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儿媳重蹈自己覆辙,张幼仪为儿媳做了一次抉择,改变她一生

人都说,痛苦的背面是成长,而张幼仪在婚姻中亦是如此,经历莫大的痛苦后,换来的便是涅槃重生般的成长。她曾经说过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才能掌握生活的主动权,这也成为张幼仪后来不断灌输给儿媳妇的理念。事出有因,话出有据,正因张幼仪自己过往失败的婚姻经历,才得以悟出这样一番道理以告诫儿媳妇在婚姻中该如何掌握生活的主动权。

世间里,有些事情自始至终都可能被错误所覆盖,从未正确过。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婚姻就是如此。在四哥张嘉璈的选择和安排,十三岁的张幼仪订婚,十五岁便与徐志摩结为夫妻。八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夫妻之间聚少离多,从没有好好的敞开心扉交谈过,甚至说过几句话,更别提是互相了解彼此。

为避免儿媳重蹈自己覆辙,张幼仪为儿媳做了一次抉择,改变她一生

在徐志摩看来,张幼仪虽是天足,却知识缺乏,学养奇缺。当他第一次看到她的照片的时候便嘲笑张幼仪为“乡下土包子”。婚后,更冰彻心髓的的是,1920年冬,张幼仪在英国沙顿怀孕后,此时的徐志摩正忙于追求林徽因,居然辞穷理极的命令她打掉孩子。张幼仪不愿意,当时喃喃不安的表达道她听说有些人因为打胎死掉了,而徐志摩却也只是以冷若冰霜的语气态度嘲讽胆小,不知世面。

同时代人笔下所勾勒的张幼仪,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形象不赖,举止端庄,秀外慧中。可徐志摩对他这年轻的妻子不屑一顾,只不过遵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履行了婚姻中的基本义务,和张幼仪生下了儿子徐积楷,以满足两位高堂含饴弄孙,老有所乐的愿望,就算是责任和义务两清了,其馀置之不理。

为避免儿媳重蹈自己覆辙,张幼仪为儿媳做了一次抉择,改变她一生

虽张幼仪在这段悲剧的婚姻中被抛弃,但当时刚刚过25岁的张幼仪痛定思痛,深刻意识到,错误的根源其实在自己身上,一切源于自己当时裹足不前,没有能够抓住机会提升自己,与丈夫齐肩。倘若当时能够不断学习进步,能够与徐志摩势均力敌,恐怕最后也不会是这般结局。也正因如此,张幼仪发誓绝不允许同样的悲剧在自己身边发生。

所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47年,徐积楷生下儿子后,拿到了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布鲁克林理工大学攻读商科和土木工程的留学机会。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张幼仪做出了一个令全家惊诧不已的决定:让儿媳张粹文和儿子一起去留学,她留在家里照顾6岁,3岁,2岁,1岁的孩子。

不仅如此,张幼仪为了让张粹文提升自己,还特意为她请了家教,教授她各种知识,除此之外在婆婆张幼仪的引导下,张粹文还学习并掌握了中文,德文,英文,法文四种语言。最好的婆婆就是不让儿媳受自己受过的苦,走自己跌倒过的路,而张幼仪就是这样的婆婆。

为避免儿媳重蹈自己覆辙,张幼仪为儿媳做了一次抉择,改变她一生

后来张粹文没有辜负她的愿望,在美国潜心学习时装设计,有了自己对服装独到的创意和理解,与徐积楷始终保持步调一致。最后,儿子儿媳在美国定居,婚姻幸福,张幼仪才得以手。

世人都认为在婚姻中被抛弃的女子可悲,陷入深渊无法自拔。殊不知,触底反弹会产生更惊人的效果,在婚姻中即使是被抛弃,但只要自己不可抛弃自己,花总会再开出更绚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张幼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