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爱听好话,但这位大唐名臣的说话艺术我服

世人都爱听好话,但这位大唐名臣的说话艺术我服

大唐贞观年间,太宗以虚心纳谏闻名。身边更是出现了魏征这样的诤臣。表面上一派君明臣贤的盛世气象。实际上太宗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好歹是九五之尊呢,不但没有享受到优越感,还总被魏征这个乡巴佬当着群臣怼。被怼还则罢了,过后还要陪着笑脸,装作大度,表现出一个帝王的风范。实际上太宗心里只想说一句:MMP!

郁闷无聊的李世民于是只能赏花观树,排遣寂寞。一日太宗站在一棵大树下,抚摸着树干,说:“这真是一颗好树呀!”旁边的宇文士及连忙接话,对这棵树赞不绝口,“好树,好树,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就没见过这么好的树呀!”这段话是我替宇文士及想的。总之就是这个意思。谁知道太宗却突然拉下了脸,说:“魏公常让我远离奸佞小人,我不知道小人是谁,我估计你也是个糊涂虫,今日一看,就是你!”哎呀!这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宇文士及未曾料到,皇帝老儿居然在这等着他呢!这一本正经,境界高远的话,真可以把人噎死。一般人在这么尴尬的情况下真不知道怎么下台了。

世人都爱听好话,但这位大唐名臣的说话艺术我服

宇文士及

只见宇文士及立即叩首说道:“陛下呀,长安朝廷里的那些大臣常常唾沫横飞,面红耳赤的争论,您连话都插不上。今天就咱两个,我如果一点都不顺着您,那您做这个皇帝还有什么意思呢!”这话一下说到李世民的心里去了。可不是咋地?拼死拼活当这个皇帝为了啥?还不是为了日子过的顺心一点,这如今过的叫神马日子!于是太宗心中大喜。

最后的结果就是,宇文士及荣华终老,太宗提议给他谥号“恭”。魏征的墓被太宗捣毁,可算出了口恶气!这就是说话的艺术。不是什么时候直率都能带来好结果,它往往会把好心变坏事。

原文:太宗尝止一树下,曰:"此嘉树。"宇文士及从而美之不容口。太宗正色谓之曰:"魏徽尝劝我远佞人,我不悟佞人为谁矣,意常疑汝而未明也,今乃果然。"士及扣头谢曰:"南衙群臣,面折廷诤,陛下常不举首。今臣幸在左右,若不少顺从,陛下虽贵为天子,复何聊乎?"帝意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