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元老级人物,马君武:作诗讽刺张学良,致其名声一败涂地

国民政府元老级人物,马君武:作诗讽刺张学良,致其名声一败涂地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尚书》中的这句话的开头就说出了诗歌的意味——诗人理想和愿望的表达。自古以来,诗歌都是最简短的语言浓缩。

很多时候事情不便明确说明,诗人就写诗作赋表达自己的愤怒或者喜悦,将自己的感情凝结在诗歌中,可以很好地保护自己,可以说自己并不是那个意思。

不过人们还是会从诗歌中读出作者的意思,只是不能过度反驳人家,毕竟指桑骂槐者没有指出尊姓大名。

文人墨客都希望能写一手好字、做出一些好诗,可以用诗歌打击自己的对手或者不喜欢的人,就像马君武讽刺小六子的那首诗。

国民政府元老级人物,马君武:作诗讽刺张学良,致其名声一败涂地

国民政府元老人物

国民政府是我党的老对头,最初是孙中山在民国期间成立的党派,不过孙中山过早去世,国民政府后来落入蒋委员之手。

两党之间也有过密切合作甚至联合抗战,后来解放战争中的国家争夺战爆发,国民政府因为腐败和不团结败下阵来,逃到台湾小岛上蓄谋反攻。

当然国民政府已经逐渐萎缩,大陆依然有一些国民政府党员,他们信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国民政府历来以精英多著称。

当年黄埔军校培养了很多名优秀人才,目前连战吴伯雄等国民政府领导人的名字比较为大众熟知,不过说到国民政府的元老们,那些名字可是一个顶十个。

国民政府元老级人物,马君武:作诗讽刺张学良,致其名声一败涂地

就拿国民政府的四大元老为例,包括蔡元培、吴稚晖、张静江、李石曾四人,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最为著名。

因为他大刀阔斧地改革和积极开展抗战活动,主席在蔡先生去世时悲恸地发布唁电"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吴稚晖是学者,追随国民政府却不入官场。张静江与孙中山、蒋委员都有联系,并受两人的尊重。

李石曾比较有意思,曾经用自己豆腐公司的利润支援孙中山闹革命。当然国民政府元老远远不止这些,还包括宋教仁、李烈钧、马君武等人,马君武是何许人也?

马君武的人生历程

1881年马君武在广西桂林出生,1940年去世,与孙中山的去世年龄相同。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学者、政治活动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获得德国工学博士的第一人,也是华东师范大学和广西大学的创建者。

国民政府元老级人物,马君武:作诗讽刺张学良,致其名声一败涂地

21岁正处于马君武留日期间,因为结识孙中山而参与组建了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是马君武参与起草的,国民政府成立大会上他被选为参议。

他曾经担任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孙中山革命政府秘书长、广西省省长、北洋政府的司法和教育总长等职务,可以说是一位国民政府元老级人物

43岁的马君武从政坛转入杏坛,积极建设民国的教育,先后担任多所学校的校长,他与蔡元培并称"北蔡南马"。

马君武深受康有为思想的熏陶,曾经远赴新加坡拜见康有为。虽然他是工学博士,但是写得一手好文章,曾经发布多篇哲学论文。

马君武对政治其实不太感冒,在政治场说不过他人就会动手。他更喜欢好好办教育,在他任职广西大学校长期间,竺可桢、陈望道、李四光、费孝通、王力、李达等人都在广西大学教书。

国民政府元老级人物,马君武:作诗讽刺张学良,致其名声一败涂地

可以想见马君武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及待他去世之后,我党方面送来了"一代宗师""教泽在人"这样字样的挽联。这位比较鲁莽的政客知道及时放弃,民国历史才留下一位雷厉风行的校长身影。

马君武与小六子的交集

马君武最后长眠于桂林的山水之间,他与小六子真正的交际并不多,不过却纠缠了一辈子。在创办广西大学的时候,马君武曾经去小六子那求情,请求他支援一下广西大学。

不过小六子避而不见,后来发现小六子见了请愿的学生们,马君武就在小六子家外边坐了一个晚上,最后小六子只得硬着头皮见了马君武。

而这其实算不上纠缠,马君武曾经做了一首讽刺诗——《哀沈阳》,小六子读后肺都气炸了。那首诗其实是诗二首。刊登在1931年11月20日的《时事新报》上面,原文是:

"赵四风流朱五狂,偏偏胡蝶最当行,美人帐中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报佳人舞几回。"

国民政府元老级人物,马君武:作诗讽刺张学良,致其名声一败涂地

据小六子身边工作人员解释,小六子在事变之后,并没有坐视不管,而是连夜进行通宵安排,马君武的诗作并不符合实际,只是马君武发泄私怨的一种方式。

话说马君武当初多次请求小六子为他的大学贡献一点资金,但是小六子正好遇到军饷不足的问题,对马君武的请求爱莫能助,马君武自然非常生气,因为小六子曾经自主资助南开大学的建设。

讽刺诗对小六子的影响

马君武的诗作一出,小六子立即成了众矢之的,人们对小六子的印象停留在好色、不务政事,甚至认为他是个借了老子光的纨绔子弟。

当时小六子在东北奉行不抵抗政策,以至于辽吉黑三省迅速陷落。怨恨小六子的日本人终于找到了报复的机会。在报纸上添油加醋地宣传小六子奢侈糜烂的生活,最终的目的当然是让小六子的名声一败涂地。

国民政府元老级人物,马君武:作诗讽刺张学良,致其名声一败涂地

蒋委员政府当然乐于接受这个结果,小六子一个人扛起这样的社会责任,其他人就可以安全脱身了。

诗中提及的三位女士并没有和小六子纠缠不清,影星蝴蝶与小六子素未谋面,朱五小姐几乎没有和小六子开过玩笑,赵四小姐和小六子爱得死去活来,但那时已经是非常长期的恋爱关系。

晚年的小六子多次向历史学家提出这首诗,称这是他最怨恨的一首诗,并自证没有任何卖国的行径。文字具有极强的杀伤力,马君武的诗作何尝不是如此?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