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举制度下,布衣如何成为一名状元?

在科举制度下,布衣如何成为一名状元?

想必大家都知道,科举制,隋朝确立,唐朝完善。这是一个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重要制度。在古代,最美好的四件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一旦成为状元,那可是无上的荣耀!比如在明朝,成了状元先是能荣耀的接受唱名,无数门第小姐芳心暗许,暗送秋波。然后身骑白马胸前带着红花,围绕着京城骑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更有皇帝赐官成为翰林编撰,一下从布衣成为统治阶级,可谓一飞冲天!

在科举制度下,布衣如何成为一名状元?

但在科举制下想要成为一名状元可不是容易的事情,首先就是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一辈子没有成为举人的也不在少数。比如《聊斋志异》的作家,蒲松龄老先生,十九岁参加童子试,以后屡试不第,至七十一岁才成为贡生。

在科举制度下,布衣如何成为一名状元?

科举考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先是得参加童子试,合格以后便称为秀才,不过则称为童生。童生并不是年龄小才能叫,年过花甲的老童生也是有的。

成为秀才之后可以参加省城乡试,现在秋八月举行,又称秋闱。合格以后称为举人,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了!乡试第一名叫做,解元。

成为举人后,举人老爷们便可参加京城举行的会试,因在春季举行,又称春闱。由礼部主持。合格后称为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

最后,皇帝会对这些合格的贡士在殿廷上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共分前三甲,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二甲“进士出身”称号,第三甲则是“同进士出身”称号,三甲统称进士。而最荣耀的,仅有三人,第三名称之为探花,第二名为榜眼,第一名才是状元!

古代读书读到状元是真的不易,也是真的快乐!今天的历史就分享到这里,祝大家假期愉快,我们下次再见!

在科举制度下,布衣如何成为一名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