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科学时代是从西方开始而不是东方呢?
一说到科学的起源,大多数都会直接联想到古希腊,自然西方文化这个根源深深刻印在人们心中。
但其实纵观中国五千多年延续下来的历史,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不管是在国力,还是人类文明、文化多个方面,都远高于西方世界的发展。
然而盛极必衰,从蒙古国分裂,建立元朝,再到明代开始,这一阶段东方开始逐渐弱势下来,而此时的西方却开始进入大航海时代,为之后的日不落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致使西方奋起直追东方,逐渐赶超东方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科学带来的机遇。可为什么科学时代是从西方开始而不是东方呢?
中、西方在同一时期却不同的环境氛围
1、激荡的社会变革下西方不断努力探究繁荣富强之路
牛顿出生于1642年,在这之前欧洲已经出现了很多先贤。波兰的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意大利的伽利略不仅发现了惯性原理,而且利用数学关系精确的表达了运动物体的时间和距离的关系、力的合成和抛体运动等。
除此之外还有德国的第谷、开普勒,对天文科学都有杰出的贡献,以及法国的笛卡尔,他在数学上发明了坐标系,将几何问题向代数问题完成了完美的转换。
所以早期西方对科学发展的探索,为更多科学家提供了便利,当然也包括"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顿。
就当时西方的大时代背景来看,早在16世纪以前,西方还处在一个物资匮乏的"黑暗时代",当时通过唯一的商路,与东方交易获得瓷器、丝绸、香料等等。
面对这些物质和利益的诱惑,西方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从此西方走上了向上的强盛之路。当然,伴随着这一系列繁荣昌盛的还有随之而来的激荡的社会变革。
西方逐渐富强,物质越来越丰盛,自然各个国家也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富去关注社会、人文、教育的发展了,西方以人为本的普遍基础教育也从这时开始。
有了国家的支持,学校机构为更多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牛顿就是其中一位学子。
有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为背景,同时加上学校开放的教育理念,使得牛顿从小就有极大的好奇心,在剑桥大学研习到多门知识,包括力学、数学和光学等等。
2、剧烈的战乱动荡导致东方的发展逐渐滞后于西方
反观此时的东方,此时正处于剧烈的战争暴乱时期。中国从元朝的建立到明朝的推翻,之后满人入关,清朝建立,经历一系列朝代的更替。
还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受到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影响,逐渐衰落,同样陷入战乱之中。所以总体的看,整个东方都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
方以智正是出生在明末这个战乱频繁的年代,虽然他出生在官宦人家,祖父和父亲都是明代名士,他也曾经考取过进士,也在翰林院任职过一段时间,可以说是有足够的物质基础和稳定条件去做研究和探索。
但是奈何整个社会处于动荡的一种状态,他也只能在颠沛流离的逃亡中,慢慢进行学习和研究。
西方以牛顿为代表,东方以方以智为首的世界科学时代开始了
众所周知,中国对科学的追求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前夕,也就是说,东方以中国为代表的科学时代,是从运动风波开始的。
而西方的科学时代,大家默认是从牛顿时期开始的,牛顿处于文艺复兴时代之后,近代科学繁荣之前,他对于自然科学和近代哲学的启蒙作用不言而喻。
1、西方历史时期的文化整体多元化体现在牛顿的科学活动之中
牛顿作为西方科学时代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集十七世纪几乎所有自然科学和哲学于一身的能人学者。
在他身上可以充分体现当时西方的科学观,不仅仅只考虑单纯的科学,而是涉猎多个学科,科学与哲学、数学、天文学、力学,甚至是宗教、炼金术都融合在一起,科学在人们眼中是多元化的科学。
牛顿作为西方科学时代的代表人物,不仅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同时还是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
牛顿对于对于以科学为中心,向外延伸的多个科学学科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自己的努力钻研,最终在这些领域获得巨大的成功。
可以说,牛顿在学术研究上有着无法超越的贡献。
他出身在普通家庭,但却成为国会议员、皇家学会会长,并担任皇家铸币厂的监管。牛顿去世享受了国葬的待遇,可见不管身前死后,牛顿可谓获得极尽荣耀。
2、方以智的科学理念受限于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而无法广泛传播
而在同一平行时间轴上,东方历史上也诞生了一位社会上和思想界都重要的人物——方以智。
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的方以智,位列"明末四公子"之一,他本是一位典型的儒家学子,但是却在医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有一定成就,也是一位集天文学、光学、文学、医学和生物学于一身的学术能人。
方以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的讨论科学与哲学关系的思想家,虽然这种科学哲学不能与当时西方成熟的科学哲学相提并论,但是在中国的思想史上,特别是在当时理学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背景中,这种思想就显得尤为可贵。
在方以智的哲学体系里面,"质测"就是具体的科学,"通几"就相当于现在的哲学。
从现在的角度去看方以智的阐述,在原则上是正确的,可是不管是因为他本人身份的禁忌,还是社会大环境的各种原因,他的理论和想法并未广泛传播开来。
同一个年代,牛顿可以在动荡的西方国家开创科学时代,方以智却无法在战乱中打开科学的大门。
牛顿和方以智不同的成长环境对科学时代开始和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以牛顿和方以智为例,其实个人的成长经历与科学时代的开始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科学时代离不开每位科学人物在长流中产生的作用,而这些科学人物除了受到社会大背景的影响,其实更多的影响还是来源于自身的成长氛围。
1、出生在贫困家庭的牛顿从逆境中走到科学时代的巅峰
1643年牛顿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家家庭,牛顿的亲生父亲在他出生前三个月就去世了,到了牛顿三岁时他的母亲就改嫁给了一位牧师,所以年幼的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
少年时候的牛顿虽然读书不是那么出色,但是他在手工制作方面却有着格外的天赋。受益于当时大航海时代的积累,基础教育得到普及,所以即使是出身在贫困家庭的牛顿也可以进入公立学校接受教育。
但是牛顿的中学时代并不是那么顺利,他母亲曾经希望他放弃学业去当一名农夫,但当时他的中学校长说服了他的母亲,让他牛顿顺利完成了中学学业。之后牛顿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更是深深受到伽利略、哥白尼等人著作的影响。
到了1665年牛顿获得了学士学位并且发现了广义二项式定理,后来的牛顿更是"兴趣"越来越广泛,研究也愈发顺利,更多的成果被他发明出来,致使其最终成为全世界科学时代的开创者之一。
2、动荡的时代环境成为方以智致力于科学发展的桎梏
方以智作为明清时期一名杰出的集大成者,他有着渊博的学问,丰富的著作,系统的学说,以及深邃的思想。他将传统文化与新型知知识赋予融会之新颖,在当时都独具一格,标新立异。
而这样一位学术大家,却经历了先甜后苦的一生。他不同于从小生长在普通家庭的牛顿,方以智出生在江南省安庆府桐城县的士大夫家中,在当时就算是个不折不扣的世家子弟。
方以智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当时的名士,父亲更是曾经的进士,精通医学、军事和地理,更是在早期就接触到西学,主张研习经世致用的知识。
这样的家庭氛围,注定方以智受到的教育都不同于平凡家庭的子弟,之后其涉及的学科也更是多样且广泛。
方以智的求学之路还是十分平坦的,家学渊源之下,他的几位恩师也都非寻常教书先生,其中一位恩师白瑜,精通词赋经史,并且崇尚实学,还有一位恩师傅海峰,则是当时有名的医师,精通医理药理。
良好的环境加上一位位名师传授,方以智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可以说是最上等的层次级别。而直到1640年,方以智本应顺利走向仕途之路,可是却迎来了命运的直转急下。
李自成起兵攻城,崇祯帝自缢,朝代的更替,方以智也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亡命之旅。后来流亡多载,终于可以回归家乡的方以智,最后还是被清军抓到,在途中身亡,结束了这一生。
总结
以牛顿和方以智为例,可以看出,东西方环境对每个人命运的影响,直接对后来开创科学时代和发展造成的影响是特别巨大的。
如果当时方以智不是出生在那个动荡的战乱年代,没有在流亡中度过后半生,可能以他的家学背景以及后天的聪明努力,或许东方真的可以先西方一步开始科学时代。
参考文献
《牛顿传》
《方以智始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