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女权为何变成狂犬?
田园女权不是女权,而是男权的性转版,她们贬低异性、宣扬对立、煽风点火、激化矛盾,以追求平等为名,行主张特权之实,手法及目的跟旧社会压迫女性的套路如出一辙。
近年来,她们的所作所为已经超越了言论自由的范畴,逐渐引发网友的公愤。
田园女权不是女权,公众也无意借着田园来攻击女权,而如果真正的女权者不愿切割,甚至愿意认领这条狂犬,必然被其连累,损害了平权运动的声誉。
就从今年六一到端午短短的一周时间内,田园女权接连碰瓷樱桃键盘、郎朗结婚、警校招生,最后居然怼到了“中国消防”,手法从阴阳怪气、造谣生事、乃至污言秽语、侮辱逝者,终于触发了无法容忍的底线。
6月9日,中国消防官微挂出了一名满口脏话侮辱英烈的网友;6月10日晚,深圳网警宣布“抓了!请大家稍等。”——很多网友觉得大快人心,但也仍有不少受蛊惑者在评论区激烈抗议,并搬出“法律依据”及“言论自由”等说辞辩解。

合理质疑与侮辱攻击的区别在哪里,难道看不明白吗?很多网友都曾质疑过消防员职业化的问题,为什么只抓你,难道没有点数吗?而且“您国男消防员也惨,要装备屁也没有,空手灭火,一死一群”更纯属捏造了……这些人毫无建言的诚意,而只有对性别的仇视、对烈士的轻蔑,这难道也算言论自由?要说法律依据,“英烈保护法”早已出台多时,而且已经收拾过一批口不择言的名人网红了。
田园女权为何变成狂犬?挺好的平权运动为何会异化出这么一个怪胎?
平权是个艰难漫长的事业,而且没有钱赚。但是特权包含着现实利益,抱团营销也可以迅速牟利,因此很快就有一批心术不正的“斗士”瞅准了女性心理的弱点,把女权变成了巨大的商机。

其带头网红不放过一切沾边的新闻事件,把它们转化为仇视男性、恐婚恐育的火种。她们夸大重男轻女,怂恿女性抛弃原生家庭;她们羞辱出身贫寒的男性,贬低所谓扶贫婚姻;她们鼓励女性利用婚育作筹码,榨取房产和彩礼;她们在任何有可能激化性别对立的话题下煽风点火,误导广大女性。
新谚语说“性别一换、评论过万”,这些田园斗士就是整天在做着这样与平等背道而驰的事情。
微博上每天都有大量“抽小仙女送XXX”的营销,她们无动于衷,樱桃键盘抽奖出现了“男孩”的文案,立马扑上去撕咬。钢琴家郎朗结婚,也有人阴阳怪气,说人家头大人土父母渣,配不上有才有貌出身好的混血仙女,甚至有女权大V给出“下嫁”的结论……无知无底线,令人瞠目结舌。所谓追求平权者,疯狂用出身、外貌、口音来歧视他人,实为莫大讽刺。
警察、消防等特殊院校招生,15%的女生比例,也成为攻击点。她们不是质疑,就是攻击。正常质疑之前先要说理,作为对体能要求极高、危险性也极大的少数特殊行业来说,性别差异是不得不正视的问题。简而言之,男性罪犯差不多占了九成,暴力犯罪更是几乎男性的天下,工作对象本来就是不均衡的,为什么需要超过15%的女警?难道去送人头吗?消防员日常需要扛着几十公斤的装备一口气跑几十层楼,这是女性擅长的事情吗?
当然不是没有女特警、女消防,你要看到她们付出的超人努力,她们曾经是运动员、摔跤手,而不是嚼着零食就开喷的键盘侠。要看到现实的比例是否可行,实际为了招够女生,警察院校制定的体能标准都已经大幅度低于男性,这难道还不算照顾?真要统一标准,还有几个女生?

平权需要艰苦的努力,而歧视与对立转眼就能转化为利益,女权被异化并不奇怪,也需要网友提高警惕。
现代社会很多拼体力的岗位都消失了,主流劳动已经转向脑力或技能,这是男女平等的物理基础。但是,仍有一小部分职业保持着性别差异,差异并不代表歧视。或许是一些田园特权者相中了警察等职业背后的公务员编制,但是有编制也得拼命,是真干不了,不是不让你干。工地上的民工女性比例更低,你咋不去争取?平权意味着权利与责任对等,而不是见利益就抢,见吃苦受累就避。
没错女性需要承担生儿育女,这也是天然性别差异,不是上帝的诅咒,更不是男人的阴谋,正如在军人、消防、建筑等特殊岗位上,也需要男性去出生入死、挥汗如雨,并没有谁埋怨不公。
挑选合适伴侣是每个人的权利,但是不能把婚育转化为仇男的工具,“为男人生孩子”等等男权滥调还在所谓女权者口中流行,岂不是更大讽刺?
孩子是父亲的,更是母亲的,经验早已证明,亲手养大的孩子最终跟老妈最亲,是一生最可靠的情感寄托,女人是在为自己生孩子,不是为别人,你爱生不生。可惜很多年轻女孩根本没有任何经验就被居心叵测的“斗士”给蒙蔽了双眼,莫名其妙成为了仇男者,甚至仇孩者,两性婚恋领域的基础氛围完全被污染了。

当然,现实中确有很多问题,也确实会有性别歧视,但是有些人目的不是解决问题、推动进步,而是寻衅滋事、制造对立,仇恨与隔离成为永恒主题,背后还裹挟着利益,以及核心人物的组织怂恿,正如绵阳网警官微指出,已经具备极端主义的某些特征。
可能有些键盘手又在大呼“迫害”了。通常的极端组织在制造物理威胁,但是网络暴力也是暴力,同样可以对不特定群体造成巨大伤害。网络已经成为了极端思想传播的主流渠道,主要的手段就是散播仇恨、根植对立、用歪理邪说大范围洗脑。当受蛊惑者数量达到一定级别,便会成为翻云覆雨的网暴势力。动辄就是几万热评,足以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你怕不怕?
正常抽奖的商家招谁惹谁了?正常结婚的新人招谁惹谁了?连军警院校正常招生都被数万热评喷成筛子了,国计民生还要不要了?牺牲的烈士都不得安宁,天下的男性都背负着“屌癌”的原罪了……活人逝者都不放过,业已成型的畸形舆论氛围,难道还不够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