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战役全军覆没,胡清河靠2个篮球渡大海回大陆,归来待遇如何

1949年10月27日,金门战役获胜的消息传到台北,蒋介石流下了喜悦的眼泪,他说:"这一战全胜了,台湾安全了。"
实质上,在1949年以前,国内历经了20年内战,国民党已经被共产党打击得溃不成军。到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士气一夕间土崩瓦解。
战败后,蒋介石带着国民党逃到台湾,他们本来已经对生存不抱有期望,但金门战役的胜利,让濒临灭亡的国民党,又活了过来。
对国民党来说,金门战役不只是军事上的胜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舞,这一战为国民党经营台湾打下了心理基础。可以说,没有金门战役,就没有今天的台湾。
而对于共产党来说,金门战役虽然规模不大,却影响着中国全局发展,这种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金门战役,是解放军成军以来唯一一次彻底的战败,由于这场战役的溃败,共产党丢失了解放台湾的机会,直至今日,我们仍然没有找到统一台湾的契机。

如此重要的一场战役,在当年国共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解放军为什么会遭遇惨败?其实还是和解放军轻敌有关。
当年解放军第十兵团成功解放厦门后,金门成了一座孤岛,岛上有国民党李良荣带领的二十二兵团,约两万士兵驻守在岛上。
解放军十兵团虽然只有10万人,但凭藉以往的作战经验来看,十兵团非常有信心打赢这场战役。
然而,解放军小瞧了跨海作战的难度,他们以为只要顺利登岛,战争胜利就指日可待,但他们忽略了海洋低潮的因素。
加上解放军对战争形势认识不够,当时叶飞派了十兵团28军副军长肖锋,带领9000士兵打头阵,因为这些士兵普遍海战经验不足,很多人还没上岸就牺牲了。
上岸的士兵要和国军陆海空兵力较量,作战劣势尽显,经过3天的苦战后,解放军几乎全军覆没。
其中有6000人在战斗中确定牺牲,其他人几乎全部被俘,少数人失踪。后来这些被俘虏的士兵都被编入国民党部队,他们大多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

共产党当时以为28军已经没有人能活着回来,没想到10个月后,却发生了奇迹。1959年8月,251团2营卫生员胡清河,他将两个篮球胆拴在身上,在海中泅渡了十几个小时后,顺利落地厦门。
作为解放军官兵中唯一从金门返回的战士,胡清河的举动,让所有人看到了解放军战士顽强的生命力。
回到大陆后,胡清河非常激动,但因为当时环境问题,他受到了组织几十年的观察,直到1985年,他才证明了自己的清白。有人曾问过胡清河后不后悔,他说战友们都牺牲了,自己能够活着回到家,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他宁愿牺牲,也不愿意屈服于国民党,因为抱着这种坚定的意志,才让他顺利从金门回到了厦门,让他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参军三年,遭遇金门战役
金门战役爆发的时候,胡清河只有19岁,这一年,也是他加入解放军的第三个年头。胡清河原出生在鲁北平原胡家寨的一个小村里。

1946年,共产党的区中队路过此地逗留了几天,当时年仅16岁的胡清河看到解放军,当即向他们表达了自己想要参军的意愿。区中队见胡清河意志坚定,便接收了他。
后来,胡清河被分到华东野战军部队,部队领导见他读过几年书,而且为人聪明能干,就让他去当了卫生员。
胡清河入伍后参加过不少战争,比较知名的如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孟良崮战役,他都有参与其中。虽然胡清河军龄不高,但他积累了丰富的参战经验,在金门战役之前,他一共参加了70多次战斗,并多次荣获功勋。
1947年,年仅17岁的胡清河,在战友的推荐下正式加入共产党,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革命战士。
在金门战役开打前夕,胡清河所在的第三野战军第28军,驻守在大嶝岛北侧的一个小渔村,当时胡清河作为2营的医护助理,即将跟随部队登陆金门。

胡清河知道此行必定会面临各种风险,他已经做好了可能牺牲的准备。在上战场之前,他将自己珍藏的战役纪念章,交给了留守的老乡,并说:"如果我牺牲了,你回家时,把这些奖章交给我父母。"
虽然胡清河在战斗之前,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不过他肯定没料到,在这场战斗中,解放军会全军覆没,而在所有登陆金门的战士中,只有他一人回到了厦门。
实际上,解放军在攻打金门战斗开始之初,就遭遇了颓势。由于国军白天增加了几万援兵,解放军伤亡惨重,进攻因此受到阻力。
战斗的第二天,国军利用陆空联合作战,对解放军渡船进行炮击和飞弹狙击。当时解放军的船只几乎全被烧毁,后续的部队已经无法登陆金门。
打头阵的9000战士,只能选择背水一战。因为解放军对战斗准备不够充分,加上没有援军的帮助,仅依靠登岛的这9000人无法和国军进行抗衡。
战斗进行到第3天,解放军已经伤亡惨重。当时胡清河与战友都受了伤,他们被敌军包围,人已经被逼到了海边上,退无可退,想要活命,只能束手就擒。

在危难关头,胡清河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命安全,而是手中的党员证,这是他的政治生命,为了保护党员证不落到敌军手里,随后他把党员证塞入口中,使劲嚼并咽了下去。
胡清河被俘后,被编入了国民军,在部队中,他依旧担任卫生员的职务。虽然名义上成了国民革命军,但胡清河心心念念的是党组织。
他一直期盼着解放军大部队能打到金门,不过盼了许久之后,也不见解放军过来。胡清河已经没有时间再等待,因为说不定哪天国民党就会离开金门岛,到时他想回家,就更加艰难了。
于是,胡清河决定暗中从海上偷渡回到对岸去。这个想法在当时其实是非常冒险的,国民党本身就对共军俘虏监视严密,加上金门和厦门之间隔着大海,想要逃跑并不容易。
然而,不得不说胡清河创造了奇迹,他在游泳技术不太行的情况下,竟然依靠着两个篮球游回了大陆。
如果不是回家心切,恐怕没有人会愿意冒这种风险。而从胡清河顺利回到大陆的例子证明了,只要愿意足够迫切,一切事情皆可成功。

计划缜密,靠篮球救命
金门战役刚结束时,国民党为了防止俘虏逃跑,特地派重兵在海边日夜巡逻。有些战士和胡清河存了一样的心思,想通过渡海逃跑,因为准备不够充分,在逃跑时被发现,最后都被秘密处决。
胡清河虽然想回大陆,但他知道万事不可操之过急,只有把计划做的尽量缜密,才可能成功逃脱。
胡清河首先考虑到,要想走海路回去,必须得会游泳,他在山东老家时接触过游泳,但只学了点皮毛,他知道自己技术不够,如果想顺利渡过海洋,必须得借助工具。
但当时为了防止大家逃跑,营房里所有可以用作渡海的工具,都被收缴清纳,连烧柴的木头也找不到一根。胡清河为了找合适的渡海工具,每天冥思苦想,终于有一天,他看到操场上有人打篮球,于是想到了用篮球当救生圈的办法。
不过,想要成功渡海必须要有两个篮球,才足以负载一个人漂浮。不仅如此,偷渡还要配合时机,只有在涨大潮时,从岸边跳下海,才能保证在海中不被国民军发现。

可是,这两个条件总是不能同时满足,胡清河手里有篮球时,没有涨大潮,涨大潮,篮球又落不到他手里。
胡清河就这样一直等待机会,终于到了1950年8月,这天正好是涨大潮的日子,胡清河也找到机会拿到了两个篮球。
他知道机不可失,当天傍晚,胡清河装作上厕所,悄悄离开营区,顺着早就勘察好的路线,来到了海边。他将篮球的两个球胆用绷带固定在胸前,一鼓作气跳入深海中。在海中,他用尽全身力气向前滑动,希望尽快脱离危险区。
在前行的过程中,胡清河听到头顶上有子弹声,他以为自己已经被国民军发现,好在最终发现他们是乱打的。

胡清河眼看着离金门越来越远,悬着的心也慢慢放下了。他开始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前方,手脚并用,希望尽快到达大嶝岛方向。
胡清河在大海中漂浮了12个小时后,终于游到了大陆的海边。上岸后,胡清河找到了军队驻扎地、
他本以为这是28军的军营,经过一番了解才知道,这里是厦门岛的东南部,是31军驻扎的位置。部队首长详细了解他的情况后,把它送回了28军。
不过,历经千辛万苦才回到部队的胡清河,并没有如他料想的一样,受到部队的欢迎。反而他的安全回归,让组织对他产生了怀疑。
实际上,组织的这种怀疑也不无道理,因为当时金门战役作战的9000士兵,没有一人回归部队。胡清河在战争结束将近一年时间后,突然冒出来,确实令人生疑。
加上在金门战役中,解放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惨败,败将的回归,对组织来说并不是件光荣的事。因此胡清河回归之后,就受到了审查。

对胡清河来说,他非常理解组织的这种行为,毕竟自己当了几个月国民军。在国民军部队任职期间,他做了哪些事,接触了那些人,别人无从知晓。
尽管自己历经艰难,才能回到大陆,但在别人看来,他是以战败者的身份回归,能不被过多为难,对胡清河来说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留党察看,特殊时期受冲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并非完全进入了和平发展时代。当时虽然已经没有外地的侵扰,但国内依然历经了各种风波动荡,直到改革开放后,国内发展才算真正稳定下来。
而胡清河从金门游回来后,受特殊环境的影响,他接受了组织三个月的审查。胡清河内心坦荡,所以不惧怕任何审问。
在国民党部队任职期间,他没有出卖过战友,也没有泄露过军事机密,组织了解到这个事实后,当时就让胡清河回到原来的部队当卫生员,并给予了他留党察看的处分。
虽然被组织记了处分,但胡清河没有怨言,他始终在部队兢兢业业工作,并且一直把自己当作一名党员看待。

1952年,胡清河被抽调去福建土改。在福建期间,胡清河不仅积极参与土改工作,还认真为当地百姓治病。土改结束时,胡清河还被组织表彰了。
1955年,胡清河退伍回到山东陵县老家,他被分到县镇卫生所当医生。虽然胡清河已经不在部队工作,但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被"留党察看"处分。
在卫生所工作期间,他多次向有关部门申诉,都没有得到结果说明。特殊时期开始后,胡清河因为"特殊身份",受到了强烈冲击。一些当权者说他是国民党派来的特务,并对他进行公开批判,还曾经把他关在小黑屋里一个多月。
当时胡清河被抄家时,敌对派曾经要拿走他珍藏的军功章,胡清河拼死守护,最后寡不敌众,军功章还是被抢走了。

好在当时人武部政委李炳文帮忙说话,胡清河才拿回了这些勋章。胡清河回到大陆之后,可谓是历经风险,而等到洗脱所有"罪名"之时,胡清河已经56岁了。
1985年,中央正式恢复了胡清河的党籍,背负"叛徒"罪名35年,到这一刻,胡清河才算立证了自己的清白。
这之后,胡清河真正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在儿孙的陪伴下,他享受着天伦之乐。胡清河晚年在接受参访时表示,很满足现在的生活。
相比在战场牺牲的战友,和远走台湾几十年无法回家的战友,他太知足了。胡清河十分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能够看到祖国繁荣富强,他也深感欣慰。他始终是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是党和人民的忠实拥护者。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