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身陨前一再叮嘱:死后火化不要留骨灰,骨灰为何撒在4处?

周总理身陨前一再叮嘱:死后火化不要留骨灰,骨灰为何撒在4处?

一个人如何做到不朽?

《左转》中说:立德、立功、立言;《道德经》中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横渠先生会告诉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肉身"不朽",大概是千百年来许多人的追求。其实说到底,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伟大的周总理,告诉你,不朽即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还有什么,能比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更加不朽的呢?人们常以诗情咏怀、以诗情寄哀思、以诗情再现盛世繁华。

但到头来面对周总理,所有的热泪盈眶,也只能浓缩出一句"这盛世,如你所愿!"这一天,十里长街华灯初上;每一天,十里长街倒映盛世繁华。

身陨之后,他将骨灰洒遍神州,洒遍他曾经为之呕心沥血的家园。也让这盛世不远,让我我们有幸能与总理共赏。正值总理逝世45周年之际,让我再一次感怀,这个伟大人物在将骨灰撒遍神州的深刻寓意!

周总理身陨前一再叮嘱:死后火化不要留骨灰,骨灰为何撒在4处?

1、 少年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一次与总理"结识"的时间,大概还是蹒跚学步,牙牙学语之时。那时家中挂着伟人与总理的画像。

年幼的心性不懂瞻仰,抬头仰望却又极似瞻仰。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总理的那对浓眉大眼。家中长辈常会捋清思路,用孩童最容易理解的故事吗,诉说总理的一生。

许多年后,细细想来,那些故事还是太少,信仰又渐涨几分。或者只有那样的伟大心胸,才会生的那么浓眉大眼,风神俊秀吧!

总理对一个人而言的意义,大概就是最熟悉的师友,最深刻的血脉记忆吧。还记得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这一句话,激励了多少人为之心潮澎湃,热血十足。

那年他才12岁,离家千里赴沈阳读书。在租界中,他目睹了彼时中华之现状,也目睹了人们软弱之不堪。有那样想法的,有很多。但是历史选择了恩来同志。

周总理身陨前一再叮嘱:死后火化不要留骨灰,骨灰为何撒在4处?

有一天,校长在为大家上课时,似乎是突发奇想,还是对学生们都有这一问,他问同学们:

"你们为了什么读书?"

这时就是头脑风暴的环节了。老套的,新奇的,猎奇的,现实的都有。

"为明理而读书!"

"为做官而读书!"

"为交人脉而读书!"

"为赚大钱而读书!"

这个年纪的孩子们总是这么有想法,大家踊跃发言,校长也不急着做结论。

直到一个少年站起来,他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童颜并非无忌,就如这位少年一般。他在此后的一生里,从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新中国建立。

他都在以自己的毕生所学,建设这个伟大国度的崛起。并为之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如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还在萦绕耳畔,然而音容笑貌却已渐成背影。

他始终是少年,就如那个临终之际,"依依不饶"的请求家人,希望人民理解他骨灰洒遍四处的少年。

周总理身陨前一再叮嘱:死后火化不要留骨灰,骨灰为何撒在4处?

2、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如何理解《论语》中说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一直以来,许多人会因为这句话而厚葬祖先。

这句话的本意是要想民风醇厚,后代子孙得到福荫,那么要谨慎慎重对待祖先的后事。慎重对待祖先后事,就要厚葬吗?在中国,一直流传着薄养厚葬与厚养薄葬的争论。

所有争论都有终止的时候,要想改变观念,就需要一个深入人心的伟人,以身作则。你见过最大的"追星"场面有多大?

老北京人会告诉你,那是1976年。那是一个频繁"地震"的一年,周总理,朱总,伟人相继离去。那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夜空中星辰最黯淡的一年。

1976年1月8日,9点57分,那个对着整个华夏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永远停止了热血。

周总理身陨前一再叮嘱:死后火化不要留骨灰,骨灰为何撒在4处?

病房中,原先隐忍的哭泣,顿时崩溃成一片嚎啕。他的妻子邓颖超,抚摸着已渐冰冷的面容,轻轻吻了一下他的额头。

她还记得,那年那少年,一句"望你珍摄,吻你万千",欣喜万般的她回他一句"情长纸短,还吻万千"。

如今,他留下了遗志,只留她一人为他实现。她要做的,就是顺从自己爱人的心愿,将骨灰撒遍为之奋斗一生的祖国大地。

这对于一生伴随总理的妻子兼战友来说,这是最后一个任务了。然而,许多党员包括民众都无法接受自己敬爱的总理,不能保留最后的面容,只能葬在人间。

1月11日,得知周总理送葬车队将在北京出现的居民们,纷纷聚集在天安门广场,瞻仰这个伟大总理的最后容颜。

周总理身陨前一再叮嘱:死后火化不要留骨灰,骨灰为何撒在4处?

因为他们听到了最不想听到的"谣言":周总理的遗体会在那里火化,不作保留,连骨灰也不作保留。为什么?作为一个伟大的人民领袖,不能保留遗体,供人民瞻仰?

还要将骨灰洒到外面呢?许多人不理解,若不探究撒骨灰寓意,也不会理解。只会感慨总理的人格伟大。

那日,听到谣言的人群瞬间崩溃,群潮涌动。寒冬腊月中,上百万人站在长安街两侧,他们愤怒地堵住了车队。直到邓颖超出面,向人民保证遗体火化,是总理本人的遗愿。

人群才渐渐的停歇了下来,向着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独具魅力的领导人,作最后的悼念,尽管是那么依依不舍。十里长街,不见旧时金戈铁马,不见今日车水马龙。唯见那日送总理,人民一步一回头!

3、何为不朽:为民、为国、为统一

(1) 崛起从北京开始

提起周总理,国民们对他的敬意都会油然而生。而提起北京,这个经过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更在历代为我国内陆扼守关外,其意义与历史也可以说是并驾齐驱。

周总理身陨前一再叮嘱:死后火化不要留骨灰,骨灰为何撒在4处?

而北京,也是与周总理有着密切联系的城市。如今的北京,车水马龙。谁也不会想到,总理的崛起会在那年1918年才开始。

当时还在日本留学的周总理,回国后的一段时间内,北京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正值北洋政府时期,政治动荡,国家总统如走马灯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

而周总理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后,往返在京津之间。常与许多同道们,一同在总统府外请愿,"大闹天安门"的故事,就出自于这一时期。

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在诸多预选首都中,选择了北京。从此,周总理开始在北京待了他的下半生。他在这里开大型会议,会见外宾,并为之建设城市化。

可以说,在总理参政的二十多年里,每一座大建筑,都渗透着总理的心血。看过新华门前那对无名石狮吗?看过许许多多曾经在封建时期辉煌一时的牌坊匾额吗?

周总理身陨前一再叮嘱:死后火化不要留骨灰,骨灰为何撒在4处?

能活过"十年动荡",总理的智慧可谓是居功至伟。那一天,我国携胜利之势,笑傲于联合国。

那一声笑,也笑于晚年身体已经疲弱的总理听,笑于炎黄子孙听。可以说,崛起,开始于北京。这不仅仅是少年总理的崛起,也是整座大陆的崛起。

如今,伟大之城,依旧有他的痕迹,因为,他将自己的一部分骨灰,洒向了北京上空,与人民血肉相连!

(2) 为民从治水开始

还记得,总理喜爱在办公室放置两架小飞机模型。他说:"我的一生就关心两件事,一个上天,一个水利。"

在中国的历朝历代,治水从来都是关乎民生的话题。从大禹治水,到李冰的都江堰,西门豹治邺等等古来功勋,皆从治水为民开始。总理也不例外。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一直是个比较缺水的城市。

周总理身陨前一再叮嘱:死后火化不要留骨灰,骨灰为何撒在4处?

封建王朝的毫无节制,只好由新中国的领导人摆正了。当时供给市区的地表水源只有城西郊的玉泉山一地,年平均供水量在3000万立方米左右。

在建国时期,迫切实现工业化的北京来说,是远远够不上需求的。于是总理先后主持修建官厅水库、十三陵水库、怀柔水库和密云水库。其中,北京密云水库,可以说是耗费了总理最大的心血精力。

他在屡屡告诫工程人员:"既要保证进度,更要保证质量,决不能把一个水利工程建成水害工程,或者是一个无利可取的工程。要把工程质量永远看作是对人民负责的头等大事。"

他说将这座水库形容成位居于北京人民头上的一盆水,告诉工程师们"一旦盆子倒了或者漏了,撒出大量的水来,北京人民的衣服都要被打湿的。"

他以"打湿"一词述说,看似幽默,但这背后就是首都几百万人民的人身安全。最终,这座水库建成历时两年,在总理的领导下,终于建成了如今盛名一时的密云水库。

周总理身陨前一再叮嘱:死后火化不要留骨灰,骨灰为何撒在4处?

可蓄水量达到43亿立方米。而总理,也在这样疲于奔忙的工作环境下,身体状况一日不如一日。而他去世后,一部分骨灰也撒向了密云水库,继续护佑着自己时刻惦记的人民。

(3) 革命从天津开始

他的故乡,虽不在天津,然而对于他来说,这里,是革命的开始。他曾说过:"天津是我的第二故乡"。

1917年6月,总理结束了在南开中学四年的学习课程。此后,从日本归来的他,又成为了南开大学的一名学生。

而就在这近十年里,他与天津的结缘,还不只是在学业上,他在这里开始革命,也在这里,收获了一生的战友和伴侣——邓颖超。

早在1915年,北洋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义愤填膺的周总理,就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参加了抗议活动,并多次发表演讲,对腐朽的政府施压。

引得许多同道为之倾倒。一代外交天才的练成,大概就是在这一刻开始显现出来。还是1915年,是周总理在天津求学的第三年。

周总理身陨前一再叮嘱:死后火化不要留骨灰,骨灰为何撒在4处?

恰好,天资聪颖的邓颖超,在这一年入学。后来,1919年9月觉悟社成立,作为领袖的周总理,开始了与邓颖超的接触。

1925年,从法国回国的周总理,在广州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终于和从天津南下的邓颖超在广州喜结连理。如果说他们的爱情有见证的话,那其中必定有天津。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多次以校友身份,来到他修成学业的地方,并在天津视察,建设教育。这里,当之无愧成为了他的"第二个故乡",被他时时挂怀。

因此,总理后来的骨灰,也洒向了这片自己革命的起点,爱情的起点。

(4) 百川东到海,英魂固神州

提起黄河这条母亲河,许多人都对这里的历朝诗词名篇朗朗上口。

王之涣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张养浩有: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李白也说: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周总理身陨前一再叮嘱:死后火化不要留骨灰,骨灰为何撒在4处?

这里,是养育华夏万民气运之河,如今,更是维护华夏一统之河。我们的祖先曾经在此繁衍,而如今,我们的周总理,也在此为璀璨的一生画上句号。

在总理生前,曾经无数次的表达他对母亲的思念,无论是在天津时的半年多牢狱之灾写下的《念娘闻》,还是留学日法期间的感怀日记,无不充满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解放战争时期,在黄河渡口,他曾满怀激情的告诉船夫:"感谢你们今天把我们送进母亲(指黄河)的怀抱,享受母爱的温暖。"

12岁就离家投身于建设中国崛起的少年,大概只有在黄河这样宽广的臂膀之下,才能感受到久违的母爱。

从读书追求革命真理到投身无产阶级革命和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未能再回故乡一趟,他说:"想来母亲坟前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亲恩未报。"睹物思人,大抵都是如此了。

周总理身陨前一再叮嘱:死后火化不要留骨灰,骨灰为何撒在4处?

用总理生前的话说,就是:"人生来是为人民服务的。生前的工作、劳动是为人民服务,死后骨灰撒在祖国的山水大地上,落在山头田野的,可以作为植物的肥料,落在水里的可以喂鱼虾,营养水生植物,还在继续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人类才是生生不灭的。"

因此,最后那一部分骨灰,也洒向了黄河入海口,拥抱母亲宽广的臂膀。更环绕东海,期盼祖国早日完成统一。

4、 盛世不远,如您所愿

45年前的1月8日,那位意气风发的少年,离开了他的舞台,却永远存在于炎黄子孙的头顶之上。一个人可以不朽到什么程度,看一看周总理就知道了。

皮克斯动画《寻梦环游记》曾有一句话,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一个真正的死亡,是他被所有人遗忘的时候"。

而在中国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能做到这样,少;能如总理一般,永远不朽的,少之又少。就笔者看来,古来圣贤,能为人们所记住的,大都可称圣人,也包括了伟人与总理。

周总理身陨前一再叮嘱:死后火化不要留骨灰,骨灰为何撒在4处?

他对于国民的意义,就如那年那日,那个少年那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屡屡叩击心弦一般,永远萦绕在怀。

他的一生,从未利用用资历和资源成全自己,相反却一次次牺牲自己。他拥有那个时代革命者责任感与使命感。

从决定我党命运的遵义会议,到关系抗日转向的西安事变,抑或苦难的动荡岁月,都有他的身影。在纵横捭阖之间,在狂澜既倒之间,将自己毕生的信仰,付诸实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来不是漂亮话,至少总理一生从未明言此志,却一直身体力行。

联合国为他下半旗,并反击不服者,他们说:作为一国总理,他没有子女,没有房产,没有存款,甚至连骨灰都未留下。如果有哪个国家的人能做到,联合国也能为其下半旗。然而,至今依旧寥寥。

在华夏大地灿若星辰的文明长河中,笔者终于找到了形容总理的一段对话。

周总理身陨前一再叮嘱:死后火化不要留骨灰,骨灰为何撒在4处?

子贡曾问孔子"何如斯可谓之士矣",什么样的人可称得上"士"?

孔子答:"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在道德上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上要能完成上级所派任务。有此示范,敢不敬乎?敢不勤乎?

犹记得,您曾因为开国大典时飞机不够,带头建议飞两遍。如今我们的飞机要多少有多少。

您曾注目过的十里长安街,如今已是车水马龙,十里繁华。

更在2020年的疫情里,我们无愧于炎黄,率先完成了攻坚。恰如您所愿,这盛世不远。如今,您的血肉,永远的烙印在了山河万里,也永远印在了人民的心里。

想来,这只是您,一另一种形式,化作繁星陪伴我们盛世不远,恰如您所愿。想来,如今的我们,踏着无数先辈走出来的路,无需再道行路难!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