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季羡林误终生:季选择无才发妻,邂逅的德国女友终身未嫁
有人说:江南天子多词客,国家不幸诗家幸。
但是你知道吗,山东也是一个文风兴盛的地方。从孔孟起往后数个两千多年,这个地方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文曲星"。
海右文风盛,山东名仕多这句话就是形容的山东。"济南二安",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辛弃疾字幼安,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而近代国宝级大师,季羡林也是山东人。但就在1999年,济南李清照纪念堂扩建时,有人以个人名义请同是山东"老乡"的季羡林题词,却一个月都没收到回复。
究竟为何,其实原因则归于季羡林先生一生的谨慎与谦和。
一、寒门贵子的读书生涯
说到季羡林,相信很多人都比较熟悉。许多人的小学时代,语文课本中就有不少这位老先生的作品。
从《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到《夹竹桃》《怀念母亲》等等都让人记忆深刻。他一生笔耕不辍,活到了98岁高龄,精通十多个国家的语言,许多人说他是国学大师。
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奋斗向上,却又淡泊的一生,"高洁自守"就是他信奉的原则。他提出"教育必须破除重理轻文的理念",让莘莘学子尤其是文科人才受益终生。
从小过惯了穷苦日子的他,也顺道磨练了他一生谨慎谦和的人格。
六岁那年,迫于经济的压力,他的父母将他过继给了他的叔父。所幸叔父家里经济条件则相对好些,他没有在战乱的年代尝到太多的绝望。
天资聪颖的他,被叔父送到了私塾,并接受国文教育。而他的国文启蒙老师,就是前清的状元,这无疑是对他一生颇有裨益的经历,也是在那个时代最难得的精英教育。
他也因为成绩优异,同时被国家一流高校清华,北大录取,而他选择了清华,主修德文,也在后来被派到了德国留学。
奈何在留学途中,便遭逢二战,归乡之路被战乱阻断,而这一待,就待了11年。彼时的亲友们,甚至不知道这个自家的天之骄子究竟是生是死。
后来的季羡林,回忆起那段时间孤独的自己,他形容道:无家无国,无可依傍。如今的我们,无法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当时的他是如何的寂寥,惆怅。
去国怀乡的苦闷最是难熬,相信许多年轻就出远门的人都深有体会。但无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他从小接受国学教育,在长大后又深根于西方文化,命运无疑是垂青天才的,他丰富的经历,让他成了一个博通古今,融汇中医学问的大家。
由此许多人也感慨,百年以降,不会有第二个季羡林。只属于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智慧,被他驾驭着穿越了时空,穿越了中西列国熙攘的人流。
二、决定性格的人生经历
六岁时就离开亲生父母侍奉叔婶的季羡林,从小就养成了谨慎内向的性格。而他的亲生父母,在他读大学那年就相继去世了。
短短不过十几年时间,一晃而过,短到生母的音容笑貌只在人生前20年里亲近过几次,如此的伤痛,更让他变得愈发寡言沉默。
晚年的他,当谈到自己生母时,依旧忍不住泪眼,他一直相信,这世间的荣誉,无数的头衔,永远比不上在母亲身旁侍奉来的安心,幸福。
他的一生都不同与常人,更体现在了婚姻道路上。在他高中毕业后,家中长辈便替他包办婚姻。
而这个结发妻子,是没有文化,跟学养深厚的季羡林在一块,是说不上话的。但是无妨,在那个年代,大文豪抛弃发妻寻求精神自由,寻求知己佳人的多的是。
但季羡林却始终没有那样做。在德国时,他曾有过一次感情,那是房东的女儿,但终其一生,两人也只是牵过手罢了。
生于孔孟故里的他,谨守责任至此,不得不让人感到钦佩。直到战争平息之后,离开德国归国的季羡林却再没有见到那个佳人。
他也无法改变什么,只能抚慰己怀,他说:"所有的幸福、美与爱,都与我无关。"但他或许要很晚才知道,那个佳人,此后终生未嫁。
古人曾有感慨"曲有误,周郎顾。一遇周郎误终生"。然而如今正是"一见季羡林误终生"啊!
在爱情里,许多人都会纠结恐惧于爱情到头来,也会变成亲情的时候。
一生恪守责任的季羡林,也如同如今的许多人一样,但区别就在于,他没有纠结,反而决绝。如此的先生,称得上完人,却让人叹息。大抵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士子,就是如此吧。
三、谨慎题词更多是因为谦和
1999年,济南李清照纪念堂扩建。在当时,有一工作人员曾以个人名义向季羡林写信,希望能为众多的题词征集画上点睛之笔。
然而当信件发出去一个月,却迟迟没有回音。然而最后的原因却是季羡林收到信后很高兴却因为事务而耽搁回复。
其实这也是因为季羡林的谨慎,在之后他就提出李清照纪念堂写个正式函件到北京。其实当时在扩建之时,就有已经征集过很多个海内名家了。
对于季羡林来说,如此此时有人以个人名义让他题词,未免在众多文人中显得过于狂妄,这除了谨慎也有一点点谦和的意思。
在他接到信后,曾说:
"接奉大札,极为踟蹰,我既非书法家,楹联更非行长,但既为鲁人,自以李清照为骄,桑梓情深,嘉命难却,遂决心献丑。今将楹联寄上,如以为可用,则用之,否则投偌字纸篓中可矣。"
至今,我们仍可在字里行间看到一个大师的谦和。后来,就有如今看到易安故居门前的楹联"清音万代名泉漱玉,独步千秋居士易安"。这就是季羡林所撰,为纪念堂增辉不少。
从古至今,中国的文人都推崇谦恭礼让,而这样的美德,在季羡林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的一生不吹嘘、不妄言,不盲目,或可令当今社会许多妄自尊大,目中无人的"书生意气"得到惊醒。
2009年7月11日,一代大师季羡林在走过了98个春秋之后,永远的闭上了眼睛。临终前的他,也依旧在书桌之前,伴着他热爱的文字,还有一颗永远少年的心。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