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出诗,16岁写文章被选入中学课本,被质疑代笔,田晓菲如何回应?
托尔斯泰说:“天才就其本质而论,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所以,世界上哪有什么绝对的天才,不过是披着天才的外衣坚持了他们的热爱罢了,比一般人多的,便是那几分热爱与坚持罢了。田晓菲便是如此。她4岁发表诗歌,13岁被北大破格录取,16岁写的文章被选为中学课本,35岁成哈佛教授。
田晓菲出生于1971年的哈尔滨,父母是从事文字工作的文学工作者,所以她从小就受父母的影响喜欢文学,更是继承了父母的文学天赋。在田晓菲4岁时,父母到天津文联工作,田晓菲也跟随父母来到了天津,在天津市文联大院里开始接触到了文学。
她与其他小孩不太一样,她不喜欢跟同龄人打打闹闹,当其他小朋友在外面捉迷藏的时候,她就喜欢呆在房间里静静的看书。她喜欢文学里的世界,她喜欢与书本、与文学亲近。这样的爱好在她那个年龄的小朋友里是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在田晓菲四岁这一年,她在《天津日报》发表了第一首诗,后出版了5本诗集。甚至以柳溪阿姨为代表的天津一批老作家也曾是她的忘年交。田晓菲喜欢同她的老作家朋友交谈,他们总能说出一些她心中所想,他们之间的交流跨越了年龄的代沟,是知识的会面,就像是学者与学者之间的文化交流。
田晓菲的老作家朋友们之前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竟会与比自己小几十岁的小姑娘惺惺相惜。四岁那年的我们在干嘛?四岁的我们还在穿开裆裤上幼儿园,还在公园里与小伙伴们玩泥巴玩沙子,还在眼泪汪汪跟父母要钱买糖果。
但是四岁的田晓菲已经有了自己一生努力的方向了,她已经知道自己喜欢与向往的东西是什么了。这不得不说是幼年早慧了,这种灵性与觉悟可能连“神童仲永”都不能与之媲美。北大清华是我国的最高学府。每年高考考进这两所学校的基本就是一个地区的状元或者榜眼探花了。
而13岁被北大破格录取,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并且难以想象的一件事。但是田晓菲就是这样出人意料又意料之中地成为了13岁被北大破格录取的牛人。直接成为北京大学西语系英美文学专业的一员。不了解田晓菲的人可能会说,这个小女孩多么幸运呐,居然能够直接被北大破格录取。但是熟悉田晓菲的人肯定会说,她值得。
16岁,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是在上初中三年级,就是高中一年级。在处于一种懵懵懂懂的年纪。但是16岁的田晓菲已经是北大的一名大三的老学姐了。在这一年她写了一篇叫做《十三岁的际遇》的文章,被选为入为中学生课本。这也是田晓菲少年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也就是说,正在上中学的你,很有可能会在你的教科书上读到你的同龄人所写的这一篇文章。不知道那时候的你,内心会产生何种情绪。
在这样的年纪里,自己写的文章被选入课本,对于很多人而言就如同在滴水如金的沙漠中自己却拥有整块绿洲一样酥爽吧。但是对于田晓菲而言,这只是相当于自己的文章放在了很多人都能够看见的地方而已。她开心的是别人可以听到她的观点与想法,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显摆的荣誉。
其实田晓菲就是这么一个不骄不躁、潜心文学的一个人,外界的评价对于她来说不过是悠悠之口,真正能使她驻足的只有文学。北大毕业之后,田晓菲决定继续深造,开始奔赴美国留学,获得了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后来又获得了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的博士学位,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
毕业之后,田晓菲与柯盖德大学东亚系担任可做助理教授,又转任康奈尔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主力教授。在田晓菲35岁时,成为了哈佛大学的正教授。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以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她的才华。田晓菲在她的一本书中曾说到,在她成为哈佛教授不久,在哈佛亚洲中心的一个场合上,一位当时在哈佛倪曼基金会做研究员的中国新闻记者先生,在得知她的身份后,瞪起一双眼睛看着她,问她说:“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男人,而且还是老年人,都没有当上哈佛教授,而你却当上哈佛教授了呢?”
田晓菲明白这位中国记者的意思:男性优于女性,老男人优于年轻男人,哈佛教授非老男人不办。但田晓菲并未因为他的刁难嘲讽而生气。因为她知道:哈佛聘请教授,基于学识、思想、聪明、勤奋、成就,而这些条件与性别、年龄无关。
年少成才,外界的质疑与压力从来没有中断。田雨菲自儿童时代开始发表诗文,读者只知道她的才华横溢,但是却不知道报社以及出版社收到了多少的电话、来信,控诉她肯定是田雨菲的父亲代笔。总会有人认为她的成就是另辟蹊径,是通过不义之举得来的。
等到田雨薇开始发表学术作品时,又有人说她是盗窃她的丈夫的思想,是她丈夫在做一个“幕后的写手”。诸葛亮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思澄澈,安定有力,屏除诱惑,才可以到达远方。
田雨菲便是如此。无论外面的质疑有多大,对她的性别、年龄进行嘲讽,她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么,更不会因为因此停住脚步。她只是觉得悲哀,这个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尤其是年轻女性的歧视,就像种族歧视一样根深蒂固。
她没有用言语直接与这个社会争论,她只是习惯用作品说话,用文字说话,让这个社会知道,区别于人的,从来都不是年龄与性别,而是思想、学识与勤奋。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