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炊事员李开文,被分配糖厂当副厂长,李:再甜也比不上家乡

毛主席炊事员李开文,被分配糖厂当副厂长,李:再甜也比不上家乡

世间百态,各人有各人的精彩,谁也别羡慕谁的“地位”和“身份”,因为小人物同样“伟大”。说起李开文的名字,大抵多数人非常陌生,但实际上他的人生中充满“惊险”和“传奇”。

他是一位老红军,曾担任中央特灶班班长,是毛主席的“红色大厨”。偏偏,扛过了战争年代残酷和艰难的李开文,不愿意当“大官”,反而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本本分分的粮站站长。

那么,李开文为什么会有这般选择?他的故事又是怎样的?

01,炊事班老李:你是一名真正的战士

李开文出生在1898年安徽六安一座叫金寨的县城。1927年,年近而立的他加入农民起义队伍。1932年,李开文成为红军一员。

那年秋天,他随大部队离开了生活三十馀年的大别山,彼时的他并不知道,此一去即是17载光阴。

毛主席炊事员李开文,被分配糖厂当副厂长,李:再甜也比不上家乡

后来的李开文说,他一直记得当天种种:因为他常年在田野、山道上奔走,养出一双能走长路、快路的“铁脚”,再加上他的性格淳朴老实,所以赤卫队的团长特地把他挑出来,让他成为红军队伍中的担架兵,并担任班长。

傍晚时分,暖黄的阳光洒满大地,刚刚吃完晚饭的李开文及队友忽而听到上级命令:由于蒋介石发动“大围剿”,大别山队伍马上撤离,现在就走。他迅速收起全部家什,跟着大部队从自家门后经过。李开文不敢回头,也不敢停下脚步。

但某些时候,你越害怕什么,越会出现什么。正巧跑出来瞧“热闹”的李开文大儿子李锦旭非常眼尖地发现了父亲,8岁的孩子拼命哭喊着追上去,李开文僵硬着脸庞没有回应。

队友劝他,李开文这才稍停步子,迅速扭头瞅了一眼,又马上折回,继续往前走。他说:“革命就是这样,不能回头。”

毛主席炊事员李开文,被分配糖厂当副厂长,李:再甜也比不上家乡

大别山突围比预料中更加艰难,从未摸过枪杆子的李开文紧紧抓住手中担架,时刻准备接应伤员。

别人可以丢掉器械、轻装上阵,可李开文和他的队友却不能丢掉担架,因为躺在上面的是他的首长、队友,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

遭遇战随时会遇到,为了避免同敌人正面冲突,几千、几万人的队伍只得挑选无人愿意走的小路前进,脚底被磨破,一个血印接着一个血印,痛苦难以忍受。李开文的某个同乡在某日夜晚哀求李开文放他回去。

李开文问他:“回去?回哪里?大别山?你回不去了。”

老乡傻了,不解地看着李开文。

李开文对他说:“你要知道,革命不许回头,现在大别山早落入敌人手中,你回去也是死,不如拼一拼,或许能杀出活路!”

毛主席炊事员李开文,被分配糖厂当副厂长,李:再甜也比不上家乡

老乡沉默半晌,打消了当逃兵的念头。又一天,敌机来袭,数十枚炸弹直接爆炸在来不及躲藏的担架队附近,尚未反应过来的李开文瞬间被炸飞了。

碎石、泥土和鲜血全部堆在他的脸上、身上,把他挖掘出来的战士以为他已牺牲,打算把他就地埋葬,不料那位老乡忽而冲出来抱着他大哭,硬生生将陷入昏迷的李开文吵醒了。

李开文在病床上整整躺了1年,他的耳朵聋了,全身都痛,他以为自己再不能上战场了,但医生告诉他:只要坚持,便还有希望。

于是,从病床爬下来的李开文第一时间找到团长,请求回归队伍。他说:“我想当一名真正的战士,给我一把枪吧!”

团长“哈哈”大笑,回道:“你早已是一名真正的战士了!”

由于李开文的伤势不再适合战场,故而团长将他派到了炊事班。李开文很不开心,可为了能够留在红军队伍,他还是勉强同意了。

毛主席炊事员李开文,被分配糖厂当副厂长,李:再甜也比不上家乡

1935年8月,红军队伍进入草地,饥饿和疲劳带走了无数战士的性命,上级向炊事班下达硬性命令:必须想办法给战士们补充营养。

同样又累又饿的李开文咬着牙,在每天凌晨2点起床,3点前做好饭,4点跟着部队开始前进。没有食材,他就杀掉战马,烹制马肉。

马匹没有了,他沿路捡苦马菜制作菜汤;苦马菜找不到了,他把皮带切断丢锅里煮汤给战士们充饥;皮带也吃光了,他便开始挖草根,想尽一切办法确保“粮食供应”。

草地上的环境湿润、雨雪天气时常“光顾”,给生火造成极大麻烦。李开文每天捡拾湿漉漉的草木塞到衣服里,用体温把它们捂干,争取能在扎营时立刻把火烧上。

久而久之,不仅李开文的炊事班成了队伍中首个燃起炊烟的军灶,而且他的火种也跃居整个炊事班最重要的“存在”。李开文的名字与他的“火种”一起响彻整支队伍。

毛主席炊事员李开文,被分配糖厂当副厂长,李:再甜也比不上家乡

1937年,上级派遣李开文到延安担任陈云、徐特立等5位中央领导的厨师。他没有自满,继续秉承艰苦认真的态度,每天烹制2斤肉和几个素菜为领导们补充营养,并悄悄攒下8块钱买了一只小猪,无偿奉献给组织。

1940年,局势变得紧张,中央担心毛主席的安全,特地把老实本分的李开文调到中央炊事班,命他负责给毛主席做饭。

李开文确实没有辜负上级信任,没日没夜严守食材、以身试毒,坚持亲自给首长送饭。

某一日,毛主席见顶着严寒来送饭的李开文衣裳单薄,送他一件羊皮背心,李开文固辞不得,暗自下定决心要为毛主席烹制他最爱的红烧肉。

令李开文没有想到的是,他从大师傅那里偷学到的手艺居然得到了主席的肯定,由此他便开始常为主席烹制这道菜肴。

主席阻止了他,叫李开文恢复往日习惯,继续制作南瓜、红薯等素食。51岁时,李开文没有跟着大部队转战西柏坡,而是进入了中央干部学校读书。

毛主席炊事员李开文,被分配糖厂当副厂长,李:再甜也比不上家乡

临行前,毛主席叮嘱他一定要认真学文化、找机会来看望他,李开文哭着答应了。此后,李开文再非炊事班老李,也没了给主席做饭的机会。

02,粮站新站长:粮食是个宝啊,不能浪费

1949年7月,从干部学校毕业的李开文自上级口中得知,组织想把他派遣到天津糖厂当副厂长,他吓了一跳,急忙婉拒并请求回家乡。

上级领导与他熟识,知道李开文的倔脾气,只得同意。离开前,李开文专门问了很多人,找到了毛主席。毛主席问他:“你不去天津糖厂?”

李开文憨厚一笑:“糖再甜,也比不上家乡水。”

毛主席摇摇头:“行吧,回去就回去,但你记得常写信啊!”

李开文赶忙应下。等回了安徽六安,地委组织的领导试探性问李开文:“您想从事怎样工作?”

李开文坚持服从上级分配地委领导便问金寨县的副县长如何?李开文震惊了,使劲儿摇手拒绝。地委领导无奈,只能暂时放他回家。

毛主席炊事员李开文,被分配糖厂当副厂长,李:再甜也比不上家乡

李开文用了两天时间回到板棚村,在一片竹林里找到昔日房屋,见着弟弟李开香。弟弟告诉李开文:他老婆张氏生下双胞胎不久,被迫躲到山洞里,不足周岁的双胞胎因此先后夭折;张氏久不闻李开文消息,以为李开文已不在人世,遂带着李锦旭改嫁了。

李开文的侄子和侄女跟随他的脚步,亦走上革命道路,侄子至今音讯全无,侄女前些年回来过一趟;他的大哥大嫂死在了敌人手中……

心心念念回故土的李开文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家竟成如今这般破碎模样,他和弟弟畅聊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即迫不及待想要去寻再度丧夫的张氏。

李开香极力劝阻他,但李开文根本没听,徒步跑了30来里山路,与张氏在山间重逢。张氏不愿同他“破镜重圆”,李开文告诉张氏:等我落实工作,定来接你回家。

归途中,亲眼目睹昔日寺庙改建成粮站的李开文似乎找到了奋斗目标,他找到地委领导,说要去粮站工作。深感不可思议的地委领导见劝不动李开文,只得给了他一个“粮站站长”的头衔。

毛主席炊事员李开文,被分配糖厂当副厂长,李:再甜也比不上家乡

满心干劲儿的李开文次日上岗,见粮站院子中撒落无数粮食颗粒,无比痛心,训斥前来上班的粮站员工:“你们知不知道粮食是宝贝啊!不能这么浪费!”

员工们不知李开文“身份”,误以为他是个闲人,纷纷出言赶他。直至李开文自报家门,员工们才知晓眼前这个老人竟是他们的上级和老红军。

大伙儿皆吓了一跳,急忙按照李开文的指示忙碌起来

等到交接手续办完,李开文如约去找张氏,张氏依旧认为自己“不配”李开文。李开文没有灰心,足足跑了七八趟,终于劝回了张氏,自此成为“有家有工作”的李站长。

粮食站的工作远比李开文想象得更加艰难:

他跑遍辖区全部粮库,只为全面了解情况;别人不肯去的屋顶和板仓下,李开文尽数包揽,并把所有漏洞都亲自补上;每天下班前,李开文皆紧盯员工,让他们把鞋子里、衣服上的粮食颗粒扫下来……

毛主席炊事员李开文,被分配糖厂当副厂长,李:再甜也比不上家乡

旁人不懂李开文的“吝啬”,李开文也不解释。年余后,光是那些“节约”下来的粮食颗粒就有上千斤,震惊了所有人。

除此外,李开文又自掏腰包为粮食站附近的一条小河建造了一座木桥,确保来往行人和员工的安全。人们感激他的付出,将此桥命名“红军桥”。

李开文的辛苦没有白费,1956年的劳动模范选举,他当选为全国粮食系统方面杰出代表,获得了前往北京的机会。

03,老红军模范:别人荣归故里,老李荣“回”首都见故人

颁奖台上,周总理一眼认出这位老班长,并把这件事告诉毛主席,毛主席果然十分高兴,当即叫人请李开文到中南海吃一顿饭。

3天后,李开文在蔡畅的陪同下,走入毛主席的居所。七八载光阴转瞬即逝,再见故人的李开文万分激动,他久久凝视毛主席说不出话来

毛主席炊事员李开文,被分配糖厂当副厂长,李:再甜也比不上家乡

毛主席则紧盯李开文,皱眉说道:“老班长,你怎么穿这么少啊。”

李开文急忙摇头:“报告主席,我不冷。”

毛主席不信,让警卫去一趟王府井,为李开文买件皮衣和一双皮鞋。李开文自知推脱不得,只能换上。那一天,毛主席和李开文聊了很多,彼此皆为两人的见面开心不已。

建国10周年,李开文把皮衣和皮鞋上交县里当展品,后来展览馆只归还了皮鞋。李开文又把皮鞋送给双脚冻到发紫的老邻居,让他御寒。

1958年,年过花甲的李开文正式离休,他与家人搬到烈士陵园附近的“红村”居住。县领导上门劝他到县城,李开文坚决不听,他说他已习惯山中环境,喜欢那里的山水和空气。

县领导无奈,只好在粮站附近为李开文建造了一栋双层瓦房,李开文非常喜欢这座房子。

毛主席炊事员李开文,被分配糖厂当副厂长,李:再甜也比不上家乡

此后,闲不住的李开文继续帮助村民改善生活:为粮站提供磨面机、为电站购买发电机、为砖厂增添压砖机……他总是一副“急匆匆”的模样,跑合肥、阜阳、芜湖等地,风风火火带领大家“忙事业”。

生活中的李开文,则一直保持节俭作风:一天饭钱不能超过5毛钱、住宿必须在1块钱以内,和他一同出差的乡亲纷纷叫苦,李开文却教育他们:“钱要省着花!”

对于亲属,李开文亦是相同态度,常常叮嘱他们一定要安心留在农村,好好建设老区,如此方不辜负领导们的厚望。

李开文的妻子张氏是在他72岁时离开人世的,拗不过儿子的李开文又找了罗氏和陈氏,但皆不如他“长命”。特殊时期后,老红军不再是人们心中的“榜样”,李开文的日子渐渐陷入“冷落”。

毛主席炊事员李开文,被分配糖厂当副厂长,李:再甜也比不上家乡

儿子、孙子开始为工作和李开文闹脾气,嫌弃老父亲帮不到他们;陈氏贪财、极力搜刮李开文的财产……

常人都有的“家长里短”仿佛贯穿李开文的馀生,但李开文从未被打倒,他仍然坚持亲力亲为,极力为子孙“谋幸福”。

1991年的冬天,已经九旬的李开文于静默中离开人世。纵观李开文的一生,不得不承认的一个道理是:纵然英雄前半生传奇不已,可一旦回归“家庭”,他依旧逃不开“世俗琐事”。

一个80岁仍在为子孙工作四处奔走的老人,谁又能想到他曾是一名老红军,为毛主席做过饭?庸碌人间,谁又比谁“高贵”?

扛过了流血牺牲、撑过了艰难时代,却“困”在子孙身上的李开文,究竟是幸,还是不幸,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文/南宫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