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起,高考大纲不再发布,如何面对没有考纲的高考

从2020年开始,高考试卷将分为两类,未使用新教材,未进入新高考的地区直接过渡到新高考,已经使用新教材的地区迎来无高考时代,考试中心不再出具考试范围和要求。也就是说未来几年,陆续使用新教材的学生们不再有考试范围,没有高考大纲。

在很多年前,我们的很多老师都是这样讲一句话:“高考时指挥棒,中考时围绕着高考来的,考试考什么,我们就讲什么。”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现在,也是我们每个家长对于孩子选择学习内容的一个方向,可以说是一个高考的指挥棒。但是这句话对不对,是不是会对孩子考试起到作用呢?其实考试经常考的内容对孩子来讲,不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考试大纲里没要求的,不一定是对孩子不重要的内容。
举个例子,语文考试当中考的改错题,其实是在考语文的语法。考试大纲里面有这一条,不过不是重点,在教学当中,老师基本上都是不作为重点的。因此很多学生在改错这方面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包括到了高中,很多孩子在写作文出现问题的时候,其实都是在语文的基本功上出现了问题。

今年的高考虽然有些省份没有大纲,没有方向,没有范围。实际上还是有范围的,我们来看2020年的高考命题是以立德树人为鲜明的导向,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着力加强关键能力考察,并综合考核疫情因素和考试复习备考的实际情况,在保持命题总体稳定的前提下,优化试题情境设计,增加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引导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察。
其中“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察”这句话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现在要注意的就是基础性,在考试大纲中没有规定的,却又是一些基础性的东西,字词能力、造句能力等等。

我们现在的语文的教学,方向和目标是正确的,但是还有很多东西是需要落实的,尤其是基础性的东西。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真正的打好了基础,在以后孩子的学习或者是考试中,才能够游刃有馀。
在这一点上,应该是加强孩子对于国学的学习,因为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很多家长曾经问我,为什么孩子的数学不好,我跟他们说,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数学不好,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中,你会发现很多孩子做的都非常好,主要的失分都是在应用题之类的题目上,那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语文基础不过关,很多孩子其实根本就读不懂题目,因此不会做。

去年高考的时候,二卷题考察的作文题目是和五四有关的,很多孩子看到试卷都觉得很高兴,因为所有的老师都说我们押中题目了,但是有多少孩子都是用议论文的形式写出来的。至于其他的读后感的形式,或者是书信的形式,或者是演讲稿的形式来写的几乎没有,这种内容都知道,但是能不能在作文上得高分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学生的语文基础上来。
在未来的考试中,孩子们会越来越多的遇到这种现象,那就是内容都知道,但是能不能将这些内容延伸到其他的地方,这就要看基础扎实不扎实了。

未来的考试中,更多的是对学生基础的考验,特别是那些单纯的用技巧答题或者是死记硬背的孩子,在面对高考的时候他们的成绩就会出现很大的反差。而且很多孩子在面对高考试卷的时候会感觉到无处下手,所以这就是未来我们的孩子都要面对的问题。即使是老师给了一些技巧,也不知道该如何结合文章或者实际进行延伸性答题。
如果不改变学习方法,孩子在高考的时候一定会出现我们所说的这种情况。所以未来学生学习的方向一定是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有创新的思维,才能够更好地对题目进行作答。

因为我们这些年的教育跟西方的教育在走,因此我们出现了一个问题,语文的高考命题,语文的标准答案会千奇百怪,而且很多老师在给孩子引领和拓展思维的时候,他们自己也非常的难,因为不知道该从哪个方面去引领孩子拓展思维,拓展的思维太多了,讲的内容太多,孩子抓不住重点,答题的时候会不会跑偏。毛主席曾经说过:“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在于能够运用”。而我们现在的孩子恰恰是不知道该如何运用。

这一次高考的改革,命题方向的调整,包括不给提纲。高中阶段所涉及的科目都会一视同仁,特别是今年入学的孩子们是第一批实行文理不分科的教育方法。当然文理不分科不是增加孩子学习上的难度,而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从2020年以后,我们的学生们在对待高考的学习上,更应该加强学习自己的基础知识,培养孩子的整体能力,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没有考纲的高考中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