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绝大多数失意者的写照,真能回家种田的已是莫大幸运
张爱玲在少女时期写下一个愿望,希望自己将来过得比偶像林语堂还要风光,结果事与愿违,张爱玲的小说在海外十分遇冷,偶像林语堂的作品却大受欢迎,帮林语堂在美打响名头的就是散文集《吾国与吾民》。
这本书的第一章说到一个现象,乡村的才干之士通过科举等考试制度不断向城市移入,但他们最终还是归复了田园,还有一些甚至不是出身乡野的文人,最终也选择了隐居山林原野。
"归去来兮"这四个字,仿佛是一种玄妙,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很难不发现几乎所有的失意者,都选择了归隐乡里、回家种地作为最终的结局。
而历代优秀的文学、绘画及其他艺术作品,极多都在宣扬"归田"思想。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没有满心欢喜奔向考场的少年郎,哪来田间除草吟诗的老闲人?中国古代为什么人会失意,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仕途的不顺。
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方式,从秦朝论军功行赏开始,始终在寻求方法突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到隋唐科举制的诞生,真正给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机会。
这一制度持续了1300馀年,给社会和个人都带来很多有益之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古代若想出人头地,只有读书科考走上仕途,才能获得真正的社会地位。
为了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人人都为挤此破了头,唐伯虎的父亲就是因商人地位低下,才将儿子送去读书的,却不想在南京拔头筹当解元花光了唐伯虎一生的运气,他将为此痛苦一生。
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鼎盛时期仅考试的号舍就多达20644间,占地30万余平方米,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表明了仕途在人们心中是何等重中之重。
"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有人得意就有人失意,古往今来能封侯拜相的有几人,而每年参加考试的学子却数不胜数,多少人为之白了头,多少人到死也没有换得一个功名.
若真能封侯拜相又怎样,"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当了官的读书人就成了文官,十馀年寒窗苦读换得一个功名。
等待他们的,不止是书本上写过的治国救民,还有波诡云谲、勾心斗角的官场。官员互相倾轧已经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当落入那个大染缸。
想什么样来什么样回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要不你是刀俎别人是鱼肉,要不就你自己是躺在案板上待宰的那条鱼,偶有升迁日,多是贬谪时。
南京科举博物馆入口有两行字:"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修身 齐家 法国 平天下",当读书人念着"学而优则仕"、念着仁义礼智信想要大有一番作为时,却不得不时时刻刻为官场的尔虞我诈和帝王的阴晴不定提心吊胆。
现实将读书人的理想撕碎,翻开《儒林外史》,读书人为求取功名变得可悲、可怜、可憎、可恶的案例比比皆是。
想象过一下那样的场景:一个出身寒门的乡野少年,家中省吃俭用送他读书,他很争气地一路都考很好。
于是带着大红花和家族的期望离别了家乡,等到了都城,封得了一个不错的官职,他以为自己终于可以用多年寒窗学得的知识为为国为民做些事。
却不想他常常沦落于被拉拢、被利用、被构陷、被攻击,而在寄家书回乡时,只能写一切尚好。
等他带着降职远调的公文离开京都时,老家的妻子刚给他寄了一条新年腌的腊肉,他在回信中仍写一切尚好……
这就是古代绝大多数失意者的写照,实话说,真能回家种田的已是莫大幸运,太多的人要不病倒在远调的路上,要不抑郁的死在任上。
这样潦倒郁闷的日子里,人们怎么会不想到自己乡村那个安宁恬然的家,不想到那个快乐、满怀希望地在田头耕作的自己?
如果没有赴考场、如果没有来做官,一切会不会没有那么痛苦……文官如此,武将又怎么可能侥幸呢?功名于武官是以血肉相拼、在马背上建功立业。
南抗倭北抵蒙的戚继光,在张居正病逝后失势被调到广东,跟随他征战多年、几无败绩的戚家军也被交给别人,不久被免职回老家,竟是"野无成田"、贫困交加,病死前抓药钱都没有;林则徐就是病逝在前往广西任职的途中。
想着回家种地,是对现实、官场和自己的痛苦和无奈,大多数的人,却也只能想着,连回家种地的资格都不能拥有。
精神的避难所
那些对现实、对官场、对自己的痛苦无奈像一座大山压在所有读书人心头、却无法在现实世界得到排解,只能文学绘画等艺术,为自己构造一个精神的避难所,而田园就是他们所选择的避难所,他们为田园赋予了文人的意蕴。
"归田"思想第一次大规模于文学长河中释放华彩在魏晋南北朝,倡导回归自然的诗篇不再是散见于《诗经》等作品中,而是真正行成一个文学流派——山水田园诗派,代表是谢灵运的山水诗、陶渊明的田园诗。
文学不是凭空产生的,之所以能够真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逃离不了社会、自然和思想的影响。
政治上动荡黑暗,一个乱字可以全然概括,350多年的时间内,仅有37年的大一统时间,出现了五胡十六国这样的大分裂时期;政治集团内部利益斗争使得政治环境十分黑暗。
政局动乱剧烈的主要在北方,南方相对稳定,也使得重心南移,南方山水清秀为其发展提供了自然条件。然后是以老庄思想为基本发展出来的玄学思潮广泛流行,影响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
谢灵运和陶渊明虽都不是寒门出身,谢灵运是世家门阀子弟、陶渊明祖父做过太守,但二人的游宦生涯都相当坎坷、都对官场仕途充满了悲观和不满。
陶渊明在最后一次出仕任彭泽令后,写下《归去来兮辞》,便辞官回家、隐居种地;可谢灵运就没那么幸运了。
他最是喜好游山玩水、纵情山水,他在山水诗中也尽力表达"与世不相遇"的愤慨,而最终,他因个性放荡不羁与人结仇,被诬陷后皇帝下令处死,那一年谢灵运49岁。
唐朝是诗歌最为鼎盛的时代,山水田园诗派也在这个时期内获得了极大发展,科举制度的产生已经让做官的道路得到拓宽。
孟浩然家境不错,有不少田产,但他科举不中,王维因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但高中状元,不过二人都不是在长安高门大户出生的豪门子弟。
出生长安的是韦应物和柳宗元,柳宗元21岁进士及第,永贞革新失败后左迁人们心中偏僻荒蛮永州柳州,后被召回长安也没得到重用,韦氏一族官至宰相。
韦应物15岁成为玄宗近侍,早年放荡不堪,安史之乱后才醒悟发奋读书,他倒实现了远离官场、幽居山林的愿望,可是穷困到没钱回家、客死异乡。
到宋朝,对山水田园诗派继承发展做出极大贡献的"中兴四大诗人",尤袤、陆游依然是书香门第、豪门望族出身,但范成大、杨万里二人就是真正的寒门学子。
杨万里江西吉水人,八岁丧母,父子二人为了买书宁愿忍受饥饿,因刚正敢言使得政治生涯的坎坷几次回到老家吉水。
最后一次,他65岁了,回家种地隐居是由于得罪宰府,于是回家与世隔绝再不出来,回家隐居对于他来说,是保持那个在家乡时就正直刚正的少年不收污染。
范成大要幸运得多,苏州出生的他父母早亡家境贫寒,早年仕途虽跌宕起伏,但范成大晚年还算过得优渥闲适。
因他才能出众,几次因病请辞都未得允准,直到女儿病逝,伤心过度的范成大才毅然回了老家养老,范成大去世后被追赠少师、崇国公,算是得到了一个不错的结局。
他隐居之后的作品,更多是在描绘田园农家的风光和反映农民被剥削的悲惨遭遇,于他而言,归家隐居是对这片生养土地的热爱、和对像曾经的自己那样生活贫苦的人民充满同情。
早期的人才选拔还没有彻底向寒门开放,所以以"归田"主题的创作者大多还是家境不错,他们未必都是生长在乡野之间的农家子弟。
但政治的动荡、官场的黑暗以及道家思想的盛行让他们对自然充满了向往,他们希望远离尘世喧嚣,躲到不需要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田园去生活。
中期的创作者已有寒门之子,回归田园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回家,回到一种原有的生活中去,保持最原真的自己。
新的文学体裁兴起于是山水田园诗没落,但并不代表"归田"思想就此消失,元曲和明清中也有许多表达这一主题的优秀作品。
元代是由于民族压迫和歧视,读书人得不到尊重,清朝早期也存在这个问题,明代则是在晚明到清初国破家亡后出现了一批文人为主的晚明遗民。
亡国之痛使得这群人走进山林,诸如张岱,科举制发展到后期弊端逐渐显露,许多人都认为科举救不了危在旦夕的大明而不入仕。
张岱是其中之一,他少为纨绔子弟纵情享乐、颓废放纵,明亡后避居深山,一个连农用工具都分不清的人要自己舂米。
表现隐逸避世思想的文人画在经历了宋元黄金期后,到明代拓展出了新的境界,"吴门派"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最为代表。
等到明末清初,许多文人画虽然画的是青山秀水,但笔法放纵肆意、意境冷寂,高山奇峰之上立着一或二人,凝望着远处的江河和河上扬帆的轮船,这是他们再也回不去的繁华,而田园对于他们来说,是情感色彩浓烈的伤痛和离恨。
到现代文学作品中,乡土文学和京派小说中依然有"归田"思想的体现,工业文明的入侵使得传统的宗法农业社会遭到强烈冲击。
沈从文有湘西、废名有黄梅,他们的情感不再像晚明乱世那样狂放宣泄,而变得内敛节制,田园在他们那里,是一种逝去的美。
回家种地这样的田园生活,文人赋予了它诗意、赋予了它道德上健康理想的状态,这个他们所构造的而精神避难所。
既原始又文明、干净单纯,不会腐化人,更趋向于道家的遵循自然、避世隐逸的思想,文人把田园诗化为一个与外人间隔的"桃花源"。
对于现代人而言,想回家种地的"归田"思想,在人们对一些拍摄田园耕作生活的视频博主喜爱追捧上仍有体现,现代社会的压力使得人们向前任那样对田园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想象。
真实的田园
真实的田园当然不完全是文人所想象的模样,也不完全是与世隔绝的,田园生活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只是它相对简单单纯,但同样有确保其正常运转的生存规则。
这些规则中不乏抑制个性发展的陈规陋俗;田园思想也不完全是只有道家的智慧,儒家思想对家庭观念的重视也体现在田园生活中。
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让人们更真切地感受"粒粒皆辛苦"更加知道一切的来之不易,从而倍加珍惜现有的一切。
失意之后就想回家种地的"归田"思想,是古往今来的人们在有意地规避人生丑陋的一面,是对世间纯真美好的向往。
人生富贵功名不过是身外之物,在追逐靠近危险的物欲名利时,或许每个人都应该在心里想着回家种地,在心中构造一个精神避难所的桃花源,莫让自己在物欲名利中迷失方向。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