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庄原型现世,庄内村民不吃猪肉、为八戒建庙,香火还非常旺盛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对于浩瀚无垠的宇宙,古人总是用超乎寻常的想象来满足内心的好奇,记录盘古开天的《山海经》,充满神仙斗法的《封神演义》,构造了一个庞大完整、脉络清晰的神仙世界,放即今天可以堪比美国好莱坞的漫威宇宙。
"李杜诗篇万口传",文化源泉一脉相承,上古先贤创造的庞大的世界观后世文化影响深远,《红楼梦》中宝玉为一块补天石所化,便是以女娲补天后续为引子。
《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对应上天五方星源,更不要说一些狐媚鬼仙之类的民间故事,甚至于当下的修仙小说、网络游戏,追根溯源都是基于这个背景所衍生的。而其中最为让人津津乐道、耳熟能详的便是《西游记》了,其在建国后翻拍的电视剧大获成功,播出之时万人空巷。
人物形象鲜明的师徒四人,一路波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功德圆满,取得真经。作为一个专业混子,猪八戒在队伍中往往是拖后腿的一位,即使在最初加入的时候,也对凡间尘缘恋恋不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老庄真的现存于世吗?
神话故事,原型现世
追本溯源,明代神妖小说《西游记》中出现的各路人物、法宝神通,所借鉴的是正统道教《神仙录》,故四大名著中猪八戒的角色塑造来源于古籍中的神仙人物水神天河宪节,掌管天庭八万水军,这一段被吴承恩借鉴到书中,衍生出"天蓬元帅"一角。
猪八戒来源出处有典可查,高老庄亦是有迹可循。《西游》一书中,唐僧一行辗转西行,途径边域小国无数,走至乌斯藏国界之地一处庄子,名唤"高老庄"。经考证,明代之时,藏滇之地被称为"乌斯藏",也即今天西藏和云南部分地区。
"乌斯藏"已然明晰,那这处庄子所料不差的话,也应该在这云山雾罩的范围之中。的确,在今天的云南省保山市,实实在在存在着这么一处庄子,与《西游》所写别无二致,与猪八戒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庄名为"西庄村",当地流传之名原非如此,本叫"高老庄",为纪念唐玄奘一路西行,易名为"西庄",这流传神乎其神,似乎又与《西游》相互印证,让人难辨真假,但"西庄村"确实与猪刚鬣有着不解之缘。
习俗传承,流传千年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在古时的中国,由于地缘的限制和时间的加持,每个村子都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风俗传统,出于对传承与生俱来的敬畏,累年岁月之下养成了山野乡民对这种人文的虔诚。
到了物质飞速发展、信息广为流传的现代文明,那些地处偏远的村庄经受住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保留住那份淳朴的"习俗","西庄村"便是名副其实的一个。村中对于八戒的尊敬可以说是至高无上。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作为三牲之一的"猪"在这里根本没有市场,在被人民群众广为接受的今天,西庄村的村民始终保留着"不食猪肉"的习俗。不同于西域民族宗教理念的要求,西庄村人是出于对那段缥缈无垠传说的敬畏而订立的规律,千百年来,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他们一直恪守本分,坚守习俗,告别了这种常人眼中大快朵颐的寻常肉食。
敬佛修庙,重塑金身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西游》一书中,唐僧一行千辛万苦、抵达灵山之后,师徒五人纷纷受封,少有功劳、多是苦劳的猪刚鬣被封为"净坛使者",美其名曰"因八戒壮身臃肿,食肠宽大,封一个受用品级,享尽四大部洲佛事之礼",而在实际当中,全国奉拜猪八戒的庙宇也至此一座,一些乡野小庙无稽可考。
这座庙宇也是颇有来历,相传西天之行圆满结束后,得道升仙,便传下法旨,托梦于高老庄人修建庙宇,以护佑一方,保风调雨顺,生灵康泰。源于这个传说,庙才得以修建,主殿供奉观世音菩萨,以谢其点化之恩,偏殿供奉猪八戒,手握钉耙,威风凛凛。庙宇修缮完毕之后,积年累月,香火不断,直至今天,亦是车水马龙,往来频繁。
这座"八戒庙"早在一代文豪吴承恩书写《西游》之时,便已存在,当年吴承恩在搜集民间故事,构思书中情节时,将西庄村的风俗传统,人文轶事写入书中,整本书也是现实与想象完美结合,书中人物故事皆有所考证,脉络清晰,条理鲜明,不愧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这座庙历经千年,其中几遭损毁,都经后人修缮得以保留至今,尤其是供奉之主不同寻常,实在是不可多得。庙宇供奉在中国悠悠岁月的历史中遍地可寻,以至于形成自成一格,"乱花渐欲迷人眼",形成一种门类众多的特有文化,城隍土地、山野毛神,都有自家道统,当地百姓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供奉的神灵多与当地传说、信仰密不可分。
《鬼吹灯》黄皮子坟一卷中便讲述了以前的东北多有祭拜黄皮子大仙,传说黄鼠狼修行千年,吸日月之灵气,集天地之精华,得道之后奉为大仙。像这种山精野怪的野史传说,在古代民间广为流传,却也作为一种信仰,支撑着古人对于未来的希望,寄托了世人对于天道的想象。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沧海桑田,日新月异,生活在现代世界的我们很难再构建这样一种宏大的神话想象,而能感受传统文明而精神震撼的今天,需要感谢那时坚持传承的先人,"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