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兵力大胜3万敌军,陈毅暗度陈仓,在黄桥上演"十面埋伏"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确定了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

7000兵力大胜3万敌军,陈毅暗度陈仓,在黄桥上演

抗日战争,网络图

黄桥位于苏北的南端,拊宁、沪、徐、蚌的侧背,为我开展苏北敌后抗战,积聚人民革命力量的战略要地;也为敌、伪、顽所必争。陈毅高瞻远瞩,在茅山根据地时,即已经作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了当时苏北敌后的情况,草拟了通过东进,打开苏北局面,进而建立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蓝图。

7000兵力大胜3万敌军,陈毅暗度陈仓,在黄桥上演

陈毅,网络图

1940年7月,陈毅奉命率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主力部队挺进苏北,在黄桥地区建立了根据地。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国民党怎能不知此地的重要性,9月下旬,国民党苏鲁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自恃兵多粮足,集中二十六个团3万人向黄桥的新四军发起进攻。而当时陈毅率领的新四军,仅有7000人。

审时度势,独立决战

面对4倍以上的敌军,"打不打""怎么打"成了摆在我军面前的难题。在黄桥决战打响之前,军队里有三种意见。

7000兵力大胜3万敌军,陈毅暗度陈仓,在黄桥上演

《黄桥决战》海报,网络图

第一种意见是,反对黄桥决战,理由当然是实力悬殊,胜算不大,且当时还处在国共合作时期,虽然双方摩擦很多(黄桥决战后不久蒋介石就发动了"皖南事变"),但我党我军不能被扣上"破坏合作"的帽子。

7000兵力大胜3万敌军,陈毅暗度陈仓,在黄桥上演

黄桥决战,网络图

第二种意见是,固守黄桥等待援兵的到来,决战事关华中大局,党中央十分关切,紧急派黄克诚率八路军前来增援,并有电告陈毅待援兵到达后歼韩主力。

第三种是陈毅的意见,他主张单独决战,认为八路军距离很远,只能做战略上的配合,不可能做战役上的配合;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决战时机已经到来,只有"独立决战、歼韩主力"才可能建立苏北抗日根据地,迅速打开华中抗战新局面的战略意图。

7000兵力大胜3万敌军,陈毅暗度陈仓,在黄桥上演

陈毅,网络图

最后,陈毅将自己的意见直接报告给了毛泽东,毛泽东最后批准了陈毅的意见。黄桥决战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打起来的。那么具体怎么打呢?

未雨绸缪,削敌实力

为什么陈毅认为决战时机已经到来了呢?实际上,陈毅早就开始为决战做准备了。

7000兵力大胜3万敌军,陈毅暗度陈仓,在黄桥上演

黄桥决战,网络图

早在7月下旬,新四军主力东进黄桥。途中,韩德勤令税警总团陈泰运部和保安四旅何克谦部对我南北夹击。陈毅分析:陈泰运属中间势力,是可争取的对象;而何克谦部勾结日伪,无恶不作。于是我军在北新街击溃陈泰运部两团、歼灭一营后随即遣返俘虏,归还枪支,示以团结抗日之大义,促其保持中立;对何克谦部,我军则顺应民意,坚决予以歼灭。

7000兵力大胜3万敌军,陈毅暗度陈仓,在黄桥上演

电影剧照《黄桥决战》,网络图

陈毅"拉陈打何"的举措,进一步表明我军团结抗日的政策,有利于我军组织各界抗日爱国人士、团体声讨韩顽破坏团结抗日的阴谋。也充分展现了陈毅高人一等的战略眼光。

除此之外,陈毅还派管文蔚、朱克靖等多次去做说服工作,成功地稳住了左右两路约17000人的兵力,这样,韩德勤集结的3万馀人,立即就减少了一半多,使得我军能集中全部力量对付敌人中路军的进攻。

诱敌深入,决战决胜

7000兵力大胜3万敌军,陈毅暗度陈仓,在黄桥上演

黄桥决战,网络图

决战在即,陈毅制订了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作战方案。具体实施是以少数兵力坚守黄桥,吸引并消灭敌人,主要兵力则置于侧翼机动位置,当敌人遭我军大量杀伤后,择其一路歼灭之,并继续扩大战果,以求全胜;对日寇据点则大胆不管,只派少数侦察部队进行监视即可。

7000兵力大胜3万敌军,陈毅暗度陈仓,在黄桥上演

黄桥决战绘画,网络图

有人担心,这样是否有风险?陈毅分析道,当顽军大举进攻时,日寇会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态度,而韩德勤也不敢公开要求日军直接参与向我军进攻。只要此战能速战速决,日、顽联合攻我的局面就不会出现。

陈毅还诙谐地说:"如果战胜了,苏北大局就定了,我们就可大发展;如果失败了,那就算了。"可见,他是充满必胜信心的。最后,大家一致同意了这一方案。

7000兵力大胜3万敌军,陈毅暗度陈仓,在黄桥上演

黄桥战役,网络图

1940年10月4日至6日,经过三天激战,新四军共歼敌11000多人。韩德勤本部第八十九军及独立六旅全军覆没,军长李守维在逃跑时淹死于河中。最后,我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连被俘获的敌军七师参谋长都称赞说:"陈毅的战略部署真是出其不意啊!"

7000兵力大胜3万敌军,陈毅暗度陈仓,在黄桥上演

黄桥决战,网路图

当然,也有一种声音说,黄桥决战是由粟裕指挥的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但有史可查,黄桥决战时,陈毅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民间也流传着"粟不离陈,陈不离粟"的说法。

既然是合力而为,为何要把战功分得那么清楚呢?笔者认为,黄桥决战是陈粟二人在军事上的杰作,是"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的典范这一说法更为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