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取消中国行:蔡元培屡次相邀,只因败在一千美元出场费?
爱因斯坦是21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其创立的相对论,重建了当代物理学的基础。除了在相对论领域做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外,在核能、光的本质研究等领域都有非常深的建树。
除了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科学知识的布道者,在他获得诺贝尔奖后,除了继续从事对宇宙奥秘的探究外,也充分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向人们宣传科学知识。
爱因斯坦所到之处,莫不掀起一股追求真理的浪潮,他的科普活动对于当地的科学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
算起来,爱因斯坦曾到过中国两次,遗憾的是,当时"古井不波"的中国科学界并未抓住如此好的机会,中国人反倒给爱因斯坦留下了非常糟糕的印象。之所以会留下如此遗憾的结局,与当时贫穷落后的现状有关。
二十世纪中国对赛先生的渴求
1905年,是公认的""。这一年的3月,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困扰物理界多年的光电效应问题;这一年的4月,爱因斯坦获得苏黎士大学博士学位;5月,爱因斯坦提出了自己的狭义相对论原理,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这些诞生于1905年的任何一个理论,都是在当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成果,也让爱因斯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当代最伟大科学家,让他蜚声世界,享有的声誉与日俱增。许多国家都向爱因斯坦伸出了橄榄枝,这其中,包括当时最富有的德国。
1914年4月,爱因斯坦受德国科学办的邀请,前往德国,迁居柏林。其它国家的人也纷纷邀请爱因斯坦前往自己的国家举办讲座,宣传科学理论,以此来激发该国国民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
中国也一样,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科学对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1919年1月15日,陈独秀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大力提倡"德"、 "赛"两位先生。
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到了当年的五月四日,爆发了有名的运动风波,将"德先生"与"赛先生"的影响扩大至全国,中国人中也爆发了对于"两位先生"的热捧和追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时任民国教育次长的袁观澜先生,在访问德国期间,向爱因斯坦发出了邀请,请他前往中国举办讲座,试图利用爱因斯坦的巨大影响力,激发广大中国人投身科学事业的热情。
遗憾的是,当时的中国,是一个顶着"东亚病夫"的东方古国,充满着战乱。此时的爱因斯坦,正在潜心研究自己的相对论,爱因斯坦丝毫没有考虑,谢绝了袁观澜先生的邀请。
蔡元培的再次邀请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一位民主进步人士,他也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曾出任过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21年的时候,蔡元培是北京大学校长,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他访问了德国,在访问德国期间,他专程拜访了爱因斯坦,向爱因斯坦再次发出邀请,请他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
蔡元培当然是希望这位当世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到访,能对中国的教育事业起到了个很好的提振作用。这次邀请,还是遭到了爱因斯坦的拒绝,因为他已经安排了前往美国访问的行程,不过,他表示会尽快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
也正是在这一年,爱因斯坦凭借对"光电效应"的研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当时的爱因斯坦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该奖。在科学研究暂告一个段落后,为了宣传自己的研究成果,爱因斯坦的足迹几乎遍布全世界。
除了宣传科学知识外,爱因斯坦还参加了多项公益活动,比如说,他前往美国的目的,就是为的的创建筹集资金。在美国的大学,爱因斯坦举办了四次关于"相对论"的讲学,在美国掀起了研究相对论的潮流。
从美国回来欧洲后,爱因斯坦又前往英国,拜谒了牛顿墓地。
被迫离开德国
1922年的3月,爱因斯坦访问了法国,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推动法德关系正常化。这两个欧洲大陆的相邻国家,在刚刚结束的一战中是敌对国家。一战中,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战败,被迫投降,但始终对协约国成员不满。
除了牵涉到了政治外,爱因斯坦也在哲学领域开展了批判,被他批判的哲学思想是当时欧洲地区重要的哲学分支——马赫哲学,这支哲学流派强调经验的重要性,把感觉经验看作世界的基础,强调一切科学理论都不过是假说。
这当然不能被一直从事科学理论研究工作的爱因斯坦所接受,所以爱因斯坦要批判他。这种哲学流派在当时的欧洲地区非常流行,对他的批判当然会引来其拥戴者的不满,有人发出谋杀爱因斯坦的威胁。
为了躲避这种危险,爱因斯坦只好离开欧洲暂避开风头。对此,爱因斯坦曾说:"既然骚乱在持续,我必须去看看东亚,我至少必须躲避。"就这样,爱因斯坦开始了自己的首次,也是唯一一次东亚之旅,访问的国家定为中国和日本。
一波三折的中国之旅
当时的中国与日本都在极力邀请爱因斯坦的前往,两个国家的人都希望爱因斯坦能将自己访问行程的第一站放在自己的国家,在这方面,显然日本更加具有优势。经过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世界影响力,都在中国之上,爱因斯坦更加倾向于访问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的日本,所以爱因斯坦将访问的第一站定在了日本。
爱因斯坦将日本作为行程的第一站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经费问题。为了能邀请爱因斯坦,日本人可谓是留馀力,为爱因斯坦提供了充足的"出场费",当时日本的财力显然要优于中国。
客观来说,这并非爱因斯坦爱财,因为他在行程定下来后,在前往日本的途中,才知道自己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此之前,他是不知道自己将收获一笔可观奖金的。
中国方面,极力想促成爱因斯坦到访的还是蔡元培等人,他们非常希望爱因斯坦能将东亚第一站选在中国,他们还希望爱因斯坦能留在中国讲学一年。
但爱因斯坦回应道,自己已经答应了日本人的邀请,而且他更喜欢冬天的时候到达中国,先到达日本,再前往中国,这样就能避免冬天的时候留在日本。
既然爱因斯坦执意先去日本,中国方面只能接受,好在爱因斯坦总算同意前往中国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蔡元培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中说:"我迫切希望能够与您达成您完全满意的协议,从而能亲眼目睹东亚文化的摇篮。"
蔡元培还承诺为爱因斯坦提供食宿,以及每月一千元的补助。双方在这一千元的补助上产生分歧。蔡元培愿意为爱因斯坦提供一千元每月的中国元,但爱因斯坦希望的是一千美元。一千中国元在当时已经不算小数目,当时的北京的一座四合院的价格,也不过是四千中国元。
爱因斯坦执意要为其支付一千美元每月的补助,蔡元培只好接受,但这个数额,已经超出了北大所能支付的能力,蔡元培只好想办法拉赞助。最后,在梁启超的帮助下,才解决了这个问题。蔡元培与爱因斯坦达成协议后,爱因斯坦立即回复:"计划新年前后抵达北京。"
爱因斯坦的日本行程
爱因斯坦由欧洲出发,前往目的地日本,途中需要经过中国上海。爱因斯坦在上海作了一个晚上的停留,也没有发表什么演讲,就继续登船前往日本神户。
日本人对爱因斯坦的到来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爱因斯坦到达码头时,上千个日本人前往迎接,并高呼万岁,这让爱因斯坦非常享受。
因为这让他感觉日本是一个崇尚科学的国度。在爱因斯坦共计八场演讲中,日本人对爱因斯坦的热情持续高涨,他用过的草稿纸和黑板,都成为了日本人的收藏珍品。
爱因斯坦在日本停留的时间达到了43天,超出了原本计划的一个月。爱因斯坦在日本掀起了"爱因斯坦热",为日本人的科学精神播下了科学的火种,日本人开始了对相对论的学习与探究,日本的理论物理学研究开始了一个长足的进步,日本是全世界第一个制定原子弹发展计划的国家。
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人是汤川秀树,其后的日本获奖者都是他的门生。在爱因斯坦访问日本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初中生。爱因斯坦的日本访问之旅,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尽管这时(相对论)对我来说还是对牛弹琴,但不知不觉中我记住了他的名字,也记住了他的那些高深的理论。在我的潜意识里,以理论物理学为方向,或许就是从这时渐渐开始的。正因如此,升入新年级后,对物理实验热心起来。"
夭折的中国行
中国学界的有识之士,正在眼巴巴地等着爱因斯坦到访中国。当蔡元培先生还在继续为爱因斯坦的补助筹集款项,却收到了爱因斯坦的来信,此信中,爱因斯坦表示:"自己的中国行程无法实现了!"
也许是曾经许诺的每月一千美元的补助始终未能落实,让爱因斯坦心中产生了中国人是否能筹集资金的怀疑;也许是爱因斯坦觉得自己呆在亚洲的时间已经足够。
原因已经无人知晓,他取消了访问中国的行程。这让蔡元培先生内心非常失落。他原本是借助当世最杰出的科学家的到访,在中国内部掀起一股崇尚科学的作风,从而促进中国科学研究水平的进步,最终实现国家强大的理想。
为了求得爱因斯坦的一次到访,他不惜三番五次邀约爱因斯坦;不惜用中国作为东亚文明的发源地这种历史来吸引爱因斯坦的兴趣;他不惜放下身段亲自筹措资金,却不想迎来如此结局。蔡元培先生内心之悲凉,仿佛是当时中国国际地位的处境。
后来,蔡元培先生带着无比失望的口吻,发表公开信,赞扬那些认识到邀请爱因斯坦访问中国的进步人士,他也勉励了所有中国人:"不必懊丧,要奋发图强。"
爱因斯坦眼中的中国人
爱因斯坦从日本返回欧洲的途中,再次经过上海。爱因斯坦的船在上海靠岸,在上海作了停留。原因却是因为居住于上海的犹太人的盛情邀约。爱因斯坦在上海停留了两天时间,时间也就足够逛街,走马观花地了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给爱因斯坦留下好的印象。
在爱因斯坦看来,中国人就像毫无意识的机器一样,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爱因斯坦还形容中国人为像羊一样的民族,只剩生存的麻木;当中国人限于条件蹲着吃饭时,这在爱因斯坦看来是一种陋习,爱因斯觉得中国人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表现得无精打采,动作很像只在解手时才会蹲下的欧洲人。
爱因斯坦甚至说:"如果中国人取代了其它民族,那将会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因为他们看起来没有思想和活力,这将会让生活变得枯燥和乏味。"这就是当时乃至当今世界最伟大科学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印象,与其说是刻意的贬低,还不如就承认事实就如爱因斯坦日记中记录的那样。
当时的中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的包袱下苟延残喘,有识之士还在疲于寻找中国的发展之道,普通民众在生活的重压下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与畜生毫无区别,这是史实。
但往事已经不可追,唯有借用蔡元培先生的话:"不必懊丧,要奋发图强。"后来,爱因斯坦再未到达东亚。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德国物理学家。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伯尔尼专利局任职,在苏黎世工业大学担任大学教授。——引用自头条百科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