明的人知道自己做什么,而智慧的人知道自己不做什么

聪明的人有目标,知道想要做什么,但是很多人想要得到的太多,却又经受不起诱惑,最后反而受到了干扰,而拥有大智慧的人是知道自己不去做什么,抵抗住各种诱惑。
你只有专注一件事,你在别人心中的标签才清晰,标签模糊,基本就没法赚大钱。一个人真正变得可怕,是从他开始专注和聚焦开始,一个人在一件事上没做成功,是没资格去做另一件事的,你的成功一定来自你的上一个成功。

想要做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想要赚钱,那你一定要知道赚钱的流程是什么,专注,专业,专家,赚钱
只有专家才是赢家,你是聪明的人还是智慧的人吗?
为什么都说,人生当读王阳明?
王阳明的心学就是一条光明大路。而心学的读书法则就是,不苛求你记住,也不苛求你全部理解,圣贤所要求的是让你通过读书而使自己心体光明。

很多人晚年才开始读王阳明,才明白了一些人生的智慧,帮助人生又上一个台阶。越早学习王阳明的智慧,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超越同龄人,获得成功。
无论是遇到困境的人,还是刚踏入社会的朋友,每打开一次《传习录》和《知行合一 王阳明传》,都会有一次新的收获。

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做人做事,都建议大家读一读这套书。全译全注、简体横排,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现原汁原味的阳明心学。
一顿饭钱,就能和王阳明“对话”解开人生的困惑,何乐而不为?
点击下方,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