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子孙辈为何不讳“之”字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作者,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他的小儿子王献之也有著名的《中秋帖》流传下来,后世人称“二王”。很多人弄不懂,明明是父子,为什么两人的名字看起来像“之”字辈的兄弟呢?

更奇怪的是,王羲之一共有八个孩子,除了女儿王孟姜,七个儿子名字都带之字,从大到小分别是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而且,他们儿子甚至孙子的名字都带有之字

据统计,王羲之同辈带“之”字的12人,子侄辈有“之”22人,孙辈12人,曾孙13人,玄孙9人,五世孙4人。这是“之”字在王家造反了吗?不了解取名背景的人真的要蒙圈了。就像我们今天看俄罗斯男人的名字都是“司机”,冰岛男人的名字都是“”一样。

王羲之的子孙辈为何不讳“之”字

其实,古人取名一直是非常讲究的,什么排序、避讳、美意,规矩多的很。现代人所讲的“名字”与“姓名”基本是同一回事。但在古代,姓、名、字各有所表;

主要是根据父系家族的姓氏来确定,是血缘关系延续传承是个体身份的标识,一般带有美好的寓意是古代父母长辈在孩子成年时授予孩子的字号,一般“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有了字,也就代表孩子们正式长大成人了。举个例子,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小名阿瞒。王羲之,姓王名羲之字逸少,后人常称其王右军,是姓名+职务的一种别称

东晋中期之前人们取名基本是单名,比如春秋时期的李丹、孔丘、墨翟、鲁班,汉代的刘秀、刘恒、贾谊、班超,三国的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诸葛亮、周瑜等等。王羲之的父辈也都是单名,王羲之的曾祖父、祖父、父亲的名字就分别是王览、王正、王旷。

王羲之的子孙辈为何不讳“之”字

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单名带来了重名现象越来越严重,经常会闹误会,到魏晋时期也渐渐有了取双名的趋势,最大的特色莫过于用“”字,如东晋几位大家王羲之、顾恺之、祖冲之等等。

东晋所处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奇妙的阶段,缺少大一统的强权政治,少数民族政权在北方频繁更迭,偏安东南的东晋王朝在思想文化艺术方面上却非常包容跳脱,涌现出谢灵运、陶渊明、王羲之、顾恺之等一批文化大家。

东晋时期,虽然扪虱而谈的放荡行为稍微收敛,但是清谈之风一直兴盛不衰,当时的权贵氏族们生活优越,闲极无聊之时喜欢在名山古寺、豪宅别院举办各种清谈主题活动,大多是围绕空洞玄幻毫无价值的内容进行自我麻醉式交锋批判,好似颓废的一代,也是东晋时代政治无为的表现。

王羲之的子孙辈为何不讳“之”字

这个时期社会长期分裂时期,连年征战,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人心不安,思想混乱,进入中国不久的佛教,以及本土的道教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再加上皇室特别崇佛重教,宗教庙院大肆兴建,广收门徒信众,宗教圈地现象也很普遍。唐代诗人杜牧在《江南春》中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当年佛教的兴盛。当然,道教也在葛洪炼丹养生观念以及玄学大力推动下,信徒猛增。

宗教的兴盛,对此后国人取名形成了影响。据历代专家考证,王羲之家族名字中的“之”字,就是来源于家族所信奉的天师道

朱自清先生曾在1933年11月29日的日记中写道:读陈寅恪先生《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极有胜义:1,天师道与两晋关系极巨,王、谢等大姓皆信之;2,六朝人重家传,然父子可同名“之”,此道名也,又如道字、灵字亦皆教名;3,书法与写经及符录有关;4,竹能宜子,王子猷等爱竹,非尽雅怀;5,羲之好鹅,或取其能解丹毒。

王羲之的子孙辈为何不讳“之”字

著名文化学者萧遥天在《中国人名的研究》著作中,列出东晋时期“之”字人名达150人之多,他也对这一现象作了第二种解释:“也许‘之’字是五斗米道的标识,五斗米道越普遍得到信仰,之字命名也越滥了。”这一时期,除了道教信徒取名用之字,佛教信徒们也常常用“僧”、“法”、“慧”取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隋唐才逐渐淡化。

可见,王羲之一家与“之”字结缘,非但不是不守礼教规律,反而是重教信道的一种身份象征。

参考文献:

1、 朱自清,《朱自清日记》;

2、 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