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我国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制,那些已娶的姨太太该如何处置?
永恒的进步从每一种制度那里所接受的仅仅是合乎需要的部分,而将限制自己的都抛弃掉,就像我们扔掉水果皮一样。 ——茨威格
在原始社会,女性占主导地位,母系社会的形成是由于女性在氏族中承担着繁衍后代的重要任务,因为那时候生产力也就是人口是重中之重,垄断着生殖能力的女性的社会地位远远高于男性。
但是随着文明社会的产生,男性由于体力上的天然优势地位渐渐高于女性,母系社会开始转变为父系社会。在父权社会中,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很多男性只把女性当作传宗接代的工具或者是自己的附属品,还用许多苛刻的要求比如说三从四德来限制她们。
专制社会,一夫多妻
在历史上漫长的封建社会,一些达官贵人为了彰显自己尊贵的地位和显赫的权势,就会娶很多妻妾,甚至有以此来评判自己价值的意味。最早的舜帝迎娶娥皇女英两姐妹时二人的地位还是平等的。
但是后来阶级的产生也使一夫多妻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一个男人可以娶一个妻子和很多小妾,妻子和小妾的地位简直如云泥之别。
一般来说,妻子都需要明媒正娶,是整个家庭的女主人和门面担当,主理整个家庭的事务以及接待客人,可以和丈夫一起分担家庭中的事情,而妻子的孩子称为嫡子,他的地位比小妾的孩子地位高,待遇也比小妾生的庶子待遇好。
嫡子不但平时受人尊重,还拥有继承父亲财产的资格。而迎娶小妾则没有那么隆重,只是简单的把她接回家,在男子的府宅中,妾室的生活跟女婢没什么区别,没人看的起,还要处处遵照正妻的管束,她不但没资格跟丈夫共同管理家庭,她们的孩子也会低人一等,提起庶出,遭遇的尽是白眼和嘲讽。妾室的存在皆是因为男子的虚荣心作怪,他们只把她看作传宗接代的工具。
一开始一夫多妻还只在达官显贵中流行,后来民间的富豪也开始效法。世人皆知小妾身份的尴尬与不堪,所以一般正经人家的女儿都不愿意做别人的小妾,成为小妾的多半是贫寒或者是风尘女子。
解放女性,改弦易张
一夫多妻制在中国盛行了几千年,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很多军阀和财主还是热衷于三妻四妾,袁世凯更是有九个姨太太。这种情况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改善,新文化运动对人们思想的冲击使人们意识到此项制度的不合理,因此那一时期女性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废除一夫多妻制。但直到新中国成立,这项制度才在法律上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1950年颁布的婚姻法中要求要废除三妻四妾等不合理的婚姻制度,重婚,纳妾,童养媳等传统陋习都被禁止,要求婚姻自由平等。法律一出台,女人的悲惨命运才得到改善,女性的权益才得到有效的保护。但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已经存在的姨太太该何去何从呢?
历史遗留,女性权利
改革初始,国内依然还有很多"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他们在以前也是合理的,但现在面对现实问题显然不能因为改革就一刀切,那些以前足不出户的姨太太可以说完全依仗着丈夫生活,从来没有独立过的她们该怎样过接下来的人生呢?
她们大多数人又没有一技之长,如果贸然将她们赶出门外的话她们可能会横尸街头。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显然要想出一个应对方法,制度的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就有了这个规定:在有姨太太的家庭中,如果她自己想要离开家庭,那么丈夫必须同意她的要求,立刻和她离婚,不能有任何拖延,如果姨太太无法独立生活还想继续呆在家里,那么丈夫则不得再娶新的姨太太。
也就是说,是否离婚完全是由女性决定的。如果女性要求离婚,则政府必须批准还她们自由,如果女性不提出离婚,那她们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生活。
在民国时期,民风已经非常开放了,许多女性也已经接受过了新式的教育,对于摆脱姨太太这个身份他们求之不得,而她们能成为富家大院里的姨太太也自有他们的过人之处,所以一些识字的小妾在离婚后可以在报社或其他地方养活自己。
但对于那些不识字也没有其他技能的姨太太来说,她们只能选择留在家里,因为她们从小就接受"相夫教子"的教育,他们只能依靠丈夫生活,而且如果她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会因为舍不得孩子而选择留下。
"一夫多妻制"是传统的封建糟粕。这是由男尊女卑的观念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对女性和人权的摧残,也阻碍了社会向文明的进步。在男性支配社会的情况下,女性完全沦为男性的附属,自己的地位被挤压吞噬。
《婚姻法》的出台是广大女性同胞的福音。但是,不幸的是,时至今日,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依然保留着"一夫多妻制"的制度,非洲的乌干达,南非,它们将此作为合法的制度,丝毫不加遏制。
在中国的港澳地区,这种制度甚至也有遗留,到1972年才真正强制实行"一夫一妻制"著名的澳门赌王何鸿燊就是历史遗留问题的典型,他和自己的四个老婆虽然有人质疑,但是按照1972年以前的婚姻制度来说,那完全是合法的行为。
但是社会在朝着文明的大方向前进,封建陋习在如今这个新时代越发显出它的不合时宜来。就比如说何鸿燊在世时虽然能够坐享齐人之福,但当他缠绵病榻时,几房太太早已在盘算着如何争夺财产了。而且,在今天经济下行的时代,恐怕一个男人也付不起三妻四妾的彩礼钱了。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