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藏在即,十八军逃兵不止,部队士气低落,张国华大怒:就地裁退
西藏,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交通极其困难,素有"世界屋脊"之称。新中国成立之时,西藏还未得以解放,鉴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解放西藏很快就被提上日程。
1950年1月,毛主席提出"进藏宜早不宜迟"。进藏事宜进入筹备阶段。
"地主"张国华奉命进藏,刘邓寄予厚望
考虑到从青海和新疆进藏有一定困难,进军西藏的任务最后落到了西南局身上。当时主持西南工作的是刘伯承和邓小平两位铁搭档。
接到指示后,刘伯承和邓小平就开始讨论进藏的部队和主官人选,这关系到西藏能否顺利解放的问题。
西藏存在很多历史遗留问题,西藏上层的一些分裂主义者与内地中央政府离心离德,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后,他们只顾着抢地盘,除异己,西藏问题从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行政事务由其地方政府自治。这让西藏在远离内地管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解放西藏不同于解放其他地区,西藏环境艰苦,形势复杂,不仅有当地的藏民地方武装,还有敌人残余势力以及一些帝国主义势力。这些都可能对解放军部队造成困扰。
刘伯承和邓小平分析,从地理位置来看,占领雅安的六十二军进藏是最合适不过,但问题是六十二军不属于二野的部队。他们觉得,进藏这种艰难的任务还是交给自己的老部队比较好,方便指挥,上下之间都知根知底,更好沟通。
经过两人研究讨论,他们选出了合适人选。邓小平吸着烟,对刘伯承说:"让'地主'去吧!"
刘伯承被"地主"二字说糊涂了,忙问:"谁?"
"张国华。"
刘伯承恍然大悟,笑着说道:"我也正打他的主意,好,就叫他去!"
考虑到第十军战斗力强,但是军长杜义德身体状态不太好,就让张国华带着第十军进藏。两人一拍即合,随即让人找张国华来谈话。
他们提到的"地主"不是指靠租田租地多收三五斗的地主,而是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在一次事情之后,大家给他起的外号。
事情就要追溯到1949年2月18日,豫皖苏军区部队与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十旅合编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由豫皖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出任军长,谭冠三任军政委。这两人,在之后的峥嵘岁月里,同心同德,在西藏问题上立下不朽功绩。
张国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首任军长时,才35岁。现在说起来,可能都没人相信,然而,就是这么年轻的军长,培养了一大批干部。
当年,二野、三野发起渡江战役后,粟裕指挥三野迅速穿插,直取南京,南京很快解放了。随后粟裕让二野派人接手南京。
因多数部队还需要打仗,去解放全中国,南京解放后需要一批干部去接管,一时抽不出那么多干部。刘邓决定抽调各军随营学校的人员来接管南京。
部署会上,大家一一报出自己部队有多少随营学校人员,稍微多一点的,满脸得意。
当张国华报出十八军随营学校人员有4500多人时,全场一片哗然,这已经超过了二野其他各军的随军学校人员的总和。
"张军长如此富有,真是个'地主'!"
张国华"地主"的外号从此而来,平时大家都很熟络,一来二去,很多人就这么叫他了。
这位被刘邓看上的军长,才36岁,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完全符合进藏的身体要求。
1950年1月8日,张国华被召到重庆西南局。邓小平说:"杜义德因为身体原因不去西藏,可让第十军部队受你指挥去西藏。"
突然让他进西藏,他心里还是很乐意的,但是让他带着其他部队进藏,他心里需要盘算一下,就没着急着回答。
见张国华久久不回答,刘伯承以为他不接受带第十军进藏,就说:"二野所有部队你任意挑选3个主力师,组成3万人的一个军,你的意见如何?"
张国华突然接到这样的命令,一时没转过弯来,思考了许久,终于下了决心:"我还是带十八军担负进藏任务。"无论哪个指挥员,都喜欢带着自己的老部队打仗,上下之间都更了解,指挥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邓小平问:"你觉得有没有把握?"
张国华说:"问题不大。"
随后,中共中央正式下令,张国华进军西藏。邓小平则明确授权张国华在二野范围内可以选择最强的干部,但"入藏兵力限3万人,力求精干;补给线上1万,加强兵站线"。补给线上就有1万人,可想而知,西藏的环境是有多恶劣,对张国华他们的支持力度是有多大。
进藏是一场硬仗,异常艰辛。解放军每逢打仗、硬仗的时候,都有开动员大会的传统,以提高战士们的积极性,激发战士们的斗志。
1月18日,十八军召开了动员大会,张国华还是用自己习惯的方式给战士们加油打气,首先,他对战士们讲了解放西藏的是多么大的荣誉。
接着,张国华又向十八军战士们讲了解放西藏的重要性,如果被帝国主义分割出去,就可能让周边几省不得安宁,四川也不会安稳。
话锋一转,他又讲到战士们的切身利益:"解放西藏,大家就成了英雄,到时候很多女孩子都会看上你。一两年后,我们国家实行薪金制,条件就会放宽,就可以允许干部带家属。战士婚姻问题,随着义务兵役制,也就很好解决。"
张国华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过张国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动员,战士们战斗热情很高,对入藏充满了信心。
十八军逃兵不止,张国华:全部裁退
就在张国华满心欢喜,积极备战时,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
去西藏冬春是无法走的,比较好走的就只有八九两个月。进藏除了季节关系外,还受高原空气稀薄等影响,条件确实比较艰苦。一些稍微了解过西藏或者去过靠近西藏地区的战士都知道是有多艰难。
动员会上,战士们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但是会后个别不想去的人私下捣鼓,讲了许多去西藏的坏处,十八军领导们开始没有及时发现苗头,因此,出现了逃兵现象。
张国华听说后,气得虎眼圆睁,当年挺进大别山那样艰苦的条件都没出现逃兵,在这关键时刻出现了,而且还不止一个。他恨不得亲自去把逃兵抓回来。
"去,把他们统统给我抓回来!"
可是逃兵事情在部队里愈演愈烈,并没有得到有效制止。本来一些官兵满心欢喜,准备建功立业,看见此种情形,也不免忐忑起来。部队的士气一落千丈。
最令张国华和谭冠三没想到的是,十八军第五十二师一五四团副政委刘结挺写信给张国华和政委谭冠三,提出:"因身体不好,不愿进藏"。
自己的部下关键时刻掉链子,张国华大发雷霆,他决定:"凡是逃兵一律不准去西藏,就地转退地方。"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将荣誉看得很重,就地被裁退,那将是人生的污点,走到哪也不受欢迎。
这一招起了作用,再没有人敢当逃兵,张国华军令如山,那些逃兵全都没能随部队进藏。看着自己的战友们全都整装待发,前往西藏,为国家、为人民、为荣誉而战,那些逃兵悔不当初。
折腾张国华一时的逃兵事件被处理后,没多久,部队就从乐山出发,开赴西藏,开始了解放西藏的伟大之旅。