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书画,是一种文化,不过挂错了可就贻笑大方了

书法和绘画往往被我们统称为书画,在中国有一种文化叫做家有书画。意思就是大部分的人家里都会悬挂几幅书画作品,一是作为装饰,另一个就是给自己的家里增添一些文化气息。
家里悬挂书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2000年的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中,在家里悬挂书画是读书人或者是一些有钱人的一种志趣和爱好。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但凡家里条件不错的,都会根据个人的爱好选择一些字画挂在自己的家里。

做官的家里有些是帝王的赏赐,或者是帝王的亲笔之作。平民的家里,有些是知名的书画家,有些是坊间的文人的作品。悬挂字画在中国2000的封建社会中早已经形成了一种风气。
甚至有些知名的文人,在没有做官或者是出名以前,都是以卖字或者卖画为生的。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被传颂千年的诗仙李白就是其中之一,在李白还没有入宫之前,都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但是酒在唐朝是一种奢饰品,价格很贵。

“新丰美酒斗十千”讲的就是酒的价格。而李白作为诗仙,虽然名气很大,但是确实是没有多少钱,想喝酒了怎么办?卖诗卖字,在唐代文人卖字买画是一种时尚。长安都知道李白风流倜傥,诗才天下无双,因此李白想喝酒的时候就会去一些比较雅致高档的酒肆或者是场所,喝完酒之后写下几首诗代替酒钱。
不只是李白,只要是有才华有名气的文人,来到这些场所后主人家就会央求他们留下诗词或者是墨宝,不仅不会收取费用,临走的时候主人还会赠送给作者一笔不菲的钱财,称之为“润笔费”,因此“润笔费”这个词就是从这些文人墨客还是得来的,大致就和现在的稿费是一个意思。一些有才名又没有钱的文人因此不仅不会穷困潦倒,反而因为有了这么些的“粉丝”,生活品质比一般人要好的多。

而这些人的打坐,要么就会被主人自己收藏,要么就是遇到喜欢的人转手卖出去,然后装裱悬挂起来。
书画是一种高雅淡定的灵魂,一间屋子里恰到好处的悬挂几张书画,不仅能给整个屋子增添一种高雅、脱俗的感觉,更能衬托出主人的风度和文化底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家里悬挂起书画。
然而,书画的题材多种多样,变化万千,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字画悬挂在家里,才能使得室内环境和书画之间相得益彰呢?

首先我们要来说一下书画的分类,除了中国传统的书法和水墨、工笔画等写意主义的作品以外,还有来自西方的写实主义的油画。其中中国的写意画又分为山水、花鸟、人物等几个大类。
那么我们在选择书画的时候,就要根据自己室内的装修风格做出判断了。如果是西式的装修风格,那么就只有选择油画来进行装饰了,因为西式的装修风格只能够配油画,如果是配上中国书画,不仅显得不伦不类,还容易破坏整体环境。

如果是中式装修或者是现在所流行的简中式装修,那就绝对不能挂油画,只能挂书法或者是国画了。在悬挂的同时,还要再注意一些风水之类的文化需求。
书画的选择是为了和谐和统一整个室内的气氛和环境。比如客厅比较大的居室,就应该尽量注意对整体空间的利用。可以在开阔的客厅中悬挂上一幅尺寸比例协调的山水或者是花鸟画。因为山水或者花鸟都是代表着一种灵动和活力,又有代表靠山和财气的隐喻。如果喜欢书法的,则可以根据自己所喜欢的诗词来选择书法的内容。
其次是书房和卧室,书房和卧室因为空间较小,不建议悬挂篇幅的书画,山水尽量不要挂在书房和卧室里,可以用一些小品类的花鸟,或者是书法之类的,尺寸建议不要超过80*80CM,最合适的尺寸一般是60*90cm或者是50*50CM为佳。

另外,以前的中国书画一般都是装裱成挂轴的样式。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书画在近些年来也慢慢的开始用镜框进行装裱,在装裱的时候一定不要弄错了画框的形式。
西式的画框边厚且宽,上面往往会刻有浮雕。而中式的画框则是线条较窄,边条流畅平整,更能凸显出中间的作品。因此千万不能装错画框,不然会给人一种没有文化的感觉。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书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室内悬挂的作品也应该越来越富有内涵和艺术水平,路边买来的那种几十块一张的商品画尽量不要去买来悬挂在家里,因为那种流水线出来的作品极度的缺乏内涵和艺术水平。

同时,家里悬挂的字画也代表了主人的艺术修养和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因此在选择书画进行装饰的时候,一定要精益取精,并且最好是作为主人的自己也多学习一下书画方面的知识,这样才不会闹出笑话。
补充一点,就是家里尽量不要挂人物或者是猛兽之类的作品。人物画还好一些,如果是喜欢伟人或者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挂一些这一类的人物,但是千万不要去挂一些不知道底细的人物画,在风水学上讲就是容易使家里出现小人羁绊。

至于猛兽画,建议一般人不要去挂,因为猛兽一般自身就带有一种煞气,除非你是家世显赫或者是位高权重,一般能够作为一种振威的表示,但是普通人家挂了猛兽的画,会因煞气太重而导致家庭或者运气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