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的“匠人精神”和“中国制造”,看中日的区别,初心可贵
在日本,有一种精神叫做“匠人精神”。曾经这种精神是中国所独有的,是中国的“匠人精神”。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中国的“匠人精神”却慢慢演变成了“中国制造”。长久以来,没有哪个世界级的品牌愿意承认自己的商品是在中国生产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制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是廉价商品和偷工减料的同义词。
在中国,曾经有无数让世界震惊的手工艺,无论是丝绸、雕刻、瓷器还是刺绣,都曾经是代表“中国制造”的最高褒奖。
刺绣,从汉代开始一直到南宋时期,中国的刺绣达到了巅峰。1958年,在中国长沙楚墓中出土的刺绣品,上面绣着龙凤的图案,代表了战国时期中国刺绣的工艺水平。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杭绣”代表着中国“匠人精神”的最高殿堂,它被誉为“宫廷绣”,是只有皇室内苑才能使用的一种绣品。
瓷器,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瓷器对于某些国家来说,曾经是一个国家崇尚文明、追求高雅炫示国力的象征。在国际拍卖会上,一件明初期“九龙纹大缸”竟然拍得8.97亿元RMB的价格。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这些手工艺在制作的时候费时费力,赚钱又慢,中国大部分传统手工艺都已经失传或者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就拿杭绣来说,如今会这种手艺的只剩下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匠人赵义军。
中国传统手工艺行业的衰退除了老艺人的过世而失传外,还和中国匠人的社会地位有关系。在中国很少有社会地位很高的匠人,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社会地位的低下和不被重视是中国传统手工艺面临消失的最大元凶。
反观日本,虽然也面临着继承人青黄不接的情况,但是在日本传统手工艺匠人的社会地位却是非常高的,而“匠人精神”在日本即是一种精神,也是日本匠人的“道”。匠之一字几近于道,也是日本对于“匠人精神”的极致理解。
在全世界日本的敬业精神都是出名的,他们做事专注,一丝不苟,即使是最简单的一份寿司都会做到极致的完美。在日本有许多小店都是有着百年的品牌,他们不会为了增加收入就去降低自己的服务和质量,为了得到市场和客户的认可,他们做的最多的就是创新和改变。这种最轻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赢得了全世界的敬佩。
日本为什么会如此的崇尚“匠人精神”呢?
一、日本“匠人精神”的起源
从古至今,日本人都善于追求美,善于追求一份极致,追求一份美的瞬间。匠人们拥有着极其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将个人的人格和荣辱跟自己所做的工作结合在了一起。
“匠人”一词来源于《墨子天志上》:“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匠人是用精纯的匠艺之心去为岁月留下历史的足迹,是用生活和人情味去守护一种生活和技艺。从日本的江户时代,工作在日本人的眼中就是一种艺术,就是自己的人生。这种“匠人文化”受到了当时日本匠人们的广泛的推崇。
视匠心为灵魂,追求最极致的技艺,创造最惊人的奇迹是日本匠人最想达到境界。每一位匠人在手艺传承之时,都必须通过不断的打磨自己来达到匠人的最高境界“离”。即是先守技艺,也就是先将所学的记忆达致纯熟,试着去突破技艺上原有大典范,最终达到自创技艺的境界。因此“守破离”是日本每一个匠人的追求目标。
日本作家盐野米松曾经为了对比中日两国对匠人的认知,分别在中日两国的手艺人进行过才写,最后他总结到:中日两国文化对“匠”的认知相差太大,在中国的历史上,匠人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这间接的导致了中国人总是认为匠人是低人一等的。
而在日本,“匠”则是一种信誉,能够被称为“匠人”更是一种崇高的荣誉。在日本,“匠人精神”是一种常识,整个日本的民众都将“匠人魂”当成是自己的民族魂,匠人文化的的背后代表着的不单只是一种种商品,它更代表着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代表着一种价值。
同时,日本的手艺人比中国的手艺人更能够守得住寂寞,守得住方向。当手艺人被媒体宣传的时候,中国的手艺人很有可能开始建立工厂,开始批量生产自己所擅长的东西,而日本的手艺人则是依然默默的去钻研和精进自己的东西,不会因为可以挣钱而去降低自己的质量。中国的手艺人“仅止于艺”,而日本的手艺人却能够做到“艺与道合”,这可能就是中国和日本的匠人最大的区别。
二、日本“匠人精神”的精髓
日本的“匠人精神”是深入到骨髓的传统,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日本更是将这种传统发挥的淋漓尽致。浅加工可以使用现代加工,但是在加工过后,必然会有匠人将物品进行手工磨炼。流水线可以增加速度,但是经过流水线的所有物品,必定有某些工序是由手艺人亲自来完成的。
比如著名的秋山木工,一位匠人的培养至少要经过八年的时间,从预科到学徒,从学徒到师傅,每一处都贯穿着“匠人精神”的精髓。日本更是将优秀的匠人定义为“人间国宝”,手艺高超的匠人会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用以钻研和传承,以保证手艺能够顺利的传承下去。正是日本政府对于传统手工艺的态度,使得保护传统工艺成为所有日本人的共同使命,每一个日本人对于传统文化都有一种责任感。
日本匠人们手中出来的每一个作品,都被作者赋予了人格魅力,即使只是做一盘豆腐,他们都会对豆腐赋予生命的渴望和敬意。他们固执的遵守着老祖宗传下来的每一道工序,妙笔生花,绝不敷衍。他们坚守着自己的匠人身份,为了艺术的追求花费毕生的心血。
在日本的漆器艺术中,有一种“轮岛涂”,每一件成型的作品都要经过70多道复杂而精细的工艺,由多人合作,费时3年才能够制作成功。“轮岛涂”美轮美奂极具收藏价值,可以说每一个“轮岛涂”都是匠人们呕心沥血,耗尽了一生心血之作而成的。
在制作的过程中,这些伟大的匠人们犹如虔诚的信徒,他们掏空心境,朝圣一般的将自己的灵魂注入了艺术之中,只为了每一个“轮岛涂”都不负自己身上所背负着的“匠人精神”。
三、日本“匠人精神”的传承
“匠人精神”的传承是如今的日本最重要的一种传承,面对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匠人精神”已经不单单只是在手艺人之中,日本更是将这种精神扩展到了少儿教育之中,他们在中小之中增加了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课程比重,将日本的国粹:文乐、太鼓、歌舞伎等等都加入了中小学的课本之中,在日本针对13岁以下的儿童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日本儿童在面对以后所想要从事的行业选择的最多的就是手作职人,其次才是考虑去做公务员或者是医生。
在日本,最古老的企业距今已经有1437年的历史,超过1000年以上的企业有7家,超过500年的有32家,超过200年的有3146家,而100年以上的企业则超过了50000家,里面的匠人总数多达几十万,堪称是“匠人国家”。
在看看中国的企业,超过150年历史的中国企业竟然只有5家,分别是六必居、张小泉、陈李济、同仁堂以及王老吉。其他的企业平均寿命不过只有7-8年,甚至有的小企业则只有5.5年。泱泱中华5000年的历史竟然只有5家超过150年的企业,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
在现代这个效率、现实的社会里,似乎“匠人精神”已经落伍了,很多传统的技艺早已经被科技的发展所取代了,但是“匠人精神”和“传统技艺”的内涵却是高科技所不能取代的。
“匠人”是有修养,有德行的匠人,日本的“匠人精神”正是出于一种对完美的敬畏和发自肺腑的热爱,正是这些“匠人”把一生都献给了自己的梦想,将文化自信转化为了坚持和执着,才使得日本的手工艺作品备受全世界所瞩目。
从日本的“匠人精神”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把心沉下去,始终保持着一颗难能可贵的初心,才真正能够坦坦荡荡的走在岁月的长河里。日本的这种“匠人精神”值得国内进行反思,如今为了追求效率和利益而迷失了国人何时才能清醒过来?
在造假和一些黑心企业频频出现的丑陋中,在山寨文化充斥了中国社会的浊流中,不可否认也无法否认的是,日本的“匠人精神”是我们国人应该学习的榜样,放下心中的卑鄙和猥琐,虚极静笃道乃见,仁至义尽余何忧。正如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方能和光同尘,道之自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