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信:4年狂收8100万,“为孩子好”背后的金钱本质

杨永信:4年狂收8100万,“为孩子好”背后的金钱本质

2008年,一部名为《战网魔》的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横空出世。这部号称历时两年筹备,实地采访,"准备充实、数据详实、案例真实"的纪录片,借着"中央电视台"这块金字招牌,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剧烈反响。

纪录片的主人公——身着白大褂,带着金丝边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精神卫生专家杨永信和他创办的"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也由此走进了那些觉得自己的孩子有"网瘾"或是自己的孩子"无药可救"的家长心中。

一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对杨永信和他的机构趋之若鹜,仿佛把这里当成是救命的稻草,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就强制送了进去。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也就是在2009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以《网瘾之戒》为题,专门制作了针对"网瘾戒除"机构的节目。

杨永信:4年狂收8100万,“为孩子好”背后的金钱本质

内容却多是令人毛骨悚然,仿佛"集中营"一般的非人待遇,让观众不敢也不愿意相信这都是真的,而且大部分还是针对未成年人的。

与此同时,曾经参加过"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的亲身经历者,或公开或匿名,在互联网上以第一视角,发布了自己的经历。杨教授再一次走上了风口浪尖,不同的是,这一次却是从"神坛"跌落。

究竟是"神"还是"魔"?究竟是"爱"还是"害"?

时间悄然走过了十年,相信现在可以给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说了。"电击狂人"杨永信和他的"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

杨永信出生于1962年,临沂市本地人,相比于其他"60后",杨永信心思活络,秉承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考入了当地的山东省沂水医学专科学校。

1982年,从学校临床医学专业顺利毕业的杨永信,进入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也就是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

杨永信:4年狂收8100万,“为孩子好”背后的金钱本质

那个年代,对于教育水平整体较低的国人来说,大学生、大专生就是天之骄子,就是知识和信任的化身。

杨永信也在按照传统路线评职称、提工资、当干部。如果不是互联网的出现,相信他也会和其他精神科的医生一样,日子平淡而简单,不会引起过多的关注和讨论。

因为对于国人来说,"精神健康问题"仿佛就是洪水猛兽,患者亲属及自身,常常对此讳莫如深,所以相比于其他综合性或专科性医院,精神科医院一般很少走进大众视野。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以势不可挡的速度深入大众生活,无论男女老幼都迅速接触并接受了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其传播之快、受众之广,在有史以来的媒介中都是史无前例的。

杨永信:4年狂收8100万,“为孩子好”背后的金钱本质

不甘平凡、不甘寂寞的杨永信在第一波互联网洪流中,看到了他"扬名立万"的机会。彼时,随着互联网而来的,除了爆照式增长的信息,还有网络游戏。

作为主要受众的青少年,迅速被吸引。一夜之间,原本乖巧听话的孩子开始逃课打游戏,让很多家长伤透了心,而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大街小巷开设的网吧,也让管理部门和学校异常头疼,杨永信看到了自己一生所学的用武之地。

2006年,杨永信成立了"临沂市第四人民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披着合法的外衣,开始了对一批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戕害。

利益驱使,人性扭曲——日进斗金的诱惑

这批沉迷网络游戏、与家人有巨大矛盾冲突的叛逆少年,被统一称为"网瘾少年",而"网瘾",在媒体、平台以及个别精神科医生的包装宣扬下,也变成了一种精神疾病,需要入院治疗。

在杨永信的宣讲中,通过他的"电击疗法",就如同手术一般,可以让"网瘾少年"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永不复发。

杨永信:4年狂收8100万,“为孩子好”背后的金钱本质

这些在现在看来明显有待商榷的夸大宣传,却在当时被绝望的家长当成是"金科玉律"一般信奉,来吧,不管你的孩子有什么问题,只要"杨教授"电一电,保证改头换面,永远都不想玩电子游戏。

在这些夸大其词的自我包装背后,是杨永信对巨额利益的贪得无厌。根据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的调查,在杨永信的网瘾戒治中心,每人每月的基本费用6000元。

这里并不包括杨永信另外开出的所谓的治疗所需的药物、器械费用。记者粗略的计算了一下,一个"患者"在该戒治中心一个月最少要消费1万元左右。

从2006年1月挂牌成立到2009年记者调查当月,短短3年半左右的时间,杨永信的网瘾戒治中心共计收入8100万元。

在巨大的金额数据面前,杨永信含糊其辞,曾经的鸡汤"一切为了孩子的改变,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在孩子改变的问题上,没有任何理由逃避责任",也被拉下了遮羞布,露出赤裸裸的金钱本质。

杨永信:4年狂收8100万,“为孩子好”背后的金钱本质

不仅如此,杨永信先后出版了系列书籍《让孩子告别网瘾:网瘾戒治纪实》、《用"心"戒网瘾》、《网瘾的是与非》以及《戒治网瘾重塑性格》,利用家长对其的盲目信任,要求家长购买。

这些书,一方面帮助杨永信达到了敛财的目的,另一方面则实现了对家长的精神控制。如果说杨永信的戒治中心是"集中营",是"邪教",那么这些书籍就是他用来给家长、学生洗脑的"圣经"。

这一点也是最可怕的,杨永信用一些无从考证的"病例",给家长们灌输希望,又用一些冠冕堂皇的"鸡汤"包装自己,一步步让无知的家长成为他的"帮凶"。

杨永信:4年狂收8100万,“为孩子好”背后的金钱本质

只求热点,不求真相——推波助澜的媒体

杨永信的另一个"帮凶"就是最初以杨永信为对象制作纪录片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刘明银。

刘明银也是山东临沂人,在北京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在他制作的长达7集的纪录片中,几乎全都是对杨永信的赞美之词。

电视画面展现的也多为"毫无痛苦的治疗过程"、"无药可救的学生的转变"、"亲子抱头痛哭"、"集体感恩",而这些与亲历者的描述以及其他记者的后续调查截然相反。

面对越来越多的质疑,刘明银沉默以对,但派出了儿子给杨永信"站台"。刘明银的儿子以小记者的身份,两次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表对杨永信的参访报道,溢美之词跃然纸上。

杨永信:4年狂收8100万,“为孩子好”背后的金钱本质

刘明银的纪录片之所以能够火爆,是因为正好抓住了当时部分家长的痛点。

2006年,是互联网、电子游戏刚刚风靡,网吧盛行且缺乏有效监管互联网时代初期,面对未成年人、青年人长期沉溺于网吧的情况,家长、学校把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采取的措施都采取了。

然而毫无起色的现实总是给家长沉重的打击,把家长率先推到了崩溃的边缘。

作为一个在全国最高媒体常年从事媒体工作的新闻人,刘明银敏锐的嗅到了其中的新闻热点,他把家长想看的、想要的剪辑出来,在通过全国最正统的主流新闻媒体平台播放出来。

实质上,是在给那些已经崩溃或即将崩溃的家长以希望。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刘明银放弃了身为记者对真相的探寻和坚持,相比于因为无知和痛苦而被懵逼的家长,他更是杨永信这个伪"神话"的幕后助推

杨永信:4年狂收8100万,“为孩子好”背后的金钱本质

以爱为名,挥之以刀——盲目轻信的家长

直到今天,仍有家长是杨永信的拥趸,即便在大量的事实面前,他们也不愿相信曾经是他们亲手把自己的孩子推进了深渊。

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高某,就因为不愿结婚,被父母送到了杨永信的"戒疗中心",出来时变成了逢人就下跪的精神疾病患者;东北16岁的女生,从"戒疗中心"回到家,就将母亲绑起来虐杀致死。

居高临下的命令和教训,是这一代父母最常用的育儿手段,稍与其意志相背离的诉求,就会被视为对他们权威的挑衅和蔑视。

这些家长,都是以爱的名义,以"为你好"的名义,忽视孩子也是人,也有独立的人格

杨永信:4年狂收8100万,“为孩子好”背后的金钱本质

其实,在亲子问题中,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接纳和尊重,有多少孩子一生都在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而背负这超出其年龄的重担踽踽独行。

以杨永信为代表的靠"网戒中心"敛财的个人、机构,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也是我国父母内心深处"天下无不是父母"意识的外化,是对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无力感的外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和国民整体文化、素质水平的提升,相信我们能找到更好的途径去为人父母,组建家庭,谋求个人与他人、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共处。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