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里淘来的半张破纸为何能成为无价之宝

“劫后逢生,天意难测,300多年了,它居然还能现世!”吴湖帆双手颤抖捧着这张破纸,情不自禁的从床上一跃而起,激动地问道,这东西是哪来的。“吴先生您别激动,这是我在一个地摊上用2个大洋买来的。”曹老板告诉吴湖帆:“一个柳条编制的篓子里放着这张破纸,我看它颜色比较老旧,就买了下来,还有一张更小的破纸,但是我没有要,上面好像有个印章。”吴湖帆立刻请曹老板回去将残片找来。曹老板立刻返回地摊,把那一小片残片从篓子翻了回来。

垃圾桶里淘来的半张破纸为何能成为无价之宝

曹老板回来后,吴湖帆对曹老板说,这张纸无论开价多少我都要了。几番讲价,最终以10根金条的价格,吴湖帆终于将这张破纸买下。

垃圾桶里淘来的半张破纸为何能成为无价之宝

这张破纸到底什么来历,民国时期金条是硬通货,10根金条的购买能力是非常恐怖的,而这是一张什么样的破纸,竟然能够价值如此之多的黄金?

原来,这张破纸就是已经失传了300多年的绝世名画《富春山居图》的前半部分《剩山图》卷,而那张盖有印章的小纸片,则是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为《富春山居图》所做的题跋。

咸淳五年(1269年),江苏常熟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黄公收养了一个孤儿,因为特别喜欢他,又希望这孩子将来能够做出一番成绩,有望子成龙之意,就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黄公望。黄公望堪称一代神童,在诗词、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出色的造诣。南宋灭亡之后,元朝灭南宋以后,因为重武轻文,黄公望一直都是一个小县城的书吏。最后还因为上司贪墨,被连累入狱。黄公望从此心灰意冷,离开仕途,当起了道士,以绘画和代写家书为生。元朝至正七年(1347年)黄公望好友无用禅师前来寻访黄公望,请黄公望为自己作画,以无用禅师所隐居的富春江为蓝本,为他画一幅——《富春山居图》。在画中,时年已经77岁的黄公望历时三年的艰辛创作,以神来之笔描绘了富春江秋天的秀丽景色,此画完成并送给了无用禅师。无用禅师评价此画生动传神,真乃神来之笔,世间再无第二。而四年之后,84岁的黄公望去世, 《富春山居图》便成了他最后的绝响。自此,世间再无传神之画。

垃圾桶里淘来的半张破纸为何能成为无价之宝

解放之后,浙江省博物馆供职的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得知《富春山居图》的前半段《剩山图》在吴湖帆手里后,多次劝说吴湖帆将其上交给国家管理。吴湖帆经过反复思考,终于在1956年将《剩山图》捐给了浙江省博物馆,一代传名画《剩山图》终于得意传世而出,使得我们有机会瞻仰其风貌。

垃圾桶里淘来的半张破纸为何能成为无价之宝

浙江省博物馆的也因为《剩山图》的存在而名声大振,《剩山图》则成为了浙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没有国家的批准不准对外展出,同时每次展出不能超过规定的天数,“剩山图”也被称为“画中《兰亭序》”,拍卖行对其的估价为1000亿以上。但此物非是凡品,又岂能是金钱能衡量的?而《富春山居图》的另外一半《无用师卷》在台湾故宫博物馆里秘不示人,有多名护卫荷枪实弹的守卫二十四小时轮流守卫,其复印品在台湾市场上都卖到了3万多新台币一张,其珍贵程度,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