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自小爱吃鱼,喜欢吃新鲜鱼肉,战争时代吃鱼成奢望

毛主席自小爱吃鱼,喜欢吃新鲜鱼肉,战争时代吃鱼成奢望

众所周知,毛主席喜欢吃鱼,这与毛主席的出生地的湖南的饮食习惯有关。

湖南湘潭虽然不像江南那样号称鱼米之乡,但也是一块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这里盛产各种淡水鱼、

鱼肉,也是湖南人的最爱,毛主席自小便养成了吃鱼的习惯,无论是剁椒鱼头,还是红烧鱼块,都能深深抓住主席的味蕾,成为他童年时期的鲜美大餐。

毛主席从不掩饰自己对鱼肉的喜爱,在他成为国家领导人后,虽然不追求生活的享乐,但每顿饭一条鱼,是必然少不了的,即使是只有一条鱼,一碗辣椒,也能让主席多吃几碗饭。

主席晚年时候,曾经多次对身边的人说:我在世时吃了很多鱼,死后就把我扔到海里喂鱼吧。这种来自自然,回归自然的情怀,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

毛主席自小爱吃鱼,喜欢吃新鲜鱼肉,战争时代吃鱼成奢望

自小养成吃鱼的习惯

湘潭地处湖南省,因为盛产睡莲,故得名"莲城"。湘潭之地,有明显的季节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有多条大河流经,乃人杰地灵之地,同时,也产生了让所有人都垂涎三尺的湘菜。

湘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其最大的特征是容易下饭。鱼肉在湘菜中具有重要地位,著名的菜品有剁椒鱼头。

水里的鱼怎么会和地里的辣椒扯上关系呢?原来,湖南的气候温和湿润,人们食用辣椒,可以起到提神除湿的作用。

善于烹饪的湖南人巧妙地将鱼肉与辣椒结合到了一起,诞生出了这道名菜。鱼与辣椒,同样也是主席的最爱。

毛主席自小爱吃鱼,喜欢吃新鲜鱼肉,战争时代吃鱼成奢望

主席二十五岁之前,几乎都是在家乡湖南度过的。童年和少年的经历,对一个人影响非常大,自小从湘菜的氛围中成长,也让主席成为了湘菜的忠实拥护者,鱼肉也自然成为了主席的最爱。

又食武昌鱼

前面说过,毛主席从未掩饰过自己对鱼肉的喜爱,这点从他的诗词里面就可以看出来。

建国后,全国人民投入到建设美好祖国的实际行动中,为了让作为母亲河的长江发挥更大的作用,让长江两岸的土地紧密连接在一起,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武昌地区建设武汉长江大桥。

开工后不久,毛主席来到了武昌,视察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工作。在毛主席的鼓舞下,当时的建设者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创造了当时桥梁史上的奇迹。

一座横跨龟蛇二山的长江大桥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阶段,建成后,武昌与汉口之间的交通,不再信赖于轮船,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日常出行,也将促进长江两岸的经济发展。

毛主席自小爱吃鱼,喜欢吃新鲜鱼肉,战争时代吃鱼成奢望

因为武汉长江大桥是一座两用桥,下面是铁路,上面是公路。中国的南北,由此全面贯通,成为了一个整体。时至今日,武汉长江大桥依旧屹立在长江上,发挥着交通枢纽的作用。

次年,毛主席南巡途中,再次视察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现场。此时的主席,看到中国大地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看着这座大桥的慢慢成型,异常开心。

索性在浩瀚的长江中畅游三回,流泳完后,又诗性大发,提笔挥毫,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这首著名诗词。

其中有两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说明了主席的南巡路径,他过了自己的家乡湖南没多久,马上就到了荆楚大地,来到了九省通衢的长江边上的重镇武昌,真是:壮美江山,任君遨游!

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奔波一生的主席,面对此番天翻地覆的变化,心中的豪迈顿起,写下了这首词。

该词与李太白的"两岸猿声停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区别之处在于,李太白借助的是大自然的力量,而主席所依赖的,是人民的力量,是新中国澎湃前进的动力。

毛主席自小爱吃鱼,喜欢吃新鲜鱼肉,战争时代吃鱼成奢望

同样盛产鲜美水产品的武昌,不仅是历史名城,也是一座在中国革命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辛亥革命在此打响了第一枪。

正是受到武昌首义的鼓舞,毛主席决定投笔从戎,加入了湖南新军。武昌鱼,是远近闻名的美食,途经此地,又偏爱吃鱼的毛主席,岂能错过如此美食?

但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当年毛主席尝到的武昌鱼,并非武昌地区打捞的鱼,而是他家乡湖南的鱼。

了解主席的人都知道,毛主席喜欢吃新鲜的鱼肉,所以身边的人都不会用冷冻过的鱼做给毛主席享用,但那次确实是事发突然。

据毛主席的列车专用厨师程汝明后来回忆,毛主席所说的"又食武昌鱼",其实并非出产于武汉本地,而是他们从长沙带过去的鱼。

毛主席一行在长沙逗留期间,长沙地区就有武昌鱼出售,程汝明就买了一些,打算当天做给毛主席吃。但日理万机的毛主席没有在长沙停留多久,就打算往北去,前往武汉地区。

毛主席自小爱吃鱼,喜欢吃新鲜鱼肉,战争时代吃鱼成奢望

于是程汝明只好将鱼收拾好了,放在列车上有冰块的自制冰箱里,一起带到了武汉,让毛主席在此享受到了武昌鱼的美味,也造就了那首千古名篇。

战争年代,吃鱼成为了奢望

毛主席爱吃鱼肉,但并非一直有鲜鱼吃。1934年,由于当时的党中央的错误方针,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被后世称为军事史上奇迹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毛主席带领中国工农红军,穿过自己的老家湖南,进入贵州,在遵义召开了会议,又转而北上,避开国民党的锋芒,从此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北方生活。

在长征的艰苦岁月中,面对前有追兵,后有强敌的紧急关头,红军的生活陷入了严重的困境。在爬雪山的时候,面对茫茫雪山,何止是吃不到鱼肉,就连果腹的食物都成为问题。

青稞面,炒面等这些如今已经沦为糟糠之食的食物,成为了当时红军战士的最爱,因为这些食物方便携带,不容易变质,果腹的效果非常好。

毛主席自小爱吃鱼,喜欢吃新鲜鱼肉,战争时代吃鱼成奢望

等到红军进入草地,连青稞面和炒面的供给都已经成为了困难,无数红军战士饿死在长征途中,幸存的战士只好宰食战马。

马肉吃光以后,就将身上的牛皮带解下来熬水喝,尽管草地里有一些小鱼,但都让给了妇女和伤员,普通战士的食物供给不足,依旧是红军遭遇的最大难题。

此时的毛主席,显然非常难受,他要与红军战士共克难关,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普通人一样,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就像孔子一样,三月不知肉味。

1935年,红军队伍到达陕北,在延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此时的延安,物资同样匮乏,中国工农红军队伍在此带领广大农民,掀起了广泛的生产活动,硬是将陕北的不毛之地,变成了西北的大粮仓。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句口号正是在延安的生产动员大会上毛主席自己提出来的。当时发起的生产活动,为军队提供了粮食,红军队伍的饮食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也让延安成为了中国革命的神经中枢。

毛主席自小爱吃鱼,喜欢吃新鲜鱼肉,战争时代吃鱼成奢望

食物的问题解决了,但毛主席的鱼肉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也不可能解决,这是因为,地处陕北的延安,本来就缺少雨水,没有水,自然也没有了水产品。

在当时艰苦的条件,根本不可能把其它地区的鱼调入延安,所以毛主席碗中的鱼肉还是没有踪影。

长年北方的生活,让毛主席爱上了面食。难道毛主席真的已经忘了鱼肉的鲜美,真的已经不喜欢吃鱼了吗?显然不是,而是因为条件所迫,毛主席只好改变了自己的饮食习惯。

建国后恢复吃鱼的习惯

1949年,新中国在北京成立,毛主席入住中南海。贵为国家领导人的毛主席,终于有机会吃鱼了。

但共和国刚刚成立,国家的条件还是非常困难,许多人还是吃不饱,为了与人民大众同甘共苦,毛主席每次只吃一条很小的鱼,这对于一个鱼肉的锺爱者来说,不能大块朵颐,显然是非常难受的。

毛主席自小爱吃鱼,喜欢吃新鲜鱼肉,战争时代吃鱼成奢望

毛主席不仅爱吃鱼,还爱吃苦瓜,因为毛主席是一个喜欢忆苦思甜的人。

他曾经多次指着餐桌上的苦瓜对助手们说:"苦瓜这种菜,在我的家乡湖南非常多,我从小就喜欢吃苦瓜,与其它人不同的是,我喜欢生吃苦瓜,就图这个苦味。我这一生没少吃苦,所以苦惯了,也习惯了,苦,并不是不好的东西,要学会以苦为乐。"

在郭金荣所著的《走进毛泽东的最后岁月》中,记载了毛主席吃鱼的故事。有一次,助手们为毛主席做了一道胖头鱼汤,毛主席望着汤中肥大的鱼头,又幽默地和助手们开起了玩笑。

为什么毛主席能一边吃饭一边和助手们开玩笑呢?因为当时的毛主席拿的是国家工资,自己的一切生活开销都从自己的工资里面扣除,所以毛主席就承担起了助手们的生活,助手们经常和毛主席同桌吃饭。

毛主席指着鱼头对助手们说:这个鱼头比其它的鱼头要大,也不知道是不是也比别的鱼更加聪明,看它的头那么大,想必也是如此吧。

毛主席自小爱吃鱼,喜欢吃新鲜鱼肉,战争时代吃鱼成奢望

你们一定要多吃点鱼头,因为我希望你们越来越聪明。一席话,说得在座的各位都笑了起来。

毛主席就是这样的人,与他在一起,没有领导与下属的疏离之感,有的只是活跃与轻松,这也是众多毛主席的助手们无比怀念毛主席的原因吧。

死后把我喂鱼

毛主席作为一代天骄,多少人都希望他能长命百岁,永远活在世上,但这怎么可能呢?想让自己长生不老的秦始皇,费尽心思找寻不死药,最后也没有成功,反而落下笑柄。

对此,毛主席一度看得很开,他知道人实现不了长命百岁的理想,所以他很早就写出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样的诗句。

晚年的毛主席病了。多年的革命生涯,费尽心思的操持,辗转多地的奔波,为人民谋幸福的紧迫感,始终像巨石一样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很辛苦。

毛主席自小爱吃鱼,喜欢吃新鲜鱼肉,战争时代吃鱼成奢望

即使这样,他依然在忘我的工作,直到确实动不了,才将中央的工作移交给周总理,由他来打理一切,但毛主席还是经常牵挂着国计民生,牵挂着中国的国防事业,时不时过问几句,直到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面对自己的生死问题,晚年的毛主席更是有着异于常人的豁达,他从不忌讳提到自己的生死问题。

他曾不止一次地向身边的人提起:"人哪有长生不死的,古代的帝王费尽心思找寻不死药,还是没有找到,在生死面前,皇帝与平民都是平等的,这是自然规律,谁都改变不了,所以我不会纠结于自己的生死问题,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安排。"

他曾经对自己的护士长开玩笑说:"假如哪天我离开了,你们最好开一个庆功会,你就亲自上台去讲话,就说因为我死了,证明了辩证法的成功,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晚年的毛主席同样提到了自己爱吃鱼的习惯,他说:"我在世时特别喜欢吃鱼,也吃了非常多的鱼,也不知道这些被我吃掉的鱼会不会怪我,为了让我能赎罪,在我离开后,你们最好把我扔进海里,把我喂鱼,从哪里来的,就到哪里去。"

毛主席自小爱吃鱼,喜欢吃新鲜鱼肉,战争时代吃鱼成奢望

我们从毛主席的这些话语,可以看出晚年的毛主席,早已经看淡了生死,不仅看淡了个人的生死,甚至要将自己的身体还给自然,因为是自然造就了自己。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推崇道法自然,毛主席的想法,也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毛主席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操劳的一生,其功绩无人能比。

但毛主席始终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从不搞铺张浪费那一套,从不占用过多资源,这既是革命年代养成的良好习惯,也是毛主席大公无私的体现。

对于自己为数不多的爱好吃鱼的习惯,毛主席也希望能在自己百年之后偿清这些债务,高风亮节,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