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掩护丈夫朱德突围,怀孕的伍若兰负伤被俘,酷刑后头颅被挂城门
晚年的人朱德元帅酷爱兰花,至于这个爱好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连朱德自己也说不清。
可人们知道,朱德之所以酷爱兰花与一个人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个人便是朱德早丧的亲密战友与革命伴侣——伍若兰。
作为朱德的第四任妻子,伍若兰与朱德在一起的时间极为短暂。从相识到相知,再到最后牺牲。前后一年多的时间,成为了朱德一生难以忘记的回忆。
这位被人称作“井冈山上永不凋谢的兰花”的女子,在1929年,蒋介石调湘赣两省的重兵围困井冈山之时,为了掩护自己的丈夫突围,率警卫班与敌人周旋。
在负伤被俘之后,因拒绝与自己的丈夫断绝关系而被敌人残忍杀害。当年井冈山上的三位女杰之一的伍若兰就此陨落,此中故事真如传奇一般荡气回肠。
投身革命的女青年
伍若兰出生于1903年的湖南耒阳县。家中父亲原本是清末的一位秀才,因此伍若兰从小就得到了父亲的悉心教导。
少年时候的伍若兰可是一名才女,不但颇有文化底蕴,还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12岁那一年,伍若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县女子职业学校。
在校期间,伍若兰因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想要做一名时代的新女性。为此,伍若兰拒绝了父亲原本为自己说下的一门亲事,决定在念完女子职业学校之后继续深造。
伍若兰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当时与伍若兰同班的还有毛主席的堂妹毛泽建。两人在校期间就是挚友,两人相约一定要在将来做一名了不起的女性。
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伍若兰在女子师范学校期间积极地参加各种学生运动,反对旧制度对于妇女的压迫与毒害。积极地倡导并带头妇女们剪发放足,抵制残害妇女的旧制度。
五卅时间之后,全国上下的反帝,反日运动高涨。身在湖南的伍若兰也积极地响应了全国有志青年们的斗争,加入了反抗日本资本家的暴行之中,带领着湖南的学生与青年妇女们查抄日货,以实际行动策应了上海学生们的反抗运动。
此后伍若兰开始接触共产主义,很快便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拥护者。并在1926年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以共产党员的身份,于1927年当选耒阳社会主义青年团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委员,并任妇女部部长。
妇女革命的先驱
当时的湖南省仍是全国工农运动发起的主要省份之一。尤其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之下,湖南省的农民运动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
身为耒阳妇女部的部长,伍若兰积极地投身到农民运动中来,经常为农民与妇女讲述革命的道理,为农民上课,组织妇女学习文化知识。
为了激起穷人们的反抗精神,伍若兰还专门编了一首歌曲在老百姓中间传唱。歌词是这样的:“如今世道大不公,富得富来穷的穷,富人高楼饮美酒,穷人赤膊喝北风。”
简简单单的几十个字,道出了生活在乱世之中百姓的穷苦窘境,也激起了成千上万劳苦大众的斗争精神。
马日事变之后,湖南省的农民运动遭遇了打击。在反动当局的带领之下,军警开始抓捕共产党员与响应革命的群众。
面对敌人的悬赏与通缉,伍若兰毫不畏惧,坚持在地下与反动政府做斗争。当时化妆为村妇的伍若兰,为了拉动具有革命精神的群众参加革命队伍,跑遍了十里八乡。
耒阳县的反动政府则是将伍若兰的通缉令下达得到处都是,一些唯利是图的小人在见到伍若兰之后便立刻向当地的政府报告她的行踪。
为此伍若兰没少在生死边缘徘徊,幸运的是在战友与穷苦百姓的掩护之下,每一次伍若兰最终都能化险为夷。
就这样伍若兰在与组织失联的情况下独自坚持了整整4个多月的斗争。一直到宗海被湖南省委派回耒阳才与中央取得联系。
1928年2月,由朱德所率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开始攻打耒阳县城的时候,伍若兰与邓宗海便率领耒阳县的农民积极的协助朱德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并建立起了中共耒阳县苏维埃政府。
与朱德喜结良缘
苏区政府成立之后,伍若兰任妇女部长兼女子联合会主席。在工作上,伍若兰表现出了极强的组织能力和宣传能力。
同时敢作敢当的泼辣作风也让其一点也不比男同志在工作上逊色。就在这时,伍若兰的优秀引起了身为第一师师长的朱德的注意。
对于伍若兰,朱德可是十分的赞赏与喜爱的。因为伍若兰的行书写得十分流畅,朱德还时常夸她是个“作家”。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之间除了同志关系之外,还产生了些许的爱慕之意。只是迫于同志关系两人都不便捅破这层窗户纸。
后来还是县委的同志细心,发现了两人之间的情感的端倪,于是便为两人牵线搭桥。1928年2月,由当时的耒阳县委书记刘泰、邓宗海介绍,朱德与伍若兰结成了革命伴侣。
婚前朱德还曾诙谐地说:“你是个辣不怕辣的湖南人,我是不怕辣的四川人,咱们俩人辣到一块了。你有麻子,我有胡子,我们就“麻麻胡胡”结婚吧!”
在与朱德结为夫妻之后,伍若兰全心全意地支持着自己丈夫的工作。并随着丈夫一同上了井冈山,有了伍若兰的照顾,朱德的生活也有了极大的改善。而伍若兰在婚后除了照料朱德的日常生活外,对于工作也是丝毫没有懈怠。
从地委转到了军中,帮着红军在井冈山上做政治宣传工作。红四方面军成立之后,伍若兰被调往红四军担任政治宣传队任队长。
这段时间伍若兰不辞辛劳地深入到宁冈新城的塘南村开展土地运动。但是由于当地的地主阶级势力很大,所以土地运动也面临诸多的阻力。
为了打击地主的嚣张气焰,伍若兰积极地发动受苦受难的群众,与农民团结在一起,惩处了很多长期欺压百姓的地主恶霸,得到了当地农民的广泛支持。
塘南村的土地运动在伍若兰的带领下,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得到了湘赣边区工农兵政府的表扬。但是伍若兰也成为了当地反动势力的头号公敌。
在结束了塘南村的土地工作之后,为了能够在军事上帮助到自己的丈夫,也为了自己在土地运动中随时可能面对的武装斗争做准备。
伍若兰积极地向自己的丈夫朱德请教,学习军事技能。从最简单的射击、投弹、刺杀到战术布置等方面的内容,伍若兰每一项都学习得十分认真。
并且伍若兰还练就了一手好枪法,据说当年在井冈山根据地的时候,伍若兰能够双枪快打,并且准确度极高,就连朱德的警卫员对伍若兰都十分的佩服。
学好了军事技能之后,伍若兰参加了多次战斗,在随红四军向赣南地区进军的途中随部队一同打了几场胜仗,并且每一次的战斗伍若兰都能立功。
作为妇女的伍若兰,不但在政治工作上成绩突出,在战场上也屡立战功,这使得当时红军队伍里面的女干部都备受鼓舞。
当时敌人对于革命根据地的“围剿”一次比一次严峻。战斗的凶险程度也一次更胜一次。1929年1月14日,红军在反动派的围剿之下向赣南地区转移。
寒冬腊月使得赣南地区被白雪所覆盖。大雪阻碍了敌人的进攻,但是也为红军生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壮烈牺牲
1929年2月1日,伍若兰随部队一道在江西寻邬县吉潭经战斗之后,转到临时驻地休整。一连几日都是打打停停,部队士气低落。
面对随时可能被敌人合围的困局,所有人都显得格外地小心。这时候的伍若兰已经怀有4个月的身孕,但是即便这样依旧坚持着战斗。
第二天早上,红军战士们都已经是疲惫不堪。就在这时候敌人对驻地的红军发起了突袭,军部被反动派刘士毅所率领的一个团包围。其中也包括了毛主席与朱德在内的许多我党的高级指挥官与政工干部。
双方交战之后,战斗打得异常激烈。伍若兰被激烈的枪声惊醒,立刻拿起手中的双枪冲出屋子向敌人射击。
伍若兰与警卫连的战士们抵挡着来犯的敌军,拼死掩护军部的领导转移。敌人就在不远的地方,很快便与警卫连的战士们混战到了一起。
为了掩护毛主席与朱德两位领导同志的转移,伍若兰率领几名警卫连的战士向着敌人的侧翼发动进攻,将敌人的火力牢牢地牵制住,同时将冲上来的敌人吸引到了自己的身后。
伍若兰与这几名警卫连的战士接着大学的掩护,边打边撤,牢牢地吸引着敌人,为首长争取突围的时间。等到天完全亮了之后,首长们终于脱离了危险,可是伍若兰却被敌人匆匆围住。
敌方指挥官见到伍若兰之后,料定伍若兰是红军的妇女干部,于是下令活捉伍若兰。所以在“围剿”伍若兰的过程中,并没有向其要害射击。
伍若兰腿部负伤不能动弹,而手中双枪的子弹也已经打光。最终在敌人的重重围困之下,伍若兰被敌人俘虏。刘士毅在听说抓到了朱德的妻子之后喜出望外,并立即向南京的蒋介石邀功。
刘士毅按照蒋介石的指令,连夜对伍若兰展开了审讯工作,要求伍若兰交代红军的去处以及毛主席、朱德的下落。
刘士毅对伍若兰说道:“你为什么当土匪?”
而伍若兰则是狠狠地看着刘士毅说道:“真正的土匪是你们!我是共产党,是革命者,要消灭你们这伙反动派!”
恼羞成怒的刘士毅命人对伍若兰施以酷刑。各种惨无人道的手段都用到了伍若兰的身上,行刑的过程中,伍若兰几次昏迷。
可是反动派的刽子手们却用水将其浇醒之后继续实施酷刑。但是面对敌人的刑讯逼供,伍若兰忠贞不屈,始终咬牙坚持着。
最后伍若兰说道:“革命一定会成功,你们一定要灭亡”。眼见不能从伍若兰的口中问出红军和朱德的下落,刘士毅又开始以伍若兰身怀有孕为由,想要诱骗其与朱德脱离关系。
但是伍若兰却说:“要我同朱德脱离,除非赣江水倒流!”。这时候的伍若兰已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但是说出的每一个字却都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最终刘士毅杀害了伍若兰。
1929年2月12日 ,年仅23岁伍若兰在赣州卫府的地牢里被残忍杀害。伍若兰牺牲之后,将其头颅割下悬挂在赣州城门之上。
闻讯之后的朱德差点昏死过去,但是为了将红军带出敌人的包围圈,朱德也只能是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继续前行。只在毛主席的面前落下了眼泪,这在朱德的一生中是极为罕见的。
多年之后,虽然朱德再度成家,但是对于当年伍若兰牺牲一事却始终让不下。朱德在延安时候曾对美国作家沫特莱回忆起伍若兰并说道:“她是一个坚韧不拔的农民组织者,是一个又会搞宣传,又会打仗,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的难得女子”。
伍若兰牺牲之后,朱德便极其喜爱兰花。不管走到哪里,总是会养几株兰花。有时候还会痴痴地看着那一盆盆兰花若有所思。
1962年,朱德重游井冈山时还写过一首诗。诗曰:“井冈山上产幽兰,乔木林中共草蟠;漫道林深知,寻芳万里几回看”想必这其中所寄托的便是对于伍若兰的万般思念之情了。
这年,朱德临下山的时候也带走了一盆井冈兰。回京的路上,朱德眼泪婆娑地回忆着往事,伍若兰当年的种种英姿再一次浮现在朱德的面前。
若非当年伍若兰的舍身掩护,想必也就不会有红军军部的顺利突围,更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伍若兰(1906年3月 -1929年2月12日) ,女,革命烈士,湖南耒阳县(今耒阳市)城郊九眼塘村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8岁入私塾,12岁入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1924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