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那个背疯娘上大学的孝子:12年后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乡做教师

当年那个背疯娘上大学的孝子:12年后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乡做教师

现在很多人都成天抱怨着社会的不公,感觉自己是不幸的,然而现实中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自己不想通过付出得到回报。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在中国大地上,还有一些连最基本的吃穿都成问题的人,他们却依靠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美好的未来。

12年前,曾有一名叫刘秀祥的少年,他背着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上大学,成为了一时的新闻,刘秀祥被命运无情地碾压过,但却没有怨天尤人。

支离破碎的家庭

1988年,贵州省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降生了一个叫刘秀祥的孩子,虽然他出生的家庭比较贫困,但是父母都是踏实肯干的农民,虽然称不上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但却也算温馨安逸。可谁知,就在刘秀祥4岁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降临在这个贫困的家庭中

刘秀祥的父亲在1992年的时候突然病故,离开了人世,这就给这个贫穷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父亲的突然离去,让母亲的精神遭到了重创,母亲由此患上了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基本上靠着刘秀祥的哥哥和姐姐照料。但是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让这个不幸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当年那个背疯娘上大学的孝子:12年后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乡做教师

1999年的时候,刘秀祥当时只有十一岁,一天晚上,哥哥姐姐都没有回来,第二天刘秀祥就和乡亲们外出寻找,可是怎么也没有找到他们。哥哥和姐姐就这么突然失踪了。这个破烂的家庭就只剩下了刘秀祥和自己神志不清的母亲了。

这就让年仅只有11岁的刘秀祥成为了家庭的支柱,他不但要靠着自己弱小的身躯支撑起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还要照顾自己神志不清的母亲。但是这些并没有让刘秀祥退缩,相反,父亲和哥哥姐姐的离开,他更加珍惜自己母亲,这唯一一个亲人。

然而母亲的精神疾病对于年幼的刘秀祥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家里只剩下母子二人,基本上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并且刘秀祥不但要给母亲洗衣、做饭,还要给母亲洗脸、喂饭。而在母亲的病症发作之时,她就会进入到一种癫狂的状态,经常一声不响地离家出走,刘秀祥这个时候就要找遍全村,有时他找到半夜才能追回母亲。

当年那个背疯娘上大学的孝子:12年后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乡做教师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是因为如此破烂不堪的家庭,让刘秀祥意识到,只有读书才能改变他生活的现状。读书就预示着他和母亲的分别,这样母亲就无依无靠了,于是刘秀祥为了能够读书和照顾母亲,他决定背着母亲一起上学。

自己和背上的母亲就是整个家

刘秀想背起了母亲上学,这一背就是十二年,他们没钱住房子,就住在破烂不堪的猪圈里,他们没钱吃饭,刘秀祥就去菜市场上捡来别人丢弃的剩菜,他们没有收入来源,刘秀祥就去捡破烂,到工地上搬砖。

因此刘秀祥想要取得优异的成绩,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十几年如一日的求学生涯,风雨无阻,就算条件再恶劣,刘秀祥也从未抱怨过母亲,它给予母亲的只有更加无微不至的照顾。

当年那个背疯娘上大学的孝子:12年后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乡做教师

一封来自山东的贺电

2008年,山东临沂大学向刘秀祥发来了录取通知书,刘秀祥如愿以偿,终于靠着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大学梦。这么多年的艰苦付出,就是为了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母子相拥而泣,泪如雨下。

但是此时又有一个现实问题摆在刘秀祥的面前,那就是自己上学读书的话,母亲怎么办?总不能让自己的母亲和他住在大学宿舍里吧。刘秀祥的事迹也因为这一封录取通知书的到来而被大家知晓了。

随后学校为刘秀祥提出了解决办法,学校免费为刘秀祥和母亲提供住宿,并且给了刘秀祥勤工俭学的机会,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知道了刘秀祥的消息后,也纷纷为刘秀祥伸出了援助之手。

当年那个背疯娘上大学的孝子:12年后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乡做教师

教书育人

读书人最伟大的地方不在于你取得了多少成就,而是你能够帮助多少人取得成就。正所谓"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刘秀祥在大学四年里,通过勤工俭学和刻苦努力,本来可以取得一份安逸高薪的工作,这样母亲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但是有一件事却改变了刘秀祥的人生道路。有一个曾经和刘秀祥一起捡拾垃圾的小姑娘,他和刘秀祥一样有着不幸的家庭,而且学习成绩也非常优异。这一天这个小姑娘突然告诉刘秀祥,她不打算读书了,她要嫁人。

这时刘秀祥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告别了大山,但是他的家乡却还有许多人没有走出来。因此刘秀想放弃了优厚的工作待遇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家乡,做起了一名人民教师。

当年那个背疯娘上大学的孝子:12年后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乡做教师

上天虽然有时候是不公平的,但是他总会照顾那些努力奋斗的人。现在,刘秀祥成为了一名优秀的乡村教师,他回家后照顾母亲,在学校里照顾自己的学生

他自己就是学生们学习的最好榜样,刘秀祥通过自己的教书经历,让大山里的孩子一个个地走了出去,他用自身的事迹,激励着家乡的每一个"希望"。如今他的家乡已经发展得越来越美好。

刘秀祥的事迹,孩子和家长都应该思考

中国儒家思想讲求忠孝仁义,但是现实之中往往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现在的孩子大都丰衣足食,没有经历过多少生活的痛苦,就更无法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了。这其中有孩子的原因,但是也离不开父母的问题。

正所谓:"惯子如杀子",父母给了孩子得天独厚的优秀条件,但是这种过分的溺爱却造成了社会上许许多多"巨婴"的出现。我在刚上小学时,父亲就给我买了充足的作业本,生怕我上学以后不够用,可是后来我却拿这些作业本乱涂乱画。

父亲知道后一气之下,一本作业本都没再给我买过。于是我就开始知道节约用纸了,把用完的作业纸背面拿来继续用。同样,刘秀祥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让孩子们吃过苦,他们才会知道什么是甜。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