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背后的政治:新颖视角看晚明为何灾害频发?
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国文化,促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在政治权力的变化中,农业的发展与否,也决定着政权的存在与否。因为一个政权代表着一个国家利益发展的方向,倘若政权不能促进国家利益的发展,那么这个政权便会被农民推翻。而明朝的建立,正是因为推翻了元朝的腐败统治,才使广大农民再一次获得了向前发展的动力。
可是明朝的政治统治并不是永久的,其只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便终结了。在对晚明历史进行分析时,就会发现明朝的终结与元朝的终结有着共同点,灾害频发,百姓凋敝,由此激发了农民对生的渴望,团结起来,反抗不公平政府。
再对明朝整个历史时期及元朝整个历史时期的灾害进行统计时,就会发现,中国历史的发展永远都包含着灾害的频发,为何到了明朝的后期,灾害成为了明朝灭亡的一大原因。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其与政治因素有关。在明朝时期,灾害频发,明朝政府都对其进行了妥善的处理,可是到了明朝后期,除了灾害的频发,还有政府的腐败。
在灾害来临后,政府无疑成为了治理灾害的主要角色,可是到了明朝后期,官员的腐败使灾害成为了更大的灾害,是什么促使了明朝官员的腐败?又是什么导致了农民的反叛?便需要对晚明的政治历史进行分析和探索,才能揭示灾害给明朝政权带来的历史影响。
皇帝与官员的冲突导致政治腐败
在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提出“万历十五年”后,万历十五年(1587)就成为了明朝中后期的转折点。因为在此之前,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努力下,通过改革,使明朝的颓势散去,帝国焕然一新。在万历十五年之后,张居正逝世,明朝正式走向了后期。
1、皇帝与官员的冲突
在张居正逝世后,万历皇帝获得了自由和解脱。因为在张居正当政时,掌握着国家大权,甚至于万历皇帝也要听从张居正的管束,因为万历皇帝是张居正的徒弟。所以万历皇帝处处都要受到管制,这使万历皇帝非常难过。在万历皇帝执政之后,朝廷上的官员不断挑衅皇帝的权威,受到无端指责的万历皇帝与朝廷官员产生了冲突,在后宫的鼓励下,万历皇帝断绝了与朝廷官员的往来。
2、政务的颓废
正是因为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冲突,导致了明朝朝廷的政治制度难以维持下去。因为在明朝政治制度中,皇权是中央集权的代表,为了维护王朝的一统,就必须要有皇帝来进行国家政务的决策。皇帝与官员的冲突,致使官员缺少,相关政务无法执行,“两京缺尚书三、侍郎十、科道九十四 ;天下缺巡抚三、布按监司六十六、知府二十五 ”。
3、官员的党争问题
虽然皇帝不问政事,但是当时在位的大臣,却党派林立,争夺政治权力。特别是在皇储上,两方势力几乎“鱼死网破”。一方是以保立太子朱常洛为首的东林党,一方是以立福王朱常洵为首的浙、楚、齐三党。两党的政治斗争你来我往,互不罢休,导致明朝后期政治风气的颓丧。在明朝灭亡之后,南明政权中,两方势力依旧没有收手,所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腐败导致的财政问题
虽然政治在发展到一定时机,都会有政治腐败的问题发生,只要及时制止,就不会酿成大祸。可是明朝后期的政治并没有对腐败的官员体制进行整顿,反而是在党争的漩涡中,愈演愈烈。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国家财政的混乱。
1、采榷之乱
由于张居正的改革没有持续下去,张居正改革后的成果很快消失殆尽。而万历皇帝又迷恋上了后宫的奢侈,为了获得生活上的享受,万历皇帝想法设法榨取国家财富。户部官员没有给万历皇帝提供足够的财富,于是万历皇帝在宦官的引诱下,对国家矿税和榷税动了手脚。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规定下,山林中的财富属于皇家私有,而农田的财富才属于百姓大众。所以万历皇帝派出宦官,对全国各地私自征收矿税和榷税,以满足万历皇帝的私欲。而宦官对地方的残酷压榨,导致了农民的愤怒,引发了多场反叛。
2、军费的大量开支
在万历年间,面对地方反叛,还有日本袭朝,明军相继出动,剿灭了反叛并打退了日本军队。这些大型战役的成功,史称“万历三大征”。在万历时期,军费的开支虽然占据着朝廷近一半的税收,当是到了万历末期,女真部落崛起,为了应对强大的女真部落,朝廷税收大部分用于对付女真部落。
由于明军的软弱,无力消灭女真政权,只能与女真政权做长期抵抗,其中的军费消耗更加巨大,几乎拖垮了明朝原本还算正常的经济。
3、无力整治灾害的发生
到了崇祯年间,西北地区连年干旱,农民颗粒无收。为了应对西北地区的大灾害,朝廷只能派军进行农民军的镇压,因为朝廷没有多馀的经费用来赈济西北广大地区的灾民。明军的镇压,不仅没能解决西北地区的问题,反而使问题愈演愈烈,农民军势力一次又一次的壮大起来。正是因为财政的问题,面对天灾人祸,没有多馀的钱粮进行救济,就直接导致了农民的反叛和政权的动荡。
农业生产被忽视
除了财政问题以外,导致明朝政权无力应对灾害频发的原因还有农业生产的忽视。在中国古代,应对灾害的主要规则是“预弭为上 ,有备为中 ,赈济为下”,提前进行农业大规模生产,使农民屯有馀粮,则可以有效应对灾害的发生,并减轻政府的负担。而在提高农业生产的环节中,发生了大问题。
1、水利的失修
在中国的农耕文化中,水源的丰富往往决定了农业的丰收。因为在中国地区,主要适合种植的便是小麦和水稻,而两者都需要充足的水,才能大量生产。所以,历代王朝,都十分注重水利的兴修,以保障农民的生产不过大的受到其他原因的干扰。
可是在明朝后期,“大江南北 ,国赋所出 ,全资水利。各处设有水利佥事 ,各府县又有水利通判、县丞等官 ,近来往往视为末务 ,上下因循 ,一遇水荒 ,即奏乞蠲免、赈济 ,引天灾以逃责 ,岂为民父母之道 ?”,水利的大部失修,导致了农业生产的滞后。
2、官员的不作为
而在水利工程中,几乎都需要官方作为主导,才能使宏大的水利工程得以维护和建设。但是腐败的官员为了压榨农民的财富,根本不屑于为民考虑,为民执政,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甚至还瞒报灾害的发生。
“自嘉靖起 ,虽有备荒之名 ,而无备荒之实 ,灾荒屡见 ,万姓流离。至于泰昌、天启、崇祯 ,尤不可问”,如此,使得农民的田地失去了水利的保障和官方的保障,加剧了农民对于政府的仇视,动摇了明朝的统治基础。
宦官干权损害国家利益
虽然自“仁宣之治”以后,内书堂的建立使宦官登上了政治舞台,在明朝朝廷大臣的维护下,并没有导致明朝的灭亡,宦官的权力也随着皇权和官员的任免而飘忽不定。可是到了明朝后期,宦官开始成为了皇权争夺政治主权的一大代表。
为了缓解皇帝的执政压力,在万历之后,历代皇帝倚重于宦官,宦官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魏忠贤。魏忠贤的上台,促和了阉党的建立,严重打击了东林党的势力,致使明朝的朝纲产生了严重的混乱。
阉党掌握了国家大权之后,疯狂掠夺国家财富,压榨百姓,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虽然在崇祯上位后,其消灭了魏忠贤,打压了阉党,但是在许多事物的处理上,崇祯仍然使用宦官为政。宦官的出身大都不好,以此为政只会加重百姓的灾难。因此,面对灾害的发生,明朝朝廷几乎处于麻木的状态。
结语:
仔细探索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由于科技不如现在发达,再加上中国版图辽阔,每年都会遭遇不少的自然灾害。即使是天下大治,也依然无法阻挡灾害的发生。在政府妥善的处理下,都可以解决自然灾害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这便是政府的职责。在明朝的历史中,也验证了这一历史规律。
在明朝中期以前,面对自然灾害,政府与百姓众志成城,共同应对,接受住了自然的考验。可是随着皇权的奢侈,官员的腐败,当政府只为了自己利益着想时,遭受苦难的便是广大老百姓。当老百姓的苦难深重时,他们就会自发而起,推翻腐败的政府,推举一个新政权,共同向历史的前方踏步而去。这便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历史证明,也是政治发展的规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