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处女座”们有多能作?
曾经有段时间,“处女座”是中国网络上的一大热点话题,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被全网黑的星座的性格介绍:眼光挑剔且追求完美。可以说,处女座是一个集强迫症、完美主义者、洁癖于一体的星座。这样鲜明的性格特征,从古至今都会让人印象深刻,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的那些“处女座”们有多能“作”。

一、倪瓒爱好“洗刷刷”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洁癖和他的画作一样闻名于世,他就是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的倪瓒。倪瓒(1301-1374),初名倪珽,字泰宇,别字元镇,江苏无锡人,元末明初画家,擅画山水和墨竹。他的画中总有一种萧疏荒寒之气,后人评价他的画“胸中净无尘”,古往今来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这可能是因为倪瓒有一个重要的、别人学不来的心理特征——洁癖。
倪瓒家中富有,生活极为舒适,无忧无虑,这也养成了他清高孤傲的生活态度,同时为洁癖的“诞生”奠定了物质基础。他的一大爱好就是“洗”,据说倪瓒家门口种了一棵桐树,为了让树保持清洁,还专门雇了两个小孩来洗树。有一天一位朋友在倪瓒家中留宿,半夜倪瓒忽然听到朋友房里传出一声咳嗽,梦中惊坐起,急坏了,他不是担心朋友生病,而是担心朋友弄脏了他的家。等到朋友一走,倪瓒赶紧叫仆人去找朋友的痰吐在哪里了。仆人前找后找把院里翻了个底朝天都找不到,最后实在没辙了,就自己吐了口痰在桐叶上骗倪瓒说找着了。于是倪瓒便命人每日清洗梧桐树,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终于可怜的梧桐树被活活洗死了。
倪瓒不光洗树,他还洗妹子,更过分的还硬是把妹子给洗跑了。他曾经约来一位著名的歌姬赵买儿,人一到家,他就先让赵买儿去洗个澡,洗完之后在人家身上闻来闻去,总觉得还没洗干净,又要求赵买儿再去洗洗。一次不满意洗两次,洗完两次还不满意又让人去洗第三次,就这么洗来洗去,洗到了天亮,啥事也没干成。赵买儿最后实在受不了,气呼呼地走了。
倪瓒作为处女座中的“战斗机”,对自己的衣食住行要求就更严格了。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厕所的卫生条件一般都比较差,但倪瓒家的厕所就大不一样——高调奢华有内涵。他如厕的蹲坑是悬空的,用有香气的木头搭了一个台子,在下面铺满了天鹅绒,当排泄物掉到木格子里,又轻又软的天鹅绒会马上飞起,将排泄物覆盖住,这样既没声音又没味道。
关于这位处女座的轶事,可能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据说那时候已经有人把他的洁癖故事变成了一本书,叫《倪瓒写照》,还是当时的畅销书。

二、王维眼里揉不得沙子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唐代诗人王维,也是一个眼里揉不得沙子,房里容不得灰尘的汉子,他对任何污垢都深恶痛绝。他在辋川(今陕西蓝田)过隐居生活的时候,不允许家里出现一丁点的灰尘,于是专门雇了十几个人负责扫地。光扫地还不够,因为扫帚毕竟是消耗品,天天使用过不了多久就会磨损,于是他还让两个仆人专门制作扫帚。
此外,王维的洁癖还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特别是山水诗,诗中意境干净淡雅。例如这首《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想象一下,多么清新美好的一副画面!多么深入骨髓的洁癖!

三、米芾的洁癖影响到他为女择婿
宋代的大书法家米芾曾被称为“米癖”,他的这个“癖”就指的是洁癖。米芾十分爱洗手,每天饭前要洗十七八次。由于那时候没有自来水,他又嫌洗手盆脏,就找人做了一个带长柄的盛水器,让仆人举着为自己倒水。
还有一次他得了一方好砚,十分喜欢,于是便邀请好友周仁熟来共赏佳砚。米芾自己也收藏过很多珍贵的砚石,他对砚石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爱之如命”。米芾把这方砚台显摆给他的朋友周仁熟看。周仁熟也特别喜欢,心里面就惦记上了这方砚台。他知道米芾有洁癖,就朝砚台里吐口水说是要试试磨墨的效果。米芾心里一阵恶寒,当场翻脸:“砚台已经脏了,我用不了了,你拿去吧!”就这样把宝贝砚台拱手让人。
不仅如此,米芾的强迫症甚至还为自己惹祸上身,他当时在朝为官,要穿朝服,结果朝服被反复清洗,花纹都给洗掉了。毁坏朝服在当时可是是要被治罪的,米芾就这样被罢了官。
米芾给女儿挑选的夫婿,也是因为对方的姓名“干净”,符合他洁癖的标准。《万历野荻编》中记载,宋米元章洁癖,择婿久不得人,有士人名段拂字去尘者,米大喜曰:“拂矣而又去尘,真吾婿也”遂妻以女。就是说米芾为女儿挑女婿,久久找不到合适的,一天看到一位姓段,名拂,字去尘的小伙子。米芾看到这个名字时,开心地说道:“既拂矣,又去尘,真不愧是我的女婿呀”,遂将女儿嫁给他。仅仅因为名字听起来干净,就将人选定为女婿,这算不算是史上最随意的婚配?
四、结语
以上这几位处女座朋友,算是极个别的例子,笔者写下这篇文章也只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古人的八卦趣闻,并不是要“黑”处女座。相信现在的大部分处女座朋友们并不会因为洁癖如此折腾,甚至影响到家人朋友和自己的工作生活。而且作为完美主义者,处女座们也更容易创造出完美的作品,我想这也是一大优势啊。
参考文献
【1】《倪瓒研究》,卢辅圣,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1
【2】《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