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彭总急盼空军,几经周折从苏联购买飞机,缺件重要东西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南进作战,朝鲜战争爆发。28日即攻占南韩的政治中心汉城。韩国军队在朝鲜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

抗美援朝,彭总急盼空军,几经周折从苏联购买飞机,缺件重要东西

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

唇亡齿寒,为了保家卫国,党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

抗美援朝,彭总急盼空军,几经周折从苏联购买飞机,缺件重要东西

美援朝油画

毛主席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

一时间,群情激愤,士气高昂的全国人民争先恐后地请求任务,希望可以为国家抗美援朝出一份力。

1950年10月8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中国应朝鲜政府的请求,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10月19日,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战场,迅速投入战斗,与美军展开正面对决。

抗美援朝,彭总急盼空军,几经周折从苏联购买飞机,缺件重要东西

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战场

入朝时,中国志愿军主要是步兵,炮兵和坦克极少,空军更是没有,而美军在朝鲜战场投入的飞机多达1100多架,还有一大批王牌飞行员,其中大部分参加过二战,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

入朝的志愿军天天都要受到美军飞机的轰炸,只要敌机一来,战士们就只能钻进战壕或者防空洞里,拿敌机没有一点办法。

抗美援朝,彭总急盼空军,几经周折从苏联购买飞机,缺件重要东西

美援朝战场上的美军轰炸机

彭老总多次向中央发电,希望能得到国内空军的支持,以减少地面部队的损失、打击美军敌机的嚣张气焰。

当时中国人民空军成立没多久,能拿出来支援朝鲜战场的少之又少。时任空军司令员的刘亚楼马上召开会议,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商讨,空军能派出200架飞机援朝,而且这200架中有100架还在苏联往回运的路上。

抗美援朝,彭总急盼空军,几经周折从苏联购买飞机,缺件重要东西

美援朝战场上的志愿军空军

即使是这样,敌强我弱的态势始终没有改变,特别是空中作战,美军敌机是中国志愿军飞机的5倍还多,飞行员的飞行时长更不是在一个等量级,很多中国志愿军飞行员飞行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多的也就只有200多个小时,而美军至少在1000小时以上,敌我差距可想而知。

如果正面摆开架势硬碰硬,中国空军很难讨到便宜。只有将这仅有的空中兵力集中起来,寻找机会对敌人打击,才能有打胜的可能。刘亚楼向中央汇报了这些情况,作战方案很快获得毛主席同意。

抗美援朝,彭总急盼空军,几经周折从苏联购买飞机,缺件重要东西

就在一切都要准备好之际,一个大难题出现了。从苏联运抵的100架飞机全都没有副油箱,这将严重影响空军作战能力。一般飞机都是挂副油箱飞行,遇到敌机后,才会将副油箱扔掉开始与敌人战斗。

中央数次与苏联沟通,都被苏联推脱。无奈之下,刘亚楼找到北陵飞机厂的熊焰厂长一起商量对策。

抗美援朝,彭总急盼空军,几经周折从苏联购买飞机,缺件重要东西

志愿军空军

刘亚楼告诉熊焰,"中央已经多次跟苏联方面沟通关于飞机和副油箱的问题,但是苏联方面一再推脱。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必须尽快入朝,现在只能靠我们自己创造了。为了在朝鲜战场上辛苦作战的彭老总和志愿军同志,我只能给你三个月的时间,造出3000个副油箱。"

事发突然,熊焰厂长也是有苦说不出:当时中国对生产机载副油箱毫无经验,没有材料,没有图纸,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熊焰回到厂里将情况告诉给了大家。没想到大家丝毫不怯,一听说是抗美援朝的大事,个个斗志昂扬,纷纷献计献策。

抗美援朝,彭总急盼空军,几经周折从苏联购买飞机,缺件重要东西

携带有副油箱的志愿军空军战机

没有图纸,大家就从以往的飞机上拆下副油箱,认真地测量每一处尺寸,画出副油箱的生产图纸来。

有人提议,自己老家的小贩卖油的大篓子,又轻又结实,可以试试。大家便找来"马粪纸"当箱体材料,结果经过几天的测试,材料达不到强度要求。于是大家用白铁皮代替,这一次,试验成功,飞机上天飞行也没问题。副油箱研制成功!

工厂开始按照这样的工艺加紧生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按时生产出3027个副油箱,并完满地交付给入朝的空军。带着大家的浓浓重托,"中国制造"首次亮相朝鲜战场,中国空军在异域与敌人斗智斗勇,展开了殊死较量。

文/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