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风流才子纪晓岚,每日要吃够10盘猪肉,不可一日缺女人
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世界是多姿多彩的,看待问题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角度,但人又是极其容易被误导的,各种新闻、杂志、公众号都在诱导着人们的观点。
尤其是面对历史上的人物时,人们往往通过某些艺术作品,产生了对历史人物的第一印象,这个印象非常深,以至于知道该人物真正的形象时,很多人都大呼接受不了,可真实就是真实,不能靠臆想编造,只有结合看待历史形象与艺术形象,才能获得公正的看法。
纪晓岚的艺术形象
提起纪晓岚,就不得不提《铁齿铜牙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戏使很多人了解到纪晓岚这位历史上才子。剧中的纪晓岚一副和蔼的中年人形象,手中一直拿着一杆大烟枪,哪怕是见皇上,烟杆也从不离手。
剧中的纪晓岚是敢为天下先的书生形象,哪怕身居高位,也从来不利用权利做违法乱纪的事。哪里有不公,哪里有贪官污吏,他就出现在哪里,叼着大烟袋,用自己超于常人的智慧将事情解决,就算面对贪官集团的围攻,他也游刃有馀,轻松应对。
剧中,纪晓岚虽然也有情欲,但只发于心,克于礼。面对心爱的女人,他总是用自己的心默默守护着对方,从来不图回报,这让很多人敬佩他的洁身自好。
和珅作为剧中的反派,是一位看上憨厚,实则阴险狠毒的人。但和珅也很"傻",每次面对纪晓岚,都会被损的体无完肤。只得可怜巴巴地向皇上求助,衬托出纪晓岚的光正。
通过这部戏,人们形成了对纪晓岚的初步印象,人们都爱上了这位爱民如子,嫉恶如仇,没有私欲的纪晓岚。甚至这部剧火的时候,很多女性都特别羡慕杜小月这个角色,认为她能陪在纪晓岚身边是极大的幸运。
然而电视剧只是电视剧,它所营造出的形象是片面的,但就是这个片面的形象,很多人却信以为真,认为纪晓岚就是电视剧描述的那样伟大。就像姜文在《让子弹飞》里说的,人们更愿意相信一个土匪叫麻子,他们不会相信一个土匪叫牧之。
但艺术形象不能代替历史形象,历史中,纪晓岚和和珅甚至不属于一个年代,和珅二十多时,纪晓岚年岁已高,怎么可能都在一起。了解一个人或一件事,如果只通过他表现出的一面来判断,得到的结果并不能代表这个人或这件事。只有全面了解后,才能做出判断。
纪晓岚的历史形象
纪晓岚出生于1724年,在小时候,纪晓岚就表现出他的聪明才智。1730年参加童子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神童的称谓。之后,就随父亲进京学习,纪晓岚天资聪颖,学什么都很快,第一次参加科试,就获得第一名。纪晓岚也因此变得自负起来,以至于次年乡试破题,只考了个四等。不过,1745年,纪晓岚还是通过努力进入了仕途。
进入仕途后,纪晓岚的才华很快得到干隆皇帝的赏识。于是,命纪晓岚负责修编《四库全书》,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纪晓岚通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787年将《四库全书》编好,极大的保护了中华文化。
这些纪晓岚的事迹虽然值得称赞,但似乎并没有特别特殊之处,那么为什么纪晓岚能引起历史上的浪花呢,原因就在他的三个癖好上。有才气的人往往都有自己的小性子,纪晓岚这位大才子自然也是如此,只不过他的癖好却与他人不同。
纪晓岚非常爱吃猪肉,一天不吃够十盘猪,就浑身难受。要知道古代时,物产并不像现在这样丰富,猪肉自然是稀有物品。纪晓岚一天吃的肉量,是一户普通人家数月的量,一户贫寒家庭甚至一生都没吃过这么多的肉。
纪晓岚也非常好色,他曾自创"御女经",甚至宣称自己能夜御十女。纪晓岚在编辑《四库全书》时,有一次在宫中连续工作几日,纪晓岚都没有碰女人,竟憋的面红耳赤,双眼突兀,干隆帝见他这样被吓了一跳,赶忙安排纪晓岚回家"御女"。
很多人通过《铁齿铜牙铁齿铜牙纪晓岚》迷上纪晓岚后,专门翻史书,想要了解真正的纪晓岚。但纪晓岚的历史形象与艺术形象差别很大,剧中风流倜傥,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竟变成了好色的猥琐大叔形象。这让很多人都接受不了,甚至对纪晓岚产生反感,从最支持纪晓岚的人,变成最反对纪晓岚的人。
真实是很残酷的,它赤裸裸地撕开美好的伪装,让人们看到本质。这本质可能与人们所期望相悖,但它就是真相,值得尊重。
尊重艺术形象和历史形象
有的人认识到纪晓岚的历史形象后,就瞧不起那些只看过《铁齿铜牙铁齿铜牙纪晓岚》的人。这些人把艺术形象当成胡编乱造的作品,认为受到了欺骗。
其实,历史形象与艺术形象有偏差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想,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所以历史形象是更接近"人"的形象。而艺术是为了向世人展示某种美或教导人们以正确的行为方式生活,艺术形象是从目标人物的各方面中,选出比较好的一方面进行艺术加工,这种形象更偏向于"圣人"。
所以,没有必要为纪晓岚的艺术形象和历史形象有很大差距而否定他,要一分为二的看待,既尊重艺术形象中完美的一面,也要尊重历史形象中有缺陷的一面。
看到了事物的本质后,不能因此说那些艺术形象都是骗人的,世界是虚假的。创作艺术形象是为了让人们择其善者而从之,所以不必因此觉得三观受到冲击。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