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没钱穿鞋的广东穷小子,仅用6分锺,打破新闻联播规则

14年没钱穿鞋的广东穷小子,仅用6分锺,打破新闻联播规则

"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取则焉。"

从一个买不起鞋穿的穷小子,到德高望重的央视掌门人,再到国内情景喜剧一手制作者,杨伟光主抓新闻改革,推动人才发展,开创广告时代,在他的十数年的努力下,央视奠定了在媒体界坚实的地位,杨伟光也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重任。由他掌舵央视的时期,被普遍认为是央视最好的时光。

逆境童年,坚韧成长

1935年,杨伟光出生在广东梅县,彼时广东还没有迎来繁荣发展,只是偏僻落后的渔村,梅县地处偏僻,是当时出名的贫困县。为了赚钱养家,杨伟光的父亲在杨伟光1岁时外出打工。可惜世事无常,杨父病逝他乡。顶梁柱倒下后,养家的重任压在了母亲身上。再穷不能穷教育,母亲一连打好几份零工,赚取微薄的工资供三个孩子读书

14年没钱穿鞋的广东穷小子,仅用6分锺,打破新闻联播规则

家里的钱除了日常开支,几乎都投在了孩子们的教育上,一件衣服哥哥穿完弟弟穿,打满了补丁也不舍得扔,14岁之前的杨伟光总是赤脚行走——最便宜的鞋子对于这个家庭而言也是极大的负担。虽然一家人省吃俭用,但无奈家境实在贫寒,付不起学费。小学毕业后,懂事的杨伟光为了缓解母亲的压力,放弃了学习的机会,选择了辍学回家种地,这样的生活持续到了梅县解放。

梅县解放后,在国家的资助下,杨伟光回到了校园,为了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以及国家的帮助,他在学校格外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1957年,杨伟光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攻读新闻专业。杨伟光无比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在毕业后,专业知识扎实的杨伟光进入了中国国家广播电台,并在电台工作了24年之久。

由于杨伟光能力出众,他的升迁之路也格外顺利。从编辑到记者,再到副主任、副台长,直到1985年,一纸聘书打破了他在电台的平静生活。聘书邀请他出任中央电视台副厅长,彼时报纸、广播等媒介的话语权较大,电视主要是放映电视剧和电影,一般都作为娱乐消遣的载体,杨伟光接受了这个挑战,自此开始了央视的破冰之旅。

破冰之旅,新闻当先

新官上任三把火,主管新闻的杨伟光很快开始了操刀改革。杨伟光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指出,新闻传播最重要即是"新、短、快、广"四字。

14年没钱穿鞋的广东穷小子,仅用6分锺,打破新闻联播规则

杨伟光认为报纸播报的是前一天的新闻,广播又只有声音,没有影像,相比之下,电视既可以拥有时效性,又可以兼顾图像与声音,因此大有发展空间。

原本央视的记者采访后就可以直接回家,但杨伟光上任后要求"当天的新闻当天播",六点前发生的重要事件,争取在七点的新闻联播中全部播出,由于央视作为消息传播的第一手渠道,快于广播的传播,央视在往后的新闻审稿中也获得了优先权。

且在从前半小时的时间内,往往只能播十五条新闻左右,为了提升《新闻联播》的广泛性,杨伟光又勒令将乡镇企业相关新闻挪到经济节目播出。加入了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社会新闻和科教文体卫新闻,对新闻的简洁度要求也十分高,通常一句话就能概括新闻的价值。在杨伟光的改革下,电视新闻的受关注程度逐渐追上了广播新闻。

14年没钱穿鞋的广东穷小子,仅用6分锺,打破新闻联播规则

在杨伟光眼中,电视新闻应当将焦点聚集于时事热点,在这个理念的推动下,杨伟光做出了许多"惊人"的创举。1986年,汉城亚运会受到国民的广泛关注,杨伟光凭借在广播电台工作多年的经验,知道电台获取信息的途径较为复杂,中间环节多,要耗费不少时间。

为了争取第一手新闻的播出,杨伟光租了一个卫星专线,并让团里的朝鲜族同事直接联系韩国的工作人员,在汉城运动会上,央视的新闻时效性大大领先于新华社和广播电台,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同年,美国挑战者号在升空时发生爆炸,震惊全球。在杨伟光的拍板决定下,该新闻放在了《新闻联播》开头,并持续6分锺,一改从前内新闻放头条的规则。当天的《新闻联播》一经播出,收获了国内的一致好评。这项举措也成为了《新闻联播》的里程碑,自此之后,国际新闻放头条成为了新的规则,而打破从前的桎梏,杨伟光只花了短短6分锺。

14年没钱穿鞋的广东穷小子,仅用6分锺,打破新闻联播规则

锐意创新,拓荒各界

通过《新闻联播》的巨大反响,杨伟光在中央电视台站稳了脚跟,1991年,他被任命台长,用极为开明的眼光,开创了央视的黄金时代。作为时代的拓荒者,杨伟光破冰的脚步才刚刚开始迈进。为了实践"新闻立台"的理念,杨伟光尖锐地指出,中国亟需一个深度新闻评论栏目,接触热点问题,1994年,《焦点访谈》应运而生。

作为一个专门反应老百姓"身边的问题"的栏目,开播后即火遍全国。在得到了积极的反响后,同类节目纵深发展,《实话实说》、《今日说法》等王牌节目接连开播。有了节目,自然也需要相应的人才。

杨伟光在任期间,向来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由于他的开明,方静打破了新闻主播必须留短发的规定,郎永淳成为了第一个戴眼镜播报新闻的主播,杨澜不必一味学习刻板的播音腔,从而保留了自己的个性……毫不夸张地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央视的黄金时代,杨伟光凭借着远见卓识,成功地领导了被公认的最卓越的央视改革。

14年没钱穿鞋的广东穷小子,仅用6分锺,打破新闻联播规则

1999年,杨伟光卸任台长之职,他已经64岁了,在任的九年时间里,他引领央视,走进了全世界的视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的杨伟光积极地投身于文化传播,先后推出了《家有儿女》系列家庭情景喜剧,对电视事业的发展再一次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位锐意改革,思维开明的拓荒者在6年前因病去世,正如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所言:"很多人他都不认识,但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与他有关。"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