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总理陈永贵:不脱农民籍,拒绝国家工资,生活的大寨如今怎样
"鞠躬尽瘁死方休,功绩耀千秋。呕心沥血憔悴,万事为民谋。"——《诉衷情 赞耀邦》
这句话用在今天的主人公身上最合适不过了。陈永贵是谁?大寨是哪里?现代很多人是不晓得这些故事了。
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陈永贵可是全国人民最敬佩的人物,大寨可是全国模范村!大山深处,山旮旯也能大放异彩大寨村隶属山西省昔阳县一个小山村,存在感低到没有什么历史资料可以追溯其过往风雨。
它坐落于太行山深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用旧时期的话讲就是:"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无三亩平,年年灾情多,三天没雨苗发黄,下场急雨地冲光,地里上肥地边流,冲走肥土剩石头。"
直到1945年解放,当地人意识到必须改变贫穷落后山区面貌。这时候,涌现了不少出色领导人,其中就包括陈永贵和郭凤莲。1952年,陈永贵出任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农民艰苦创业,从山下用扁担挑土到山上开辟梯田、建设引水灌溉工程等措施极大地改善耕作条件。
大寨村得以开创出一种蓄水保肥、抗旱保墒的"海绵田"。实现了多产、高产。有着超前眼见力的陈永贵并不满意局限于此,他心里十分清楚要想完全实现多产,必先治理生态。第二年,他制定十年治山治水计划,第一站选在了白驼沟。这措施一做就是几十年,已然颠覆了曾经落后的小山村。
1962年前后,全国陷入大饥荒,自然灾害频繁,可大寨村在陈永贵的带领下不仅实现高产,不用接受国家支助,甚至向国家上缴商品粮。1963年年底,当地人还永远摆脱结束了住土窑的历史,全部搬进石窑新房。
陈永贵和大寨村的优秀事迹传到了中央,传到了主席那里。主席十分欣赏他们,于是向全国推广大寨村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农业学大寨"口号响彻全国,大寨人的精神风貌也因此影响了中国一代人。谁说农民就不能当总理?
陈永贵出生贫民家庭,在他5岁时,父亲陈志如为了生计卖掉妻女和幼子。6岁,他随父搬迁至大寨,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他的智商并不低。在抗战期间,他有意成为日本人的"伪代表",实则为地下组织工作。
1948年,陈永贵正式加入我党。后任大寨村党支部书记,在这期间成绩斐然,全国上下有目共睹。直到1975年,他第一次被任命为副总理,并且连任两届。一个农民能在政治上驰骋、越爬越高,确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陈永贵到底有什么魅力呢?作家赵树理曾高度评价:陈永贵没有一处讲到主席,却处处都是主席思想,没有一处提到哲学,却处处都是辩证法。陈永贵是人才,十分了不起!可见陈永贵的思想高度是超越了农民的格局。
更难得的是,尽管陈永贵身居高位,却依旧保持着一颗朴素的农民心。他不脱农民户籍,拒绝国家工资,穿着农民的衣服,头裹大白巾,在大寨继续赚工分。陈永贵,一位地地道道的大寨农民,连主席和总理,小平同志这些历史巨人都十分欣赏他。
在那个年代他轰动了十几亿人的心,得到了群众拥护。他还获得了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尊敬。这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恐怕将来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农民总理接力人——"铁姑娘"郭凤莲1964-1980年,如果说陈永贵是立起改变大寨的大旗之人,那么郭凤莲就是扛起大旗的那位。郭凤莲领导着一群只有实际上未满18岁的女孩在大寨的生产劳动中干着和成年男性一样的重活。
她们不怕苦、不怕累,因此被冠予"铁娘子"的称号。1991年至今,大寨村在郭凤莲的带领下闯市场,建设"新农村"。她大力推进村办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坚持走农工商一体化的路子。
时间证明,她是对的:过去全国学大寨,现在大寨必须学全国!经过艰苦奋斗,她成功把大寨引领到新高度。现在的大寨一片祥和,"小有所教,老有所依,病有所保,考有所奖"是大寨人当下生活的真实写照。
大寨精神代代相传,乡民生活进入正循环中国古典名著《列子》曾记载愚公移山的故事,这山便是太行山。大寨精神不就是愚公移山精神的延续么?解放前的大寨无疑贫穷落魄,但前有陈永贵带领大寨人不畏艰险,坚持不懈闯出一片天地的前例。后有"铁姑娘"的郭凤莲扛起重任,顺应改革浪潮,使得大寨完成了从当年"全国农业学大寨"到"大寨学全国人民"的转变。
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大寨人继续探索适合自己的路子。他们立足当地优势,合理调整产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他们一路丰富并发展了大寨精神,直至今天,大寨精神依旧生生不息。
虽说时势造英雄,却也离不开一代代群众的共同努力。现在的大寨,不再是过去那个山旮旯、一毛不拔之地。它树木苍翠,层林尽染。可见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目前大寨发展第三产业,利用红色资源搞起旅游业,每年都有全国各地游客到访。
大寨经济水平稳步提升,当地人住上了排排别墅,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可以说,大寨是中国美丽乡村的典型代表了。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以陈永贵同志为代表的大寨人民群众,其伟大光辉事迹将永垂千古。而大寨精神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而失去其价值。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