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元帅:3个月粉碎中国,战败后,妻子:拿上刀自尽吧

自古以来,日本尚武,武士道精神就是日本文化的核心之一。"所谓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于生死两难之际,要当机立断,首先选择死。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言,此乃一念觉悟而勇往直前。"
武士道起源于日本镰仓幕府,江户时代吸收儒家和佛家表面的思想而最终形成,是日本封建社会中武士阶层精神支柱。武士道精神最典型的行为是切腹,以此来体现日本武士面对死亡的大无畏精神。
在日本,不仅男人需要讲究武士道精神,女人也被教导需要秉承这种精神。在上个世纪,日本曾出现过一个武士道精神的女性牺牲品,她叫启子。丈夫杉山元是日军侵略的主要参与者,在日本战败后,启子多次奉劝杉山元切腹自尽。在丈夫自尽后,她也勇敢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武士道精神的追随者
相对于杉山元来说,启子无疑更具备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她面对刺刀毫无畏惧,面对死亡一往无前。她是传统武士道精神的追随者,也是这种精神的牺牲品。

杉山元一共有过三任妻子,前两任在婚后不久都离奇死亡了。启子是第三任,她是一个在日本武士的家庭里成长的女人,虽然不是武士,但是有着武士一般刚毅果决的性情特征。
杉山元是日本陆军航空兵第一人。他早年在军校学习的时候,因面容憨厚,而获得了"傻瓜"的绰号,在性格上有着异于常人的坚忍顽固。
杉山元有着根深蒂固的日本军国主义观念。他在全面侵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担任日本陆军元帅,是这些战争的积极策划和参与者。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天皇曾召他前来,询问他多久可以拿下中国。
他回答:"三个月就可以让中国粉碎,他们就会求和。"然而史实已经向我们揭示了,杉山元三个月粉碎中国的幻想彻底破灭了,日本全面侵略战争也在我国人民群众的奋力抵抗下彻底失败了。杉山元接受了这个无可奈何的事实,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他原本希望能从启子那里得到一些安慰和鼓励,却没想到启子对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拿上刀自尽吧,这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其实无需启子提醒,杉山元自己心里也是非常清楚的,"武士道精神"是成为日本武士的第一天就必须明白的道理。但是到这一天真正来临之时,杉山元却不敢体面地迎接死亡,不敢接受这份命运的宣判。
启子看穿了丈夫的懦弱,便三番五次地提醒、对其进行劝说,"难道你想等到被美国人抓去当俘虏,那个时候再自尽吗?"面对妻子的紧紧追问,杉山元十分羞愧,但仍不敢慷慨赴死。
同年9月12日,杉山元终于下定了自杀的决心,因为他得知了东条英机自杀未遂的尴尬事件。杉山元带着手枪走进办公室,助手们在门外等候,却迟迟没有听见枪响。他一直无法勇敢地按下扣板,终于,他眼睛一闭按下扣板……可是子弹却没有发射出来。
他气急败坏地打开门走出去,助理们看见活着的杉山元都大吃了一惊。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他没有打开保险。调整好后,助理们在门外听见了四声枪响——杉山元朝胸部射击四枪,自杀身亡。

当天晚上,启子身穿白色丧服在灵堂为丈夫守灵。而后,她回到卧室,掏出短刀,丝毫没有犹豫,便直挺挺地插进自己的胸膛!启子虽然没有罪过,但是为了尽可能地保存尊严、尊崇丈夫、最重要的是为了追随武士道精神,她最终也以一种大无畏精神走向了属于自己的死亡。
武士道精神对女性的要求
在从前,日本只允许男人担任武士,所以武士道精神通常也只是对男性的要求。然而其实并非如此,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对女性也有着相应的要求,尤其是对武士的妻子及其他女性家属,要求她们一并追随武士道精神。
启子便是如此,她作为武士家族里成长的女儿,作为一名武士的妻子,她必须誓死追随武士道精神。在武士家庭出生的女孩子,一般从小习武,对武器能够灵活使用。等到她们成年后,她们会得到家长授予的一把短刀。

这把短刀一方面用于在受到威胁时自卫;另一方面就是为了便于在某种特定的时候插入胸膛自尽。比如在自己的贞洁受到威胁,又无法反抗或者不能反抗成功的时候,这把短刀就应该用起来了,通过自尽来免除受辱是维护尊严的不二选择。
在武士道精神的规训下,日本女性对家庭更有着超乎寻常的责任感。因为她们不能像武士一样浴血奋战、为国捐躯,所以更应该操持好家务、把后代养育好、把丈夫服侍好,凭借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延续、传承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精神的两面性
作为日本的一种精神传统,武士道精神影响了无数日本人。它的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两面性。武士道精神是积极的。这种精神理念赋予了日本武士英勇和果敢,驱使他们抱有极大的责任感和勇气上场作战杀敌,驱使他们尽管面临死亡也能一往无前,以一种最有尊严、最体面的方式离开。
舍弃名利,以"死"来效忠,是最忠诚的,是最一种精神上的优越。这就是武士道精神的积极理念。

武士道精神又难免显得消极。它十分严苛、甚至是不近人情,它让太多无辜的人成为了牺牲品。它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君臣思想,体现着严谨的阶级秩序以及无上的尊崇。
不过究其根源,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并不是邪恶的,也不是给亚洲国家带来苦难的终极根源。让亚洲国家承受苦难的,其实是日本的军国主义。在今天,武士道精神在日本的传承和表现已经和以前大相径庭了。它作为日本传统精神的核心,将会继续以它的内核深深地影响着日本国民。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