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写的“两株枣树”,像啰嗦的病句,为啥大伙都说是千古名句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如果不说明这个句子的出处,恐怕不少人会认为这是哪个小学生造的啰嗦病句。
但是事实上这个句子出自于大文学家鲁迅的现代文《秋夜》,现在看来文学价值极高,算是鲁迅先生的标志性名句。
鲁迅的文章一直以来被作为中小学的必学科目。
这就说明了鲁迅的文学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是文学史上无价珍宝。
正因为如此,鲁迅的作品才被后世的文学家反复研读,钻研。
那这样鲁迅先生的“病句”又是如何?
文坛大家的由来
都知道鲁迅是文坛大家,却很少人知道鲁迅曾经竟弃医从文。
当时局势动荡,出现了不少的战乱还有背叛国家的人。
所以开始的鲁迅打算用医学拯救当时的国民。
但是医学的力量实在是微乎其微,对于当时那个年代来说只能拯救一小部分的人,还是在身体上解决他们的生理病痛。
所以有着一腔热血的鲁迅坚定地拿起了自己手中的笔杆子,横眉冷对千夫指。
用自己的文字来与反动组织对抗,用自己的文字来洗刷当时国民那贫瘠的心灵。
事实证明,鲁迅的做法是对的,他激励了一部分的进步青年进行变革。
要知道,那个动荡的年代,做医生也是有着很好的待遇水平。
文字工作者却时常需要忍饥挨饿。
所以说鲁迅是做了很大的牺牲。
他牺牲了自己的幸福,来换取人们的思想觉醒,同时留下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作品的内涵
鲁迅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创作者,更是一个革命者。
他的作品不仅仅记录了他的文学踪迹,更反抗了当时大多数的掌权者。
他的作品之所以鼓励了大批青年就是因为他的犀利文峰。
所以后人品读他的作品可以发现,大多数都是具有内涵意义的。正如《秋夜》中,让人读不通的“枣树”。
文章中,掺杂了鲁迅的惯用冷式幽默。
院子中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有人会问,那另一棵呢?
另一棵也是枣树。
正因为这个重复的语句,才彰显了枣树的重要性。
毕竟“秋夜”全文讲述的不仅仅是寒冷的秋夜,而是在冷风萧瑟中仍旧挺拔的枣树。
他们不畏严寒,依旧站立在冷风呼啸中。
在鲁迅的笔下,秋夜就是那个动荡的时局,枣树就是无数的坚持在权势力量下,奋勇拼搏的进步人士。
如果全文通读下来,就会发现鲁迅先生对枣树的“精神”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在当代我们解读古文时,经常出现通假字。
一个字,在现代看来是一个意思,但是在古文中,确实另一个意思。
有的时候,通假字就是古人写作文章的时候出现的错别字,但是有的时候,通假字却是古人用来凑数的文字。
因为时代不同,所以我们很难对古文直接理解,需要专门的注释才能理解。
同理,鲁迅的文章也是一个时代的标致。
民国是第一次倡导白话文,所以经过时代的发展,我们对鲁迅文章中出现的难以理解的句子,也就释然了,毕竟是文化背景已经不同了。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不同的印记。
鲁迅的文学情感
作品是作者情感的表达和反馈。
通过对鲁迅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鲁迅死亡文学情感也是一直在变化的。
就像是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中定义的文学情感的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第一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界。
鲁迅也经历了从奋笔疾书的痛斥和感慨万千的苦闷,到了返璞归真的淡然。
中小学生为何要学习鲁迅。
为何要追随鲁迅的步伐。这就是原因。
鲁迅对家国大事的关心,对革命的支持,都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
虽然在鲁迅的描述中,我们见到了当时麻木不仁的百姓,见识到了掌权者的酷刑,也见识到了革命之路的艰辛。
正因为如此,现代的知识青年才要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感受到心灵的共鸣。
文学时代的碰撞。
如果学生在课堂中举一个“枣树”的例句,恐怕会被老师刁难。
这不是那个文学时代了。现在的文学既苛刻又认真,既鼓励创新,有限制发展。
这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相互竞争,更是文学时代的相互碰撞。
虽然之前时代的文学作品现在也有着很大的研读意义,但要是有人用上一个文学时代的方式进行创作,恐怕会被人嘲弄。
所以现代的文学作者只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创作出更符合现代的文学作品,否则就是不合时宜。
在当初,民国盛行白话文的时候,也有人极力的反对,那就是章士钊等人。
白话文也有人支持就是鲁迅、胡适等人,他们各自成立了自己的阵营,相互对抗。
最后白话文取得了胜利。
虽然现在的标新立异会被时代冲刷。
但是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进步也是这样的,所以现代的文学作者也应该向鲁迅先生学习,向文坛大家看齐,努力找寻属于自己风格的文字。
哪怕不被现代文学所接受,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成为瑰宝。流芳百世的不是作品,而是勇敢记录的精神品质。
这就是鲁迅先生的特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