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面孔,中国地质学泰斗,被采访时:我是中国人,是外裔中国人

"愿用我全部的生命,从事研究科学,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人民。 —— 巴甫罗夫"
他是扎根于新疆的中国地质界泰斗,在荒漠中扎根研究;他是生长于华夏大地的外裔中国人,数次强调自己的中国心;他是新疆孩子们和蔼的老师,如英雄一般无所不能。
无数次被质疑国籍,就无数次强调自己身份,即使拥有的是外国人的相貌,在胸腔里跳动的仍是一颗中国的心,他就是在新疆扎根数年的地质研究专家——李忆祖。
生于中国,便是"中国娃儿"
一个弃婴,出生在天津的一所医院,观其相貌,异域面庞、深邃五官、金发碧眼,这是一个外裔男孩儿。不知自己的父母姓甚名谁,这个孩子便被一对中国夫妇收养,取名李忆祖。这个基因上篆刻着外裔的男孩在骨血里刻下了中华儿女的印记,融于血液,深入灵魂。

年少的李忆祖十分幸运,遇到了自己的养父养母,李忆祖也被自己的父母悉心呵护,视如己出。在他年少时,也曾有一位外籍老奶奶想要收养李忆祖,终究是跟养父养母的感情割舍不下,李忆祖便一直成长在养父母身边。
即使是拥有格格不入的相貌,李忆祖确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男孩儿。他喜欢武侠小说,沉醉于华夏的传统文化,一口流利的当地方言,是生于华夏所培养出来的特有的气质。他天资聪颖,又对地质有种莫名的热爱,年少的李忆祖便顺理成章的选择了地质有关的专业,并进行深造、钻研和学习,开启了他与地质浪漫的一生。
为了地质的事业孤身一人前去新疆的勇气,为了祖国的未来而站上三尺讲台的责任,一遍又一遍去告诉别人自己是中国人的倔强,还有深入灵魂的爱国组成了李忆祖这个复杂、立体而又伟大的人。

邂逅相濡以沫的"她"
从大学学成开始工作的李忆祖一头扎进了新疆这片还未开发的土地,即使养母很是担忧,并告诉他工作几年就要回来,却还是支持了他的决定。在新疆的土地上摸爬滚打,因为没有前人的指点,工作的过程则是要艰难许多。即使在这片荒漠的土地上,李忆祖邂逅了自己的爱情——曹锦霞。
曹锦霞也是一位地质工作者,因为和李忆祖有共同的好友,两人在朋友故意的撮合下见了第一面。都说地质研究人员所有的浪漫都给予了土地,可是李忆祖清晰感受到了心动的感觉,是血液一下涌上大脑的无措和激动,是耳畔心跳如雷的心跳声,是躲躲闪闪不敢对视的双眸,是看到彼此便心生欢喜的雀跃。李忆祖确定,自己恋爱了。

两个都不是拖拖拉拉的性子,在确定馀生都将会和彼此度过之后,两人顺理成章的领取了结婚证,成为了夫妻。李忆祖回忆起自己的爱人曹锦霞,眼角含着笑意,眼底是浓郁的要溢出来的幸福:"妻子对我很重要,可以说是我在这个世界上的又一位亲人。"他将他们的感情用相濡以沫来形容,美好而又简单。
扎根在新疆的"洋娃"
从北京地址学院一毕业,李忆祖被分配到了北京,很多人羡慕不来的运气,李忆祖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选择了放弃,他将目标放到了新疆——响应国家号召,到艰苦地区去,填补中国地质工作空白点。从小教育李忆祖"立的直站的稳,有自己的骨气"的养母,纵有万般不舍,也选择支持孩子,站在了孩子的后方。
初到新疆,面对一切都感觉如此陌生,工作的环境较差,天气中黄沙漫天,而地质工作者的任务又十分辛苦,繁重。最多的时候,李忆祖和同事背着帐篷,带着设备在新疆的荒漠上奔袭,走遍每一个角落,丈量脚下的土地。

有人劝李忆祖回去,回到北京,发展前途更广,工作环境更舒适,李忆祖都客气礼貌的一一回绝。面对着新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景色,回想着新疆人民用心热情的待客,脚下的每一块地质自己都为之流过汗水,舍不得,放不下,离不开,"在新疆呆惯了,到哪儿都觉得不如新疆好"。
这个拥有着深邃五官的"洋娃娃"便彻底的在新疆的土地上扎了根。伴着黄沙,看着新疆魅力的山河,李忆祖在新疆足足工作了46年。人生又有几个46年呢,将近一生的年华李忆祖将他想给了新疆这片土地,李忆祖也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为了中国地质界的"泰斗"。
一个外国人在中国长大,用了23年,成为了中国的科学家,是十分有吸引力的标题,妹妹被采访问到这个问题,李忆祖总是会一遍又一遍的回答:"我是中国人,是外裔中国人!"

爱上三尺讲台
退休后的李忆祖并没有停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步伐,闲不下来的李忆祖又受聘担任了新疆科技大讲堂专家组成员,为各中、小学生、家长、教师讲课。
在新疆奔波的几十年里,李忆祖回忆起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感觉仍然怀揣着激动和幸福,看着讲台下孩子们一张张求知的面庞,充满希翼的眼神,便感觉自己肩上的使命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因为长相,李忆祖也会有很多苦恼,在特殊时期,因为相貌问题李忆祖沾染的麻烦数不胜数,莫须有的罪名也是一个又一个被扣在头上,但李忆祖的心态却十分的平和,事情已然过去,那些事情不会在发生了,这也是我们社会的进步。李忆祖的坦然,体现在谈吐间的轻松和释然,还有面对生活的乐观。
李忆祖接受的最好的教育,不是其养父养母培养出来了一个优秀的地质工作者,亦不是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教师,而是教育出了一个爱国深入灵魂的真正的中国人。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