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二战时为什么不打瑞士?它有钱且已被“团团包围”
1938年3月12日时任德国政府,为了达成所谓“德意志民族”大团结的计划,毅然出兵占领了同样是“德意志民族”为主体的邻国奥地利,瑞士北部完全被德国抱住。
1940年5月,当英法密集开会讨论,如何让德国人停止扩张,并让其将吃掉的波兰吐出来之时。德国毅然在5月10日向英法联军发起猛攻,并成功于6月22日逼迫法国臣服,打的英国狼狈逃回本土。
随着法国的战败,瑞士的整个西南边境也被德国咬住,加上在瑞士东南边境跟其接壤的意大利是德国的盟友,瑞士基本陷入了德国的“团团包围”之中。
然而纵使德国在二战中将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主要欧洲国家都武装占领了,却自始至终没有对瑞士进行武装进攻,而当时瑞士汇集了欧洲绝大多数民间资本,对于打仗缺钱的德国来说是个“肥羔羊”。
1815年结束的维也纳会议中,瑞士苦于不想再经历拿破仑战争中,作为小国的它被大国肆意玩弄的悲剧命运,积极争取了一个永久中立国的地位。
根据这个永久中立国的身份,瑞士向整个欧洲社会宣布,不管以后会不会再发生像拿破仑战争这样波及全欧洲的战争,瑞士将不会在政治上倾向任何一方。
与此同时正因它这个中立国的身份,在其国土上滋养出了一个特殊的经济形态“私人银行业”,17世纪由于欧洲各大国间战乱不断,出于保护自己财产安全,英国、意大利等大国的富豪们。纷纷将钱带入了局势相对稳定的卢森堡、瑞士等小国,随着资金聚集的越来越多,这些小国出现了一种“私人银行”业务。当19世纪瑞士获得永久中立国身份之后,其在客户心中的安全指数持续攀升,使其成为整个“私人银行业”的主力国家之一。
1934年瑞士政府颁布《联邦银行法》,从国家层面给“私人银行”们背书,,允许客户以任何形式的方式匿名存款,同时私人银行需承诺,不会泄露任何“金主”的身份。
正因国家都出面背书,瑞士“私人银行业”在二战爆发前,成为了欧洲的“私人银行业”巨头国家,储存着大批资金。当其他欧洲国家相继沦陷于德国之手后,瑞士的资金储存总量更是达到了历史之最。
至于为什么面对拥有大量资本的瑞士,德国选择了“手下留情”,虽然原因有千千万万个,但有2个核心原因必不可少。首先瑞士的中立被称为“武装中立”,虽在战争中不偏向任何一方,但并不代表没有自保的能力。
当时瑞士总人口只有4000,000人,却在二战期间动员起了850000名士兵严阵以待,这些士兵借助瑞士是处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地理,将瑞士护卫成了一个巨大的碉堡。
同时山地让德军的机械化部队几乎毫无用武之地,若德国强攻瑞士付出的伤亡代价将是百万级,而这对于德国来说是承受不了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一个不到100万级的伤亡,就让它丧失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而除了自身够硬外,德国人需要瑞士当沟通渠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虽然德国跟英法水火不容了,但跟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依旧有着经济往来。
然而由于英国凭借自己的“海上霸权”,基本封锁了德国和美国直接对话的可能,瑞士作为一个中立国家成为二者沟通不可缺失的桥梁。
所以在美国没参战前,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说,德国保留瑞士比占领瑞士更好。后来美国在1942年初参战,德国当时已陷入了苏德战场,根本无力再集结百万级大军硬磕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